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有的放矢,對症下藥1(3 / 3)

應對精明的客戶

直銷員在直銷過程中,不乏非常精明的客戶,這些客戶知識水平很高,文化素質也不低,在購買過程中表現得比較冷靜沉著,對直銷員本人以及商品要求也比較苛刻。所以對於直銷員來說,這樣的客戶是很難對付的。一旦直銷員出現什麼差錯或者漏洞,就會影響客戶的購買決定。

精明的客戶不喜歡弄虛作假的直銷員,討厭直銷員用虛假的信息來欺騙自己。精明的客戶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強,對產品質量要求比較高,害怕上當受騙,所以在整個購買過程中,都會時刻提醒自己要小心,而且對直銷員的觀察也是很細致的,他們會注意直銷員的一舉一動,以判斷直銷員是否真誠,會不會搗鬼,直到自己覺得沒有什麼疑慮的時候,才會決定購買。這樣的客戶往往會給直銷員一種壓抑感,讓直銷員感覺很不自在,總覺得有雙眼睛在盯著自己,注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似乎在努力地挑剔自己的毛玻

精明的客戶會給直銷員帶來很大的壓力,如果直銷員對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務沒有底氣的話,往往會更加心虛,畢竟客戶的要求是嚴格的,而且即使掩蓋起來,也難以瞞過他們銳利的眼睛。因此,直銷員在介紹商品的時候,說話要避免誇張成分,不說不切實際的話,如果弄虛作假,誇大事實,被客戶發現,就會被抓住把柄,使自己處於被動地位。

精明的客戶討厭虛偽和造作,因此,會比較容易接受真誠和坦率。即使你的商品不好,但是如果你能實事求是地向客戶坦白,客戶也會接受。這就是客戶心理的一個突破口。直銷員要好好利用。

麵對這樣的客戶,首先直銷員不要膽怯害怕,而是應該自信地、誠懇地去麵對,對客戶表現出足夠的熱情,並且在介紹商品時也要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用優質的服務,信得過的產品來征服客戶,讓他無可挑剔。隻要直銷員言而有信,客戶就會消除心頭的疑雲,由警惕轉為信任。

張可是個直銷員,直銷某品牌的太陽能熱水器。一天他來到楊先生家進行直銷。楊先生雖然接待了他,但是態度表現得卻比較冷漠和嚴肅。當張可在向楊先生介紹自己的商品時,楊先生隻是很冷靜地聽,也不發表什麼意見,但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張可看出楊先生是一個比較精明的人,害怕上當受騙,而現在,他顯然對自己還存在著懷疑,對自己的產品的可信度有疑問,正在努力地找出自己的破綻。

幸好張可之前也遇到過這樣的客戶,於是他也不說一些虛的東西,而是把自己產品的一些試驗數據、直銷狀況、客戶的評價等向楊先生簡單介紹了一下,以消除他的疑慮,這時楊先生才表現出對該產品的興趣,話也多了起來。

張可熱心地結合楊先生的狀況,幫助他分析其使用的合適度,並承諾可以免費試用10天,讓楊先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誠意。最終說服了楊先生購買自己的太陽能熱水器。並且在試用效果不錯的情況下,還向鄰居推薦,使張可接連簽了好幾份單子。

張可用自己真誠的服務和優質的產品打動了客戶。因此當直銷員麵對精明的客戶時,並沒有必要感到害怕,所謂“真金不怕火煉”,隻要你真誠地對待他,不弄虛作假,就會贏得客戶的信任。

客戶之所以對商品要精挑細選,在購買時小心翼翼,其目的隻是想要買到貨真價實的東西,避免上當受騙,所以會很仔細地審視一切。如果沒有什麼疑問,就會安心地購買。麵對客戶的審視,直銷員沒必要感到窘迫,真誠地麵對他,接受他的檢驗就是了。

雖然精明的客戶會很謹慎、很挑剔,看起來讓人覺得難以接近和溝通,其實也不盡然。自我保護的心理誰都有,隻要彼此真誠相待,雙方的心理距離就會縮短,真誠和熱心是消除隔閡的最好的武器。

應對外向的客戶

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根據人的心態是指向主觀內部世界還是客觀外在世界,把人分為內向型與外向型兩種類型。

內向性格的人心理活動傾向於內部世界,他們珍視自己的內在情感體驗,對內部心理活動的體驗深刻而持久。外向性格的人心理活動傾向於外部世界,經常對客觀事物表示關心和興趣,不願苦思冥想,常常要求別人來幫助自己滿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外向性格的人常將自己的想法不加考慮地說出來,因此這類人比較心直口快、活潑開朗,善於交際,待人也熱情、誠懇,與人交往很隨和、不拘小節。

