口才表達的口語化還表現在句法上。人們的交談總是在一定的言語環境中進行的,而且大多數是隨意談話,話題靈活多變。在交談中,往往隻需要一方說出一言半語,甚至幾個主要的詞兒,就可為對方所理解和領會,給以意義上的補充、拓寬,使之完整、全麵,而達到思想感情交流的目的。
因此,口語化的句型,一般都較簡短,在言語形式上不受嚴格的語法約束,甚至還存在某些非規範化的成分,如“請坐您!”等。有時還可省略某些詞語和某些語法成分。省略之後,留下必要的主幹詞語,有時隻留下具有指示作用的語氣詞,就可起到傳情達意的功用。
口才表達的口語化在修辭上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這就是:語音中的詞調、重音、停頓、笑聲、哭聲、歎息聲等自然有聲語言一起成為話語信息的主要承擔者;詞語以選擇通俗易懂、使用率高、生動活潑、生命力強的基本詞為主;句式穩定,句法關係一目了然;大量運用眼色、表情、手勢等態勢語言來輔助交流;對言語環境有很強的依賴性。
由於口才表達的口語化生動活潑,繪聲繪色,富有個性,不落俗套,親切自然,形之於色,會之於意,引人入勝,所以能為人們所理解和接受。
當然,口語是在人民群眾中廣泛流傳的語言,屬於自然形態的東西。雖然生動活潑,精彩鮮明,富有表現力,但難免粗糙、不純,帶有雜質。因此,口才表達的口語化,就要求加以規範,盡可能采用民族共同語的標準口語,不用或少用方言土語,以免造成言語障礙。還有,口語化、通俗化不等於庸俗化、畸趣化,它與文明、高雅是並不矛盾的。因此,在運用詞語、句式時,一定要有所選擇。
2.聲情並茂——節奏感
節奏是連續的符號規律的周期性變化的運動形式。人類有聲語言的節奏就是以語音的選擇、組合、調配和控製為主,以語義、語詞、語法和表現手法的調節為輔的一種綜合性的、有秩序的、符合規律的言語表達形態的變化。口才表達的這種節奏有效發揮的實際成果,就形成了鮮明的節奏感,它是口才表達聲情並茂魅力的直接淵源。
高板式。高板式是以聲調高亢鏗鏘,內容相對凝練,語速穩中有快,風格濃烈剛正為主要特征的節奏形式。一般來說,高板式常用於各類工作動員、激勵式演講、施政聲明等講話中,感情色彩比較濃烈,震撼力較大。
低板式。低板式是以聲調輕細平和,語速持中略緩,內容相對悠散,風格柔和雅致為主要特征的節奏形式,人們常用“娓娓而言”、“侃侃而談”、“和風細雨”、“行雲流水”一類的詞語來形容這種板式。它在勸說、交友、應酬等多種口才表達中廣泛應用。其感情色彩一般比較優雅柔和,滲透力較強。
快板式。快板式又稱連珠式,是以語速快,停頓短,內容、風格及手法的變換較快、較多,層次結構特別緊湊為主要特征的節奏形式。快板式在現代西方人的口頭語言中用得較多,這大概與西方生活的快節奏有關。快板式節奏還常見於論辯、申辯、問答等言語形式中。
慢板式。慢板式是以語速慢,停頓長,內容、風格及手法等的變換較緩、較少,層次結構相對鬆散為主要特征的節奏形式。一些莊重場合的講話,如政治演講、工作報告等常采用這種節奏。其感情色彩一般顯得比較深沉和穩重。
中板式。中板式是發音不高不低,聲調不抑不揚,語速不快不慢,停頓不長不短,內容相對平淡,風格、手法無明顯變化的節奏形式。如切入正題的嚴肅談判,陌生人之間的問答,會議上的勉強表態或發言,均采用這種節奏板式。其感情色彩通常 比較蒼白貧乏。
綜合式。短小的言語交際大都采用單一的節奏板式,但稍長的說話其節奏板式的采用就不可能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板式的交織組合。這種板式交織組合的節奏形式,就叫綜合式。這種板式的表現力較強,感情也比較豐富。
3.惟妙惟肖——具象性
具象,與抽象相對而言,指的是具體而鮮明、生動而形象。口才表達的具象性是指主體說出的話不僅淺白易懂、聲情並茂,而且惟妙惟肖、活靈活現;不僅要口語化、通俗化,而且要生動化、形象化。這也就是要求主體采用富於具體可感的口語來描繪生活現象或事物形象,從而給人一種如臨其境、如睹其物、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受。
