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說:“‘西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美成以之入詞,白仁甫以之人曲,此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者也。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為我用”(《人間詞話》)。這裏白樸的“鑾駕遷……落日長安”,“古人之境界”與此刻玄宗所處之境界,不僅完全愜恰,而景中含情的成分更沉重,從而也更顯出今日之淒苦了。
最後,活脫脫再現出這位“風流皇帝”的麵目。國土淪喪,京城失守,人民塗炭,他無半點兒內疚。他擔心的是嬌姿豔容的楊貴妃抵擋(“支吾”)不了蜀道上的奔波:巍峨的群山,高入雲天的棧道,自來不慣驅馳的她,要走多麼遠的路才能挨到臨近成都的劍門關呢?在本劇第四折玄宗端詳畫工畫的楊妃“真容”時有句:“畫不出沉香亭畔回鸞舞,花萼樓前上馬嬌,一段兒嬌嬈。”可知“上馬嬌”是一個細節鏡頭,來概括出人的美態。
《漢宮秋》第一折
馬致遠(毛延壽上,詩雲)大塊黃金任意撾,血海王條全不怕;生前隻要有錢財,死後那管人唾罵。某,毛延壽,領著大漢皇帝聖旨。 遍行天下。刷選室女,已選勾九十九名;各家盡肯饋送,所得金銀,卻也不少。昨日來到成都秭歸縣,選得一人,乃是王長者之女,名喚王嬙,字昭君。生得光彩射人,十分豔麗,真乃天下絕色。爭奈他本是莊農人家,無大錢財。我問他要百兩黃金,選為第一。他一則說家道貧窮,二則倚著他容貌出眾,全然不肯。我本待退了他,(做忖科,雲)不要,倒好了他。眉頭一縱,計上心來。隻把美人圖點上些破綻,到京師必定發入冷宮,教他受苦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下)(正旦扮王嬙引二宮女上,詩雲)一日承宜入上陽,十年未得見君王。良宵寂寂誰來伴,惟有琵琶引光長。妾身王嬙,小字昭君,成都秭歸人也。父親王長者,平生務農為業。母親生妾時,夢月光入懷,複墜於地,後來生下妾身。年長一十八歲,蒙恩選充後宮。不想使臣毛延壽,問妾身索要金銀,不曾與他,將妾影圖點破,不曾得見君王,現今退居永巷。妾身在家頗通絲竹,彈得幾曲琵琶。當此夜深孤悶之時,我試理一曲消遣咱。(傲彈科)(駕引內官提燈上,雲)某漢元帝,自從刷選室女入宮,多有不曾寵幸,煞是怨望咱。今日萬機稍暇,不免巡官走一遭,看那個有緣的,得遇朕躬也嗬。(唱)
【仙呂點絳唇】車輾殘花,玉人月下吹簫罷。未遇宮娃,是幾度添白發。
【混江龍】料必他珠簾不掛,望昭陽一步一天涯。疑了些無風竹影,恨了些有月窗紗。他每見弦管聲中巡玉輦,恰便似鬥牛星畔盼浮槎。(旦做彈科)(駕雲)是那裏彈的琵琶響?(內官雲)是。(正末唱)是誰人偷彈一曲,寫出嗟呀?(內官雲)快報去接駕。(駕雲)不要。(唱)莫便要忙傳聖旨,報與他家。我則怕乍蒙恩把不定心兒怕,驚起宮槐宿鳥,庭樹棲鴉。
(雲)小黃門,你看是那一官的宮女彈琵琶,傳旨去教他來接駕,不要驚唬著他。(內官報科,雲)兀那彈琵琶的,是那位娘娘?聖駕到來,急忙迎接者!(旦趨接科)(駕唱)
【油葫蘆】恕無罪,吾當親問咱。這裏屬那位下?休怪我不曾來往乍行踏。我特來填還你這淚揾濕鮫綃帕,溫和你露冷透淩波襪。天生下這豔姿,合是我寵幸他。今宵畫燭銀台下,剝地管喜信爆燈花。
(雲)小黃門,你看那紗籠內燭光越亮了,你與我挑起來看咱。(唱)
【天下樂】和他也弄著精神射絳紗,卿家,你覷咱,則他那瘦岩岩影兒可喜殺。(旦雲)妾身早知陛下駕臨,隻合遠接;接駕不早,妾該萬死。(駕唱)迎頭兒稱妾身,滿口兒呼陛下,必不是尋常百姓家。
(雲)看了他容貌端正,是好女子也嗬!(唱)
【醉中天】將兩葉賽宮樣眉兒畫,把一個宜梳裹臉兒搽,額角香鈿貼翠花,一笑有傾城價。若是越勾踐姑蘇台上見他,那西施半籌也不納,更敢早十年敗國亡家。
(雲)你這等模樣出眾,誰家女子?(旦雲)妾姓王,名嬙,字昭君,成都秭歸縣人。父親王長者,祖父以來,務農為業。閭閻百姓,不知帝王家禮度。(駕唱)
【金盞兒】我看你眉掃黛,鬢堆鴉,腰弄柳,臉舒霞,那昭陽到處難安插,誰問你一犁兩壩做生涯。也是你君恩留枕簟,天教雨露潤桑麻。既不沙,俺江山千萬裏,直尋到茅舍兩三家。
(雲)看卿這等體態,如何不得近幸?(旦雲)當初選時,使臣毛延壽索要金銀,妾家貧寒無湊,故將妾眼下點成破綻,因此發入冷宮。(駕雲)小黃門,你取那影圖來看。(黃門取圖看科)(駕唱)
【醉扶歸】我則問那待詔別無話,卻怎麼這顏色不加搽?點得這一寸秋波玉有瑕。端的是卿眇目,他雙瞎?便宣的八百姻嬌比並他,也未必強如俺娘娘帶破賺丹青畫。
(雲)小黃門,傳旨說與金吾衛,便拿毛延壽斬首報來。(旦雲)陛下,妾父母在成都,見隸民籍,望陛下恩典寬免,量與些恩榮咱。(駕雲)這個煞容易。(唱)
【金盞兒】你便晨挑菜,夜看瓜,春種穀,夏澆麻;情取棘針門粉壁上除了差法。你向正陽門改嫁的倒榮華。俺官職頗高如村社長,這宅院剛大似縣官衙。謝天地可憐窮女婿,再誰敢欺負俺丈人家!
