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1 / 3)

韓絳對皇帝的這種曆史觀心裏頗不以為然,嘴上卻道:“陛下所說,自是正理。似這種為朝廷分憂之事,少不得便會有小人看不過眼。”

趙頊點點頭,轉過頭問王安石道:“二位丞相一起來見朕,想是有事?”

王安石正要答話,忽見一個宦官走進來,叩首稟道:“陛下,銀台司急奏!”

“呈上來。”

那個宦官連忙把一份奏章和一個卷軸高高捧起,恭恭敬敬遞上。

趙頊讓李向安接過來一看,卻是監安上門鄭俠所寫,他心中奇怪,不知道銀台司急急忙忙遞上一個小吏的奏章,是何用意。當下將前後文略去,隻挑著緊要的句子看:“……去年以來,秋冬亢旱,兼以蝗災,麥苗焦槁,五種不入,群情俱死……災患之來,莫之或禦。乞陛下開倉廩、賑貧乏,取有司掊克不道之政,一切罷去……臣僅以逐日所見,繪成一圖,但經眼目,已可涕泣,而況有甚至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斬臣宣德門外,以正欺君之罪!……”原來卻是道災情、要求救災的奏折,所謂“取有司掊克不道之政,一切罷去”,乃是要求廢除新法的委婉說法。趙頊本來看這樣的奏折已經看得煩了,心下倒也不以為意,不過這次上書之人,卻頗有膽色,說什麼“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斬臣宣德門外”!而且區區一個監安上門,更讓趙頊有點另眼相待。

他不自禁用眼角看了王安石一眼,拿起卷軸,打開一看,卻是一幅數米長的圖畫,圖上畫了許多災民,盡是衣衫襤褸,形容枯槁,這些災民,有些在吃樹皮,有些趴在地上哀號,有些在賣兒賣女,有些慘死路邊……畫家工筆極為傳神,每幅圖畫之旁,都有小楷注釋,圖畫之右,赫然寫著《流民圖》三個字的行書。

趙頊才看到一半,就已經感覺慘不忍睹,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強抑著情緒,看到三分之二,終於控製不住,將圖一把抓起,丟給王安石、韓絳,顫聲問道:“此圖的內容,可是真的?”說完之後,眼睛死死的盯著王安石。

王安石默默打開《流民圖》,注視了幾秒鍾,便把《流民圖》遞到韓絳手中,韓絳才看了一眼,冷汗就冒了出來。他正欲設辭分辯,不料王安石已經跪下,慘然說道:“陛下,此圖所繪,的確就是外間百姓的慘狀。”

韓絳絕對沒有想到王安石會一口承認,大吃一驚。天子在九重之內,外麵是個什麼樣子,還不是大臣們說了算?!現在雖然有報紙了,但是巧言設辭,也並非難事。他實是不知道王安石為何竟要一口承認。若是石越在此,必然也要吃驚的。因為他所學過的曆史書,是說新黨百般抵賴的。

趙頊見王安石承認,又驚又怒,道:“丞相,你、你……”皇帝用手指著王安石,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韓絳對皇帝的這種曆史觀心裏頗不以為然,嘴上卻道:“陛下所說,自是正理。似這種為朝廷分憂之事,少不得便會有小人看不過眼。”

趙頊點點頭,轉過頭問王安石道:“二位丞相一起來見朕,想是有事?”

王安石正要答話,忽見一個宦官走進來,叩首稟道:“陛下,銀台司急奏!”

“呈上來。”

那個宦官連忙把一份奏章和一個卷軸高高捧起,恭恭敬敬遞上。

趙頊讓李向安接過來一看,卻是監安上門鄭俠所寫,他心中奇怪,不知道銀台司急急忙忙遞上一個小吏的奏章,是何用意。當下將前後文略去,隻挑著緊要的句子看:“……去年以來,秋冬亢旱,兼以蝗災,麥苗焦槁,五種不入,群情俱死……災患之來,莫之或禦。乞陛下開倉廩、賑貧乏,取有司掊克不道之政,一切罷去……臣僅以逐日所見,繪成一圖,但經眼目,已可涕泣,而況有甚至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斬臣宣德門外,以正欺君之罪!……”原來卻是道災情、要求救災的奏折,所謂“取有司掊克不道之政,一切罷去”,乃是要求廢除新法的委婉說法。趙頊本來看這樣的奏折已經看得煩了,心下倒也不以為意,不過這次上書之人,卻頗有膽色,說什麼“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斬臣宣德門外”!而且區區一個監安上門,更讓趙頊有點另眼相待。

他不自禁用眼角看了王安石一眼,拿起卷軸,打開一看,卻是一幅數米長的圖畫,圖上畫了許多災民,盡是衣衫襤褸,形容枯槁,這些災民,有些在吃樹皮,有些趴在地上哀號,有些在賣兒賣女,有些慘死路邊……畫家工筆極為傳神,每幅圖畫之旁,都有小楷注釋,圖畫之右,赫然寫著《流民圖》三個字的行書。

趙頊才看到一半,就已經感覺慘不忍睹,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強抑著情緒,看到三分之二,終於控製不住,將圖一把抓起,丟給王安石、韓絳,顫聲問道:“此圖的內容,可是真的?”說完之後,眼睛死死的盯著王安石。

王安石默默打開《流民圖》,注視了幾秒鍾,便把《流民圖》遞到韓絳手中,韓絳才看了一眼,冷汗就冒了出來。他正欲設辭分辯,不料王安石已經跪下,慘然說道:“陛下,此圖所繪,的確就是外間百姓的慘狀。”

韓絳絕對沒有想到王安石會一口承認,大吃一驚。天子在九重之內,外麵是個什麼樣子,還不是大臣們說了算?!現在雖然有報紙了,但是巧言設辭,也並非難事。他實是不知道王安石為何竟要一口承認。若是石越在此,必然也要吃驚的。因為他所學過的曆史書,是說新黨百般抵賴的。

趙頊見王安石承認,又驚又怒,道:“丞相,你、你……”皇帝用手指著王安石,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王安石微微歎了口氣,沉聲說道:“陛下,臣深負聖恩,萬死不能贖其罪。現在既知事事屬實,斷無欺君之理!”

韓絳聽到趙頊和王安石的對話,心裏卻也亂成一團,完全失去了分析後果的能力。

趙頊瞪視王安石良久,又是失望又是焦慮,最後終於把手放下,一屁股坐在龍椅上,閉著眼睛,一字一句地說道:“既是屬實,這幅《流民圖》,就掛在內殿中。也好讓朕天天記得,朕的子民們現在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