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1 / 3)

韓拖古烈這次前來汴京,為了表示誠意,特意送還了在深州之戰中被俘的幾名宋軍將領,其中便包括姚兕之子姚古。投桃報李,韓拖古烈一抵達開封,宋朝就釋放了蕭阿魯帶的義子——漠南群牧使蕭繼忠。遼國風俗,於這種被俘甚至投降之事,都並不太以為嫌,隻要是略有所長,歸國之後,照舊信任甚至重用都是有的。這一點上,契丹倒是頗有匈奴遺風。因此,宋朝既釋放蕭繼忠,韓拖古烈便將蕭繼忠安置在使團之內,與韓敵獵一道,倚為臂助,凡有重要之事,無不與之商議而後行。

此時隨從喚來韓敵獵與蕭繼忠,韓拖古烈讓二人坐了,自己坐在上位,手裏端著一盞茶,一麵輕輕啜飲著,一麵在心裏斟酌著將要說的話。

“此次咱們多半是要白來一次了。”良久,韓拖古烈終於開口,緩緩說道:“宋人恐非真心議和。”

“這亦是意料之中的事。”韓敵獵與蕭繼忠的表情都很平靜,韓敵獵抿著嘴一言不發,聽蕭繼忠說道:“南朝今非昔比,朝廷輕開邊釁,是啟無窮之禍。蘭陵王若不能在河北擊敗王厚,大遼之禍患,才剛剛開始。以下官之見,南朝之所以議和,不過是因為兩軍僵持,對其有利。況且他們到底亦無必勝的把握,便抱著萬一之心,來試試議和。若條款有利,談成了亦可,就算談不上,於他們亦有利。”

“倘若宋人果真是心懷叵測,咱們亦不會讓他們占到多少便宜。”韓拖古烈淡淡說道,“吾請韓侯與蕭將軍前來,是要商議吾等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韓敵獵與蕭繼忠對視一眼,都不約而同地坐直了身子。

“和議之事,是果真徹底無望,還是尚存一線生機,我亦拿捏不準。日前範堯夫親口對我說道,南朝又做了極大的讓步,我大遼在河北所獲財物,南朝不再要求歸還。如此一來,大遼歸還被擄宋人,亦無不可,隻需要南朝交一點點贖金,使我大遼軍士沒有怨言,和議便能達成。”

“南朝的條款中,還有罷蘭陵王一事……”韓敵獵輕聲提醒道。但他話音方落,蕭繼忠已在一旁低聲笑了起來。韓拖古烈亦隻是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卻沒有回答他。韓敵獵看看蕭繼忠,又望望韓拖古烈,心中立時大悟——大約隻要能在其他條款上談攏,不損失大遼的實質利益,韓拖古烈等人,隻怕正是要借宋朝之力,將耶律信趕下北樞密使的寶座。因此這一條,在韓拖古烈等人看來,根本便算不得什麼阻礙。

想明白此節,韓敵獵頓時略覺尷尬,輕咳了一聲,又說道:“還有一事,或是末將杞人憂天,隻恐宋人雖然今歲同意議和,緩過氣來,便要興兵報複。”

“那是另一節了。”韓拖古烈不曾回答,蕭繼忠已經笑著回道:“和議也好,戰爭也罷,說到底,仍是要靠實力說話的。我大遼既然無力滅了南朝,那它遲早有一日,總是要緩過氣的。若我們沒有實力,亡國亦是活該。否則,又何懼他報複?隻不過自取其辱而已。韓侯可能一時沒想明白——皇上同意議和,那便是皇上認為我大遼沒有把握一口吞掉王厚;南朝同意議和,說白了,亦不過是他們亦無戰而勝之的把握。”

韓拖古烈這次前來汴京,為了表示誠意,特意送還了在深州之戰中被俘的幾名宋軍將領,其中便包括姚兕之子姚古。投桃報李,韓拖古烈一抵達開封,宋朝就釋放了蕭阿魯帶的義子——漠南群牧使蕭繼忠。遼國風俗,於這種被俘甚至投降之事,都並不太以為嫌,隻要是略有所長,歸國之後,照舊信任甚至重用都是有的。這一點上,契丹倒是頗有匈奴遺風。因此,宋朝既釋放蕭繼忠,韓拖古烈便將蕭繼忠安置在使團之內,與韓敵獵一道,倚為臂助,凡有重要之事,無不與之商議而後行。

此時隨從喚來韓敵獵與蕭繼忠,韓拖古烈讓二人坐了,自己坐在上位,手裏端著一盞茶,一麵輕輕啜飲著,一麵在心裏斟酌著將要說的話。

“此次咱們多半是要白來一次了。”良久,韓拖古烈終於開口,緩緩說道:“宋人恐非真心議和。”

“這亦是意料之中的事。”韓敵獵與蕭繼忠的表情都很平靜,韓敵獵抿著嘴一言不發,聽蕭繼忠說道:“南朝今非昔比,朝廷輕開邊釁,是啟無窮之禍。蘭陵王若不能在河北擊敗王厚,大遼之禍患,才剛剛開始。以下官之見,南朝之所以議和,不過是因為兩軍僵持,對其有利。況且他們到底亦無必勝的把握,便抱著萬一之心,來試試議和。若條款有利,談成了亦可,就算談不上,於他們亦有利。”

“倘若宋人果真是心懷叵測,咱們亦不會讓他們占到多少便宜。”韓拖古烈淡淡說道,“吾請韓侯與蕭將軍前來,是要商議吾等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韓敵獵與蕭繼忠對視一眼,都不約而同地坐直了身子。

“和議之事,是果真徹底無望,還是尚存一線生機,我亦拿捏不準。日前範堯夫親口對我說道,南朝又做了極大的讓步,我大遼在河北所獲財物,南朝不再要求歸還。如此一來,大遼歸還被擄宋人,亦無不可,隻需要南朝交一點點贖金,使我大遼軍士沒有怨言,和議便能達成。”

“南朝的條款中,還有罷蘭陵王一事……”韓敵獵輕聲提醒道。但他話音方落,蕭繼忠已在一旁低聲笑了起來。韓拖古烈亦隻是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卻沒有回答他。韓敵獵看看蕭繼忠,又望望韓拖古烈,心中立時大悟——大約隻要能在其他條款上談攏,不損失大遼的實質利益,韓拖古烈等人,隻怕正是要借宋朝之力,將耶律信趕下北樞密使的寶座。因此這一條,在韓拖古烈等人看來,根本便算不得什麼阻礙。

想明白此節,韓敵獵頓時略覺尷尬,輕咳了一聲,又說道:“還有一事,或是末將杞人憂天,隻恐宋人雖然今歲同意議和,緩過氣來,便要興兵報複。”

“那是另一節了。”韓拖古烈不曾回答,蕭繼忠已經笑著回道:“和議也好,戰爭也罷,說到底,仍是要靠實力說話的。我大遼既然無力滅了南朝,那它遲早有一日,總是要緩過氣的。若我們沒有實力,亡國亦是活該。否則,又何懼他報複?隻不過自取其辱而已。韓侯可能一時沒想明白——皇上同意議和,那便是皇上認為我大遼沒有把握一口吞掉王厚;南朝同意議和,說白了,亦不過是他們亦無戰而勝之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