具象性的言語在傳情達意方麵有著一般言語所不及的特別之處,這主要體現在“易”、“快”、“情”三個字上。也就是說,具象性的言語具有傳感直接(易)、明晰淺顯(快)、感情濃烈(情)三個特點。
傳感直接。這裏說的是“易”,即言語的傳達和感受都是直接的,使受體易於接受。例如,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以後,毛澤東在濟陽文家市裏仁學校的操場上對被打散後又重新集結的起義隊伍做了一次演講。他說:“我們的工農武裝現在的力量還很小,就好比是一塊小石頭;蔣介石反動派現在的力量還很大,就好比是一口大水缸。隻要我們咬咬牙,挺過這一關,我們這塊小石頭總有一天會打爛蔣介石那口大水缸。”在這裏,毛澤東用“小石頭”和“大水缸”這些出身工農的起義戰士非常熟悉的形象來說明革命必勝的道理。鮮明、生動的具體形象在起義戰士心目中可見可感、可觸可摸,從而起到了直接傳感的作用,達到了不僅明理,而且傳情的目的。
明晰淺顯。這裏說的是“快”,即言語的表達明晰淺顯,一目了然,使受體很快就能接受。例如,在北京有兩家湘菜館。一家的招牌上寫的是“湘菜風味,色香味美”,另一家招牌上則寫著“紅燒豬肉、火焙小魚、麻辣雞盯家鄉豆腐……”
前者抽象,後者具體。如果在北京工作的湖南人想吃家鄉菜或外省人想換換口味,一定會對前一個湘菜館猶豫遲疑,而欣然走進後一個湘菜館。因為具象性的言語明確具體,人們很快就能理解和接受。
感情濃厚。這裏說的“情”,即具象性的言語常常帶有的濃厚的感情色彩,受體容易被其情緒所感染。俗話說:“言語貴在情真,功在情深。”講話時運用飽含真摯感情的言語,最容易打動對方,達到口才表達的目的。
那麼,怎樣才能使口才表達具有具象性呢?一般說來,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善於運用描摹的手法,即通過摹聲、摹色、摹狀和摹味的手法。把客觀事物的聲音、色彩、形狀、味道等具體生動地描摹出來;二是將抽象的道理具象化、簡明化、通俗化,使人易於理解和接受;三是適當地運用典故,使聽者從中獲得啟迪和教益。
4.機智風趣——幽默感
善說者必善幽默,有口才的人必是擅長幽默的人。幽默是口才表達主體的思想、學識、閱曆、經驗、智慧和機敏在言語運用中的結晶,是一瞬間閃現的光彩奪目的火花。在現代社會裏,幽默己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種需要。言談幽默能使口才如虎添翼,倍增魅力,還可使口才表達主體富於人情味,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所以,言語幽默既是一種人生態度,又是口才表達主體不可或缺的一種美好的素質。
幽默的口才大體上可分為愉悅式幽默、哲理式幽默、譏諷式幽默和解嘲式幽默四種。
愉悅式幽默是指在人際交往中,口才表達主體運用具體的幽默性談話,表現出自己的智慧、風度和素養,贏得人們的好感,從而借助輕鬆愉悅的氛圍,達到口才表達的目的。這是一種一舉多得、深受歡迎的口才表達方式。
哲理式幽默是使自己的言談內容精到,見解深刻,有個人獨到的看法。通過理性的內容揭示出生活中的哲理,引發人們對人生、對社會的嚴肅思考,並從中受到某種啟迪和教育。
譏諷式幽默是采用倒錯、乖謬、背理的形式,通過“寓莊於諧”的手法,嘲諷社會上的不良現象,歌頌真、善、美,批判假、醜、惡,以達到鞭撻邪惡、伸張正義的目的。
解嘲式幽默是當別人有意無意地戲弄了你或當你不經意處於尷尬地位的時候,借助於自我解嘲的言辭,使自己體麵地解脫窘境。這是一種豁達大度和充滿智慧的表現,是處於這種境況下再好不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