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油菜花,從來“不是人間富貴花”。她不像牡丹,芍藥,丹桂和鳳仙,需要精心的嗬護和精美的花盆安置才肯對你回眸一笑。她隻屬於田原菜畦,屬於尋常百姓,哪裏有春風,哪裏就有金黃一片的油菜花。這小小的花朵,濃鬱的花香,總在任何時候都能連綴成一大片一大片金色的海洋,毫無保留地怒放在田間地頭公路和山野上,也怒放在每個看花人的心間。她的綻放不是為了迎合世間的什麼,她不需要別人為一覽她的秀色而購買門票,亦無需導遊的錦言妙句為她做任何注解,她歡歡喜喜地綻放,自由自在地展示著生命的張力和不屈的奮進。
聯想到這幾年朝廷政治上的變化和自己坎坷的仕途,劉禹錫百感交集。他寫下了這首《再遊玄都觀》,感慨道:當年那些打擊王叔文、貶斥“八司馬”們的權臣們及黨羽你們就像那趨炎附勢的桃花,現在又去了哪裏呢?我“前度劉郎”,雖然是不起眼的油菜花,可我打不死壓不垮,春風一吹,我不是又回來了嗎!
詩人多年羈旅,卻依然豪氣逼人、初衷未改。這春風吹又生的精神和堅強鬥爭,樂觀向上的意誌正是和油菜花開不媚權貴、傲然綻放的勃發激情如出一轍的。
所以呢?
“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
千百年來,油菜花開得漫山遍野,如火如荼,但它依然是我們每一代人、每一個人心頭的朱砂痣,每年春天,噴湧出淹沒江南大地的金黃血液。
今天的我們,同樣愛著這金燦燦的油菜花,她的象征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最初暖意與旺盛生命的代表。我們都知道,油菜花是屬於平凡人的花,她寒賤、她樸素、她卑微,但正是這樣一種小黃花,她養活了中國千千萬萬的貧窮百姓。在她的身上,蘊含著農人沉甸甸的希望。多少人興衝衝的等待著花落籽實歸倉,以求炸出一個香噴噴的好日子。於是,每個繁花似錦的春天,她心甘情願地趕赴一場場生命壯闊的展示然後又無限悲涼的謝幕,從來沒有膽怯,從來沒有顧慮,從來沒有猶豫。這,才是屬於油菜花真正的高貴。
我們愛她,我們也敬她!
我的童年,正是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野上度過的。每年春天,我看著油菜花從大地母親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崛起,然後盛開。我知道,此刻她的花粉也如飛絮一般,播灑在江南每一寸土地的上空。
還記得那次,在韓國念書的哥哥寫E-mail給我,說:“看著韓國漫天飛舞的櫻花,會想念家鄉的油菜花。”就是這樣一句話,讓大洋彼岸的我發瘋似的懷念童年記憶裏,那一片又一片覆蓋蒼穹的油菜花田,懷念小時候在清水綠田裏輕盈跑跳的情景。
我知道,油菜花粉是有信仰的。它和人一樣,總想著要有一個溫暖的天堂來安置自己的來世。花粉的信仰是大地,它飛得再高再遠也會選擇無悔地墜落,深深地紮進泥土,然後用自己的靈魂去溫暖大地的內心。我們的鄉村就是那油菜花生長的土地,她的孩子們紛紛坐著汽車、火車和飛機去了遙遠的都市,但她的孩子們卻又時常牽掛著木質的母親,隻要母親還在,我們就會回來。割舍不了的,永遠是濃濃的思鄉情。
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季節,你看,新生的油菜花,又開了。我們奔赴萬裏歸途,去約會一場油菜花的愛戀,在她落籽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自己的祖先,金黃明亮的祖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