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蓮花台上愛 (5)(3 / 3)

◎蓮香四溢

看清愛與恨在人生中的實相,對我們堅定的步伐是有幫助的,被恨淹沒的人是多麼愚癡,但被愛所蒙蔽的人不也是一樣無知的嗎?如果我們能以清明的心來對待愛,並且以更超越的愛來寬恕失落的情意,才能讓我們登高,看到人生中更高明的境界。

——《不要指著月亮發誓》

愛,這種感情並非隻有修禪的人才研究,各個領域都有人在孜孜不倦的研究。

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對愛是什麼,下了不同的定義。有的說愛是一種發乎於生物內心的情感。通常多見於人或動物。

而在中文裏,愛這個詞有著許多解釋,由某種事物給予人滿足(如“我愛吃這些食物”)至為了愛某些東西而願意死(如愛國心、對偶結合)。其可以用來形容愛慕的強烈情感、情緒或情緒狀態。在日常生活裏,其通常指人際間的愛。可能因為其為情感之首位,所以愛是美術中普遍的主題。愛有時亦會被形容為強迫症。

哲學家認為,愛最佳的定義可能是主動行動,以真心對待某個 生命體或物體(可以是人、物品、神),使其整體得到快樂。簡而言之,愛即主動使整體得到快樂。

愛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可以認為是人性的特質,換言之,愛是作為人必須具備的本質之一。雖然世界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使得一個普世的愛的定義難以道明,但並非不可能成立。愛可以包括靈魂或心靈上的愛、對法律與組織的愛、對自己的愛、對食物的愛、對金錢的愛、對學習的愛、對權力的愛、對名譽的愛、對他人的愛,數之不盡。不同人對其所接受的愛有著不同的重視程度。愛本質上為一個抽象概念,可以體驗但卻難以言語。

而在宗教中,他們所表達的愛是否與人際間的愛相似,在哲學上是一個大論題。宗教的愛可能被當為委婉的,做為尊敬與順從的表達。很多宗教使用愛這個字來表達信徒對該宗教應有的虔誠,這種愛可以借由禱告、服務、良好品行與個人犧牲表現。相對地,信徒可能會相信神愛信徒與所有生命。部份傳統宗教鼓勵信徒對其宗教信仰要顯得熱誠,做為愛的表現。

不論對它怎樣解釋,“愛”這個詞,都象征著一種美好的感情。

科學之愛

許久以來,我一直在找一個理由,來說明我為什麼愛你,可是我找不到那個理由,因為我不能把我對你的愛隻限定於一個理由。情感的深厚使我無法找出一個固定理由來說明為什麼,因為每一個為什麼後麵還隱藏著更多的為什麼,如果一直想去追問什麼和為什麼,最後一定會失去我們所追問的本意。

——《愛的理由》

人們總是相信,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力量。但在科學家的眼裏卻遠沒這麼浪漫,隻不過是生理上的反應,這樣的說法多少讓人覺得實在沒趣兒。但是據這些研究“戀愛中的大腦”的科學家們解釋,這是為了解人們戀愛時大腦如何運作,並希望提供更多實際用途。

在描述“愛的感覺”時,通常人們都會說“心在狂跳”,但是美國的科學研究人員發現,“愛”的感覺產生於腦部而非心髒,研究人類腦部、荷爾蒙和遺傳學會對我們了解愛的產生有很大幫助。

愛情不可能長久,這本來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如果根據科學理論,熱戀中的人,他們的大腦會分泌大量多巴胺,而多巴胺分泌的再旺盛,最多隻能維持一千天,所以愛情不可能持久。

但是生活中,卻有些愛情能夠維持終生。英國一對夫婦,結婚60多年來,每年都要舉行結婚儀式,兩人間的愛情一直甜蜜如初。

84歲老翁約翰·比尤沃辛和81歲的妻子瑪格麗特住在英國漢普郡滑鐵盧維爾市,兩人自1948年結婚以來,幾乎每年都要在結婚紀念日走上教堂的紅地毯,在牧師的主持下重新舉行一次“結婚儀式”。如今,他們已經共同生活了60多年,但是仍然能感受到非常甜蜜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