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使卡爾感到為難,需要遵從牧師的忠告,告訴給對手這項生意的機會,還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讓對方永遠也得不到這筆生意?那麼到底該怎樣呢?卡爾的內心鬥爭了一段時間,牧師的忠告一直素繞在他心田。最
後,也許是因為很想證實牧師是錯的,他拿起電話撥到競爭對手家裏。
接電話的人正是那個對手本人,當時他拿著電話,難堪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卡爾還是禮貌地直接告訴他有關弗吉尼亞洲的那筆生意。結果,那個對手很是感激卡爾。卡爾說:“我得到了驚人的結果,他不但停止散步有關我的謊言,而且甚至還把他無法處理的一些生意轉給我做。”卡爾的心裏也比以前感到好多了,他與對手之間的誤解也獲得了澄清。
以德報怨,作敵為友。這就是迎戰那些終日想要讓你難堪的人所能采用的最上策。
近日看到一則報道,說的是浙江一家企業老板是怎樣善待他人的。該企業在國內做飾品的同行中是龍頭老大,時常有同行從其旗下“挖人”,7年時間,“挖”走了上千人。有人戲稱該企業成了同行的“黃埔軍校”,但其老板置之一笑。他的企業每天要開發100餘款新產品,同行們紛紛效仿,但他無意追查誰侵犯了自己的“版權”,隻是說:別人跟得快,我才會跑得更快。每次從國外參觀、學習回來,他都將看到的、聽到的,毫無保留地告訴同行,唯恐別人落後於自己。他說獨木難成林。他喜歡為自己培養、製造“對手”,他的企業就是在這種良性競爭環境中越做越大,資產已經超過億元。
一個人要贏得另一個人很容易,那就是要學著吃虧。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喜歡愛占便宜的人,但所有人都喜歡愛吃虧的人。你想著吃虧的時候,就會贏得別人;那個懂得以更大的吃虧方式來回報你的人,是你贏得的朋友。
善待你的對手生活中,很多人隻知為自己的進步與成功竊喜和歡呼,對別人則常常冷漠得麵無表情,無動於衷,很少真心實意地為別人喝彩。其實,善
待對手,為別人喝彩是一種智慧,因為你在欣賞別人的時候,也在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為別人喝彩是一種美德,你付出了讚美,這非但不會損傷你的自尊,相反還將收獲友誼與合作;為別人喝彩是一種人格修養,讚賞別人的過程,其實也是自己矯正狹隘自私和和妒忌心理,從而培養大家風範的過程。
為自己喝彩容易,為別人喝彩難,但我們應該學會為別人喝彩。
加拿大海域出產一種味道珍奇的鰻魚,海邊漁村的許多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為生。鰻魚的生命非常脆弱,隻要一離開深海區,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返回岸邊後,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而其他幾家捕撈鰻魚的漁戶,無論如何處置捕撈到的鰻魚,回港後都全是死的。由於鮮活的鰻魚價格要比死亡的鰻魚幾乎高出一倍以上,所以沒幾年工夫,老漁民一家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周圍的漁民做著同樣的營生,卻一直隻能維持簡單的溫飽。老漁民在臨終之時,把秘訣傳授給了兒子。原來,老漁民使鰻魚不死的秘訣,就是在整艙的鰻魚中,放進幾條叫狗魚的雜魚。鰻魚與狗魚非但不是同類,還是出名的“對頭”。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成艙的對手,便驚慌地在鰻魚堆裏四處亂竄,這樣一來,反而倒把滿滿一船艙死氣沉沉的鰻魚全給激活了。
擁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倒是一種福分,一種造化。因為一個強勁的對手,會讓你時刻有種危機四伏的感覺,會激發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鬥誌。對手是成功者的陪練者;對手是失敗者的良師;對手是同劇組的搭檔。人生在世能夠互成對手,也是一種緣分,仿佛是同一個分數中的分子、分母。結局往往隻有贏多贏少之別,並無絕對勝敗之分。角色有主有次,登台有先有後,掌聲有多有少,但彼此相依,缺了誰戲也演不成。同在一個團隊中更是如此,攜手共進,共創佳績,方可交相輝映。倘若相互拆台,要麼被趕出“劇組”,要麼大家偃旗息鼓,落個一損俱損。從這個角度來說,對手對自己隻有利而沒有害,所以善待對手就是善待自己——給自己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