一般地,外向的人總是會受到很多人的歡迎的。直銷員也喜歡和外向型的客戶相處,因為畢竟這樣的客戶是很容易交流的,和他們在一起,直銷員不會感到壓抑。當直銷員在給這樣的客戶介紹商品的時候,他會很樂意地聽直銷員說明,並且會積極地參與進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是直銷員上門直銷產品,外向型的客戶會主動接待,甚至出門迎接,在彼此談判的過程中,也會創造出比較融洽的氣氛,有說有笑,不會讓人感到沉悶。

外向型的客戶是比較有主見的,他們能夠迅速地作出判斷,但其判斷往往隻限於善惡、正邪、敵我、有用無用等極端化的判斷。對於事物的具體情況則較少顧及,不注意細微處。在購買商品時也是這樣。如果他喜歡,就會很痛快地購買,不喜歡的話就會果斷拒絕。在拒絕時也會直截了當,不給直銷員留任何麵子。

麵對這樣的客戶,直銷員也應該以比較外向的方式來與之交往,說話要幹脆利落,回答客戶的問題時,也要清楚準確,這樣會使彼此之間產生誌趣相投的感覺,從而拉近彼此的距離。

直銷員小趙聯係了一位客戶,是某公司的經理,姓張,小趙向他直銷一款辦公桌椅,約定9點到該客戶的辦公室麵談。小趙在去之前心理忐忑不安,因為最近遇到幾個難纏的客戶,直銷工作進展得很不順利,這次的會麵又是一種什麼狀況,實在難以預料。

小趙按照地址找到客戶所在的辦公大樓,在尋找張經理的辦公室的時候,有位秘書小姐已經按照經理的吩咐在迎接小趙。一時間,小趙感到受寵若驚,不過也很欣喜,想必是位比較和善的客戶。

到了張經理的辦公室,小趙受到了熱情的歡迎,並且主動地和小趙聊天。小趙邊和經理說話,邊觀察經理的言行舉止。這時還不斷地有電話打進來,張經理也不回避,當著小趙的麵接電話。小趙判斷張經理是一個不拘小節,性格開朗的人,所以應該比較容易和他交流。

於是小趙也不再拘謹,而是順著張經理的話題談開,並巧妙地把他引到辦公桌椅的話題上來,中間小趙還穿插了幾個自己直銷過程中比較好笑的故事,使張經理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並對自己的產品產生興趣。在張經理問及一些關於產品的問題時,小趙總是很簡潔很清楚地給以答複,說話不拖泥帶水,給張經理留下了行事幹練,講求實效,對業務比較熟練,自信而精神飽滿的好印象,因而更加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張經理便把自己的想法向小趙說明,而小趙很快地就針對他的想法提出了比較合理的方案,讓張經理感到很是滿意。最後,張經理很痛快地訂購了小趙的10套辦公桌椅,給小趙帶來了不小的收益。

外向型的客戶比較容易談得來,但是談的往往都是生意以外的事情,他不喜歡直銷員一進門就滔滔不絕地介紹自己的產品如何優秀,如何暢銷,如何適合自己,像念經一樣地說個沒完,這樣很容易引起客戶的厭煩。雖然外向型的客戶容易對外界事物產生興趣,但是卻也容易對同一個話題感到厭倦。所以直銷員不要抱住一個話題,就囉囉唆唆地說個沒完,而是應該摸清客戶的興趣和意願,順著他來說,引起他的關注,並巧妙地把自己直銷的產品引到談話當中,讓客戶在不知不覺之中被吸引。

雖然是談生意,但是也不必要把氣氛搞得過於嚴肅,直銷員要適時地和客戶開開玩笑,或者轉移話題,使談話氣氛變得輕鬆而融洽,用比較活潑的形式來談生意,更容易使客戶接受。

應對內斂型的客戶

有性格開朗、很容易和人溝通的外向型的人,也就有性格封閉、不易接近的內向型的人。相比而言,內向性格的人感情及思維活動更加傾向於心靈內部,感情比較深沉,不善言辭,待人接物小心謹慎,害怕與陌生人接觸,喜歡獨處。雖然比較喜愛思考,卻常常因為過分擔心而缺乏決斷力,對新環境的適應不夠靈活,適應的周期比較長。

因為內向型的客戶情緒內斂,多沉默寡言,而且又不善交際,對陌生人的態度比較冷漠,在消費過程中也會小心翼翼,精挑細選,甚至久久拿不定主意,這樣就使直銷員的工作很難開展。特別是直銷員上門直銷的時候,內向的客戶更會提高戒備心,時時處處小心,對直銷員態度冷漠,說話甚少,直銷員問一句,他答一句,不問就不答,致使交談的氛圍比較沉悶,心情比較壓抑,客戶的考慮時間比較長,想要迅速促成交易是比較困難的。

