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思想的力量(1 / 1)

人的財富有多有少,人的職務有大有小,人的地位有高有低。但是,這都不是最要緊的。財富可以繼承,有不勞而獲的成分;職務可以接受,有投機的因素;地位可以世襲,有先天的條件。對於人來說,金錢、權力、富貴,乃至於美色等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也不是最有力的東西。思想是一種巨大的能量,一個強大的思想能在強有力的能量的支持下,一直履行自己向外擴張的職責,而且它的力量足以壓倒其他人頭腦中本能的抵抗力,並且去引導其他人思想的走向。

如果我們一直堅持一種思想,我們就能一直不斷地沿著相同的路徑發射我們的“思想電波”,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那些強度很大的思想都無法攻陷的堅壁,也有可能被衝開一個缺口。這種現象在就像我們所說的“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在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受到了別人思想的影響,就好像我們有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必須要去做一件事情,雖然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意義不大或者根本沒有意義。這種現象並不是說我們會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而是指他們的思想會在潛移默化中對我們產生影響。

思考者足以昂起高貴的頭顱!思想是自在之物,思想是自覺之物。在中國古代,書籍是思想的化身,如《詩經》、《尚書》、《周易》、《周禮》、《樂經》、《論語》等七部經典。這些經典,支撐著中國古代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入世目標。古人說:“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他們所說的“書”,就是指這些經典。有思想,就有知識;有思想,就有智慧;有思想,就有理想;有思想,就有價值。

在德國的諺語中,思想是一隻在夜幕時分展翅的貓頭鷹:“夜幕降臨,貓頭鷹才飛起。”無獨有偶,在中國的古訓中,也十分推崇思想的力量。《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天地自然,按照它們的法則運行,不舍晝夜,永不停息;那些有思想有品格的人,努力地在塑造自己,增長自己的智慧與才幹。在這裏,思想是第一前提,是首先重要的。“起飛”也罷、“自強”也罷,離開了思想,就是一句空話。思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它不能用斤來稱,不能用鬥來裝,也不能用黃金衡量。思想,支配著人們的日常言行,支撐著人們 的社會實踐。“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這是最貼切的估量!

我們的老祖宗孔子早就有這樣的慧識,他教育人們用思想生活,用理想支配行為。《論語·雍也·十二》記載著一段饒有辯證法智慧的對白。學生冉求說:“老師啊,並不是我們不喜愛您的仁道學說,而是力不能及,雖然很努力了,可是進步不大。”孔子說,冉求的話錯了。“學習就像走路一樣,果真是力氣用完了,就會半途而廢。可是,你還沒有走呢。怎麼知道力所不及呢?你的問題不在力量上,而是在思想上:你將自己劃定在達不到的界限內,就沒有動力了,怎麼可能進步呢!”

原來如此!很多人終生不能達其成功,留下不可彌補的遺憾,並不是力所不能,而是在思想上將自己劃定在不可企及的鴻溝之外。看來,思想上停止的地方,行動就停滯不前;誌向越高遠,前途就越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