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不愁賣了,張大軍又開始琢磨出新品種了,2004年他研製了芥末花生、番茄花生。2005年他又推出了水煮花生,僅這一年他就消耗花生1600多噸,他發現這花生裏的文章越做越大。
張大軍的故事印證了這一真理:挫折與困境對於創業的人們來說,可說是家常便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區別往往就是,如何看待失敗、挫折與困境,如何選擇合適的道路繼續走下去。出師不利對做生意來說,有時並不是壞事,因為開始做生意碰到困難險阻,日後必定會倍加謹慎。如果一開始做生意就賺了一大筆,日後就會凡事都想得簡單,結果一定敗得不可收拾。
每個人一生中會有很多時候是在逆境中奮鬥,有勇氣者在逆境中前進,無勇氣者在逆境中失敗。大部分看起來滿盤皆贏的人,都可能遭遇過滿盤皆輸的困擾;幾乎每張成功的笑臉背後,都有失敗的淚臉,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最終他們都擦幹眼淚,爬起來,繼續戰鬥了。因此,在麵對失敗時,一定要善於從中吸取教訓,讓失敗成為一次積極的鍛煉,成為人生的一筆財富。
有人說山窮水盡,走投無路,陷入絕境,隻能等死而已。但是糧水斷絕,眾叛親離的哥倫布,竟發現了美洲大陸;在凍、餓、病三重壓迫之下,莫紮特寫下了安魂曲。歌德說:“沒有勇氣,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需要勇氣探出來、走出來、造出來的,競爭失敗後是一蹶不振,還是總結教訓以圖東山再起,把困難與挑戰作為前進的契機,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很多人整天抱怨條件比人差,運氣沒有別人好,沒有出生在好的家庭裏……其實,這些都不足以限製你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關鍵還在於你的想法,是你把自己限製在一個小圈子裏。
一夜之間,一場雷電引發的山火燒毀了美麗的“森林莊園”,剛剛從祖父那裏繼承了這座莊園的保羅·迪克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他經受不住打擊,閉門不出,茶飯不思,眼睛熬出了血絲。
一個多月過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獲悉此事,意味深長地對保羅說:“孩子,莊園成了廢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澤,一天天地老去。一雙老去的眼睛,怎麼能看得見希望?”
保羅在外祖母的說服下,一個人走出了莊園。他沒有目的地在街上閑逛,在一條街道的拐彎處,他看到一家店鋪門前人頭攢動。原來是家庭主婦正在排隊購買木炭。那一塊塊躺在紙箱裏的木炭忽然讓保羅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線希望。
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裏,保羅雇了幾名燒炭工,將莊園裏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的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經銷店。結果,木炭被搶購一空,他也因此得到了一筆不菲的收入。然後他用這筆收入購買了一大批新樹苗,一個新的莊園初具規模了。幾年以後,“森林莊園”再度綠意盎然。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盡如人意的事情經常發生,每個人都沒有悲觀的必要,失敗乃是成功必經的過程,關鍵要有決心和忍耐。昨天或今日的失敗,並不意味著最後的結局。著名作家海明威曾經說過:“一個人可以被擊敗,卻不可能被戰勝。”隻要我們選擇堅強,即便失敗一千次,我們還可以在第一千零一次爬起來。當挫折出現,我們要挺直腰;當厄運降臨,我們要昂起頭;當痛苦來臨,我們要展開花一樣的笑容,勇敢麵對生活中的狂風暴雨。
踏平崎嶇成大道
生活就是這樣,隨時隨地充滿了變化。有時它會讓你突然掉入危機之中,讓你感到整個世界都對你如此不公;有時它又會讓機遇突如其來地降臨在你的身上,這時你大概又要感歎上帝對你是多麼厚愛了。但是,
對於一個具有積極應變能力的人而言,無論是困難,還是危機,他都能從容應對。
除了智商、情商外,近年來又流行一個新概念:挫折商AQ。IQ、EQ、AQ並稱3Q,成為人們獲取成功必備的不二法寶。有專家甚至斷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事業成功必須具備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這三個因素。在智商都跟別人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挫折商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愛迪生經過10000次的實驗,才發明了電燈;貝多芬在耳朵失聰和感情倍受折磨的困境下,仍然“扼住命運的咽喉”創作出偉大的《運交響曲》;屈原放逐,而作《騷》;司馬遷受刑,乃成《記》……可以說,一部成功史就是一部血淚史、心酸史!一部成功史就是一部不斷與孤獨、不幸、失敗、痛苦、委屈和打擊、疾病、折磨、絕望、死亡拚博的曆史!一部成功史就是一部超越自我、超越環境的超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