雖然內向型的客戶少言寡語,表麵上看似反應遲鈍,對直銷員以及其直銷的商品表現出滿不在乎的神情,甚至在直銷員介紹商品時仍然不發表意見,其實他已經在認真地聽,並在心裏琢磨商品的好壞。這樣的客戶其實是非常細心的,隻是因為他們對於陌生人有一種比較天生的防禦和警惕的本能,因此不會表現得十分熱情,即使是對直銷員的觀點表示讚同,也隻會簡單地應承一句,而不說太多的話。這樣冷漠的表象,往往讓直銷員感到壓抑,以為客戶不願意搭理自己,不喜歡自己的產品,從而認為交易沒有希望,而主動放棄直銷。

內向型的客戶嘴上不說,但是心中有數,他們往往不輕易開口發表意見,但是如果開口,所提的問題總是會切中要害,很實在也很尖銳,使直銷員很難應付。因為客戶心思細膩,直銷員不容易蒙混過關,所以內向型的客戶有時會讓直銷員倍感頭疼。

其實內向型的客戶並不是冷若冰霜,難以溝通,而是在冷漠的神情之下掩蓋著一顆火熱的心。隻要通過他的判斷,覺得你比較誠懇,就會表達出善意,等到彼此熟悉起來,膽子就會放大,就會十分信任你,甚至依賴於你。因為內向型的客戶缺乏決斷力,如果得到客戶的信任,他反而會更加依賴於你,甚至讓你替他做決定。購買過一次你的產品,覺得很好,就還會有下次、下下次向你購買。因此這樣的客戶適合與之建立比較穩定長久的關係,使彼此的合作一直持續下去。所以問題的關鍵就是努力取得客戶的信任,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直銷員在拜訪這樣的客戶的時候,一定要給他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起碼不能讓他討厭你。可能在初次見麵的時候,客戶會表現得很冷漠,很靦腆,很拘謹,這時直銷員就要善於創造比較輕鬆的談話氛圍,說話時語速要慢一點,聲音溫柔一點,親切一點,以化解客戶的拘謹和冷漠。直銷員不妨在交談中把自己的一些情況坦率地講給客戶聽,說一些私事,讓客戶多多了解你,這樣一方麵可以使客戶放輕鬆,另一方麵則會增加客戶對你的信任。

小李在某手機超市當直銷員,有一天,一位先生來店裏看手機,櫃台的很多直銷員都主動向他打招呼,詢問需要什麼樣的手機,他都隻是說自己隨便看看,到每個櫃台前都是匆匆地流連一下就離開了。而且經過很多人的詢問,這位先生顯得有些窘迫,臉漲得通紅,轉了兩圈之後,覺得沒有適合自己的手機,就準備離開了。

這時小李看出該客戶是一個比較內向靦腆的客戶,而且據他判斷,客戶的心中肯定已經確定了某一品牌的手機,隻是因為款式或者價格的原因,或者是因為剛才直銷員的輪番“轟炸”,有些不知所措而一時失去了主意。

這時小李很友好地把客戶請到自己的櫃台前,他說:“先生,您是不是看上某款手機,覺得價格不合適,如果您喜歡,價格可以給您適當的優惠,先到這邊來坐吧,這邊比較安靜,咱再聊聊!”客戶很順從,小李請他坐下,與他聊起天來。

小李沒有直接提及手機的事,而是說起自己曾經買手機,因為不善言辭而出醜的事,他說自己也是個比較內向的人,做直銷這幾年改變挺大。與客戶聊了一些這樣的話題以後,客戶顯然對他產生了一定的信任感。於是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主動地向小李透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小李適時地推薦了一款適合客戶的機型,並且在價格上也比較實惠,同時小李還給客戶留了自己的電話,保證手機沒有質量問題。最後客戶終於放心地購買了自己想要的手機。

雖然內向型的客戶不善於表達自己,但是直銷員要善於觀察和分析客戶,隻要能夠準確地把握客戶的類型,對症下藥,就會使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小李就是把握住了客戶害怕窘迫的心理,並及時地為客戶創造比較輕鬆和安靜的空間,讓客戶感到內心舒服,同時能夠溫和地對待客戶,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從而贏得了客戶的信任。

應對標新立異的客戶

客戶作為一個獨立體,他們都各自有著獨特的性格、心理和氣質。直銷員既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人,也不能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所有的客戶。不同的客戶具有不同的特點,因此直銷員在應對方法上要因人而異,隨機應變。針對不同的客戶,選擇有針對性的試探用語,來摸清客戶的脾性,從而對症下藥,促成交易。

不可否認,很多時候,客戶的心理是變幻無常的,讓人難以捉摸,本來說好要購買產品了,但是可能你的一句不經意的話,就會對他產生刺激,導致他改變主意,打消原來的購買欲望。這就需要直銷員要善於分析和覺察客戶的性格和心理,讓直銷工作變得靈活起來,不因為一句不該說的話使客戶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