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3 / 3)

石越咬了咬牙,道:“究竟是誰設的陰謀?查出此人,……!”

潘照臨似笑非笑地看了石越一眼,石越身上慢慢出現的這種霸氣,正是他期待的。他悠悠說道:“當今朝廷,想與公子為敵,而且有能力與公子為敵,設下這麼大圈套的,又有幾人?”

石越聽了這話,“啊”的一聲,驚道:“王安石?!”然後立即搖了搖頭,說道:“不可能。”

“的確不一定是王安石。但是從公子所說的情況來看,軍器監肯定有人參預了這個陰謀,至少那個曹守一,就絕對沒有本事單獨偷出震天雷火藥配方。而且要算計到公子,那麼禦史中丞蔡確也逃不了關係。能做出這樣的大手筆——既能收買軍器監的人為已用,又能影響位高權重的禦史中丞,這樣的人,當朝除了王安石,隻有兩個人。”

石越想了想,搖頭道:“我想不出除了王安石還有誰,而王安石斷做不出這種事來。他作偽要作得這麼好,可真是千古之奸了。”

潘照臨悠悠道:“公子不要忘了,王家還有個公子,王安石還有個護法。”

石越吃了一驚,“王雱和呂惠卿?”

“呂惠卿是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而王雱則是除王安石之外唯一有能力策劃這件事的人。”

曆史上王雱喜歡玩鬧陰謀與權術的印象無比清晰的浮上石越的腦海,隻是他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這次王雱下這麼大的圈套來對付他,似乎是要置他於死地。他對於新法,就算是絆腳石,比起舊黨的頑固卻差遠了。難道為了呂惠卿?可是呂惠卿和王雱的關係,並不是很好。

正在沉思之際,忽聽潘照臨歎了氣,說道:“計的確是好計,但是以王雱的聰明,如果存心想對付公子的話,我想一定還有後著。軍器監的事情,越是查不出真相來,就越是對他有利,這樣沈括和孫固就有洗不脫的罪名。這件事情我們已經落了後手,也隻能以靜待動了。唯一可以放心的是,既然是王雱設的陰謀,震天雷的火藥配方,是斷不至於流傳出去的了。”

到這時節,石越也已看開了,他淡淡一笑,道:“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瑤,君胡不知焉?”

潘照臨聞言一怔,立時哈哈大笑。

便在潘照臨擔心著“後著”的時候,《汴京新聞》編撰部裏,來了一個年輕人。

這個人叫王子韶,字聖美,太原人氏,是熙寧年間有名的“十鑽”之一,外號“衙內鑽”,專門結交達官貴人子弟以求進,在太學讀過書,文字學的學問極好,因此桑充國等人,也聽說過他。但桑充國心裏對他卻非常的鄙夷,寒喧過後,便淡淡的問道:“王大人來鄙報,不知有何貴幹?”

此時歐陽發因接到父親歐陽修病重的消息,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回鄉。覷見王子韶進來,也不由一怔,他也認識王子韶:做過監察禦史裏行,和程顥原是同僚,後來貶知上元縣,又做到湖南轉運判官,隻不知道這時候怎麼又出現在京師,並且來到《汴京新聞》。他擔心桑充國不知此人底細,連忙走了過去,與王子韶見禮。

他卻不知道王子韶這次來京師公幹,拜會王雱,順便就討到一件好差使,隻需此事辦妥,司農寺就會調他去做提舉兩浙常平,給他一個大大的優差——不過對於王子韶來說,最重要的卻是到時候有機會再次麵聖,隻在皇帝麵前表現表現,不愁撈不到一個館職。他打量桑充國一眼,笑道:“久聞桑長卿大名。在下在湖南時,就聽說《汴京新聞》的名字,這次來京師,拜讀過貴報,對於貴報的風骨,很是景仰。”

桑充國客套道:“哪裏,王大人過獎了。”

王子韶滿臉堆笑,道:“桑公子不必過謙。我這次來,一來是想見識一下名滿天下的桑公子,另則,卻是一時手庠,寫了份報道,不知道能不能入桑公子法眼?”

桑充國與歐陽發都是一怔,《汴京新聞》創刊至今,寫文章的人不少,而且多是名流大家,但是寫報道依靠的都是本身的十幾個“記者”,除此之外,隻有白水潭學院和國子監的學生中,偶爾會有幾人寫一寫。象王子韶這樣主動寫了報道送過來的人,還是第一個。

桑充國連忙說道:“豈敢,王大人進士出身,文章必是好的。”他還疑心王子韶送來的不過是自己的文稿。

王子韶不置可否的一笑,從袖中掏出一卷書稿,交到桑充國手中。

桑充國接了過來,打開一看,當場就怔住了。漂亮的楷書毛筆字寫著幾個大字標題:《軍監器奇案》,下有一行小標題:“震天雷火藥配方失竊,天子震怒;石子明大人薦人不當,罰俸一年”;署名則是“太原散人”。

王子韶一麵觀察桑充國神色,一麵淡淡笑道:“《汴京新聞》的風骨,素所景仰,不過這篇報道,隻怕牽涉太多,貴報發表也罷,不發表也罷,在下亦不敢勉強。”

歐陽發也看見了手稿上的標題,見桑充國一時失神,他處世經驗豐富許多,當即便回道:“王大人,大宋自有《皇宋出版敕令》,新聞報道不可虛妄,本報一向要求新聞報道作者文責自負。王大人必須先在稿子上簽名,蓋上印章,證明此稿是王大人所寫,文責自負,我們才會考慮刊發。另外,本報編輯還要審查文章是否泄露朝廷機要,其中內容是否與《皇宋出版敕令》衝突等等,因此這篇報道發表不發表,不能立即決定。”

王子韶一怔,他並不知道還有這許多規矩,當下笑道:“那以歐陽公子之意,何時能給在下準確的答複呢?”

歐陽發略一沉吟,笑道:“王大人不妨先回,留下稿子和住址,讓我們編輯討論一下,如果發表,我們會奉上稿酬,如果不能發表,象這樣重大的題材,我們也會把稿子奉還王大人。不知王大人意下如何?至於時間,我想快則一天,慢則兩三天吧。”

王子韶笑了笑,抱拳道:“既如此,在下先把名字和在京師的住址在寫稿子之後,回去靜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