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改革的核心在於課堂教學的創造。倡導“核心素養”的一個潛台詞是,今日的學校必須為明日的社會造就擁有“主體性覺悟”的“探究者”,而不是“記憶者”。那麼,如何才能承擔起新時代學校教育的這一使命呢?那就是透過探究的課堂,展開能動的學習——同客觀世界對話、同他者對話、同自我對話,最大限度地豐富每一個學生的探究體驗,培育“求真、求善、求美”的探究精神。誠然,“能動學習”並不是新鮮的東西。可以說,大凡精彩的課堂教學實踐無不打上了“能動學習”的烙印。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開展的“課例研究”,事實上就是一個“向兒童學習、向同事學習、向自己的實踐學習”的過程,這也是真正實現課堂轉型的唯一有效的路徑。
我們的課堂在轉型之中,轉型中的課堂迸發的教育智慧將是無窮無盡的。革新的教師一定會積蓄豐富的經驗與充沛的能量,從多聲交響的課堂裏飛出一首首嶄新的歌。
參考文獻
[1] 鬆尾知明.何謂21世紀型能力: 基於核心素養的教育改革國際比較[M] .東京: 明石書店,2015: 15.
[2] 森敏昭,主編.21世紀學習的創造: 學習開發學的進展[M] .京都: 北大路書房,2015: 11—12.
學校改革的核心在於課堂教學的創造。倡導“核心素養”的一個潛台詞是,今日的學校必須為明日的社會造就擁有“主體性覺悟”的“探究者”,而不是“記憶者”。那麼,如何才能承擔起新時代學校教育的這一使命呢?那就是透過探究的課堂,展開能動的學習——同客觀世界對話、同他者對話、同自我對話,最大限度地豐富每一個學生的探究體驗,培育“求真、求善、求美”的探究精神。誠然,“能動學習”並不是新鮮的東西。可以說,大凡精彩的課堂教學實踐無不打上了“能動學習”的烙印。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開展的“課例研究”,事實上就是一個“向兒童學習、向同事學習、向自己的實踐學習”的過程,這也是真正實現課堂轉型的唯一有效的路徑。
我們的課堂在轉型之中,轉型中的課堂迸發的教育智慧將是無窮無盡的。革新的教師一定會積蓄豐富的經驗與充沛的能量,從多聲交響的課堂裏飛出一首首嶄新的歌。
參考文獻
[1] 鬆尾知明.何謂21世紀型能力: 基於核心素養的教育改革國際比較[M] .東京: 明石書店,2015: 15.
[2] 森敏昭,主編.21世紀學習的創造: 學習開發學的進展[M] .京都: 北大路書房,2015: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