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讓顧客快樂的談判(1 / 1)

商場如戰場,有謀者勝。做生意時最艱難、最基本、最重要的較量就是談判。曾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意談判其實就是心理較量。”事實上就是如此。如果談判中能夠較好地把握顧客的心理,就一定能在生意場上取得較大的發展。

有些生意人常常埋怨顧客缺乏耐心或者百般挑剔,其實,這是因為對顧客的內在心理缺乏充分的了解而形成了不愉快的氣氛,在這樣的情況下,要使談判愉快地達成是非常困難的。

麵對這些“難纏”的顧客,有些生意人不是努力地去把生意做成,反而把生意往外推,覺得顧客就是在雞蛋裏麵挑骨頭。如此,雙方都在心裏產生了一種隔閡,談判也注定要在不愉快中結束。

當然,也有一些生意人能夠堅定持久地去麵對這些“難纏”的顧客,在顧客一盆冷水撲麵而來之時,他們也不會去理會和計較。盡管他們有非常好的耐心與韌性,卻並不意味著他們能讓顧客愉快地接受。生意場上的太多事實證明,堅定的熱情並不一定就是成功的敲門磚。大部分時候,生意人的急切和熱情,往往會使顧客的防範心理加重,以至於更加厭煩。雙方不停地進行談判較量,形成的僅僅是不愉快的拉鋸戰,而生意成交卻一直遙遙無期。要想讓顧客快樂起來,並愉快地接受自己,最終心甘情願地接受談判的條件,你就要對顧客的心理有充分了解。不要企圖一下子就打破顧客精心築起的防禦心理,而應該讓顧客產生愉快的體驗,這樣才能轉移其排斥心理,最終將顧客引導向產品或服務需求上來。

要讓顧客享受到愉快的體驗,真正快樂起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你先退一步,讓顧客放輕鬆,給自己贏得說話的機會。有了說話的機會,第一時間要做的不是推銷商品,而是了解顧客感興趣的內容,讓顧客獲得愉快體驗,並且在顧客的愉快心理體驗中抓住時機,促成生意。

威伯做電力銷售員的時候,電力在美國還不是很普及,在很多偏僻的鄉村裏,人們認為電力隻是一種奢侈而無用的東西。然而,威伯卻擔當了去農家銷售電力的任務。很顯然,閉門羹是吃定了。但是威伯還是敲開了一家養雞戶的門。開門的是一位女主人,當得知他是推銷電力的人時,女主人很快就把威伯推出了門外。此後,威伯堅持敲門,但女主人都不開門,最後他隻好無奈地走了。

第二天,威伯又來了。女主人從窗戶中看到了他,並沒有讓威伯進門,而是讓他站在門外說話。威伯說:“太太,很抱歉,打擾您了,我知道您對用電不感興趣,因此,這次來並非為了推銷電,而是想買一些雞蛋。”那位女主人聽後,心中半信半疑,把門開了一條小縫。威伯一看,門縫開了一點,知道女主人內心懷疑,於是他說:“聽很多人說您這裏的雞蛋是最好的,所以我想買些新鮮的雞蛋帶回城裏去。”女主人聽到這裏,對威伯的話產生了興趣,她把門又開了一點:“你為什麼不到城裏買雞蛋呢?”威伯非常誠懇地回答:“城裏的雞蛋不如鄉村的雞蛋好吃,我太太特意讓我在鄉村購買一些雞蛋。”

聽到這裏,女主人疑慮盡釋,於是打開家門邀請威伯進去坐坐。威伯提議要去雞舍看看,女主人更加高興了。他們一直都聊有關雞蛋和養雞的事情,女主人已經把威伯視為知己了,她還主動向威伯介紹了養雞經驗。威伯聽得很認真,還時不時提一些問題。當談到提高雞蛋產量時,威伯不經意地說:“如果能用電燈照射的話,雞蛋的產量就會更高。”女主人聽了,忙要威伯解釋其中的原委。於是,二人的話題就從養雞轉向了用電的問題上。威伯非常認真地解答了女主人的問題,最後,威伯說:“您可以到其他裝有電的養雞戶家中去了解一些情況,他們都提高了產量。”

交談結束之後,威伯買了些新鮮的雞蛋回去,女主人非常熱情地把他送出了門外。半個月之後,威伯再一次來到女主人家中,不過這次,他同時帶來了電力施工人員。

做生意靠的不僅僅是堅持的熱情,還要對顧客的心理有深入地把握,這樣才能引導顧客走出排斥、厭惡等情緒,獲得快樂的體驗,最終把注意力集中在產品或服務上,得到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