(雲)近前來聽寡人旨,封你做明妃者。(旦雲)量妾身怎生消受的陛下的恩寵!(做謝恩科)(駕唱)
【賺煞】且盡此宵情,休問明朝話。(旦雲)陛下明朝早早駕臨,妾這裏侯駕。(駕唱)到明日,多管是醉臥在昭陽禦榻。(旦雲)妾身賤微,雖蒙恩寵,怎敢望與陛下同榻?(駕唱)休煩惱,吾當且是耍鬥,卿來便當真假。恰才家輦路兒熟滑,怎下的真個長門再不踏?明夜裏西宮閤下,你是必悄聲兒接駕;我則怕六宮人攀例撥琵琶。(下)
(旦雲)駕回了也,左右且掩上官門,我睡些去。(下)
【賞析】
《漢宮秋》第一折,正式展開了王昭君受到漢元帝寵遇的劇情。作者借漢元帝之口,以〔仙呂點絳唇〕和〔混江龍〕兩支曲子,描寫了宮女們孤獨寂寞的後宮生活。“車輾殘花,玉人月下吹簫罷。”寫漢元帝在暮春之夜,乘坐著玉輦,輾軋著落英繽紛的殘花,來到後宮門外。隻聽得後宮的宮娥吹簫,剛吹完一支低沉幽怨的曲子。“吹簫”二字,引用了“弄玉吹簫”之典,暗喻著那些寂寞宮娥們對愛情和婚姻的希冀和渴望。但是,這暮春的良宵卻隻能等閑虛度,引起這些宮女們的無限傷懷,使她們在孤獨幽怨中憑添“幾度白發”!接著,作者又在〔混江龍〕曲子的前半部分,進一步描寫了宮女們期望寵幸的複雜心理。古代皇帝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號稱“後宮佳麗三千人”,這些不幸的女子,無一不是期望沐浴到君王的恩澤雨露,移居到寵妃居住的“昭陽殿”中。但冷峻的現實卻是“三千寵愛在一身”,絕大多數人隻能過著“一朝承宣入上陽,十年未得見君王”的生活,處於“望昭陽一步一天涯”的境地,在後宮的孤獨寂寞虛度和埋葬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疑了些無風竹影,恨了些有月窗紗”,是寫寂寞的宮女們看到窗外月光下竹影搖曳,懷疑是帝王駕臨,感到一陣驚喜;當看清那不過是風吹疏竹,月影晃動,便怨恨起映照在窗紗上的月光。在古代詩詞中,以月光擬寫心境者比比皆是:離別時感歎月圓,惆悵時怨恨月明。這兩句曲辭把月光擬寫為宮女們怨恨的對象,寓情入景,情景交融,把宮女們的春愁幽恨擬寫得十分貼切生動。接著,作者又以“他每見弦管聲中巡玉輦,恰便是鬥牛星畔盼浮槎”句,直寫出宮女們懷有出現“浮槎”,把“牛郎”渡送到她們身邊的幻想,更是遙遙無期,難以實現。“是誰人偷彈一曲”以下,又寫漢元帝聽到琵琶聲中傳來的幽怨之聲,使他頓生惻隱之心,這才引出使王昭君得到一個寵幸的機緣。“我則怕乍蒙恩,把不定心兒怕,驚起宮槐宿鳥,庭樹棲鴉”,更把漢元帝這個風流天子、誤國君王的一片憐香惜玉之心表現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
〔醉中天〕、〔金盞兒〕、〔醉扶歸〕幾支曲子,則是通過漢元帝的眼睛,寫出一代佳人王昭君的豔美容顏。你看,站在漢元帝麵前的這位女子“眉掃黛,鬢堆鴉,腰弄柳,臉舒霞”,“額角香鈿貼翠花”,“一笑有傾城價”,甚至西施與之相比也不在話下:“若是越勾踐姑蘇台上見她,那西施豐籌也不納,更敢早十年敗國亡家”。“便宜得八百姻嬌比並他,也未必強如俺娘娘帶破賺丹青畫”。這裏,有細致入微的生動描繪,有不顯得過分的比喻和誇張,作者用工筆畫般的寫意和煙雲霧罩的縐染手法,把王昭君的美麗容貌、美麗身段、美麗風姿刻畫展現在人們麵前,為後麵進一步揭示這位美麗女性的更為生動感人的愛國感情氣質,作了很好的鋪墊。
在這一折戲裏,漢元帝與王昭君都是沉浸在喜悅和幸福之中、在〔金盞兒〕曲中,漢元帝用風趣詼諧的語言,把自己那種按捺不住的洋洋得意的情緒表現出來,使這一折戲充滿著歡暢明快的氣氛。作者這種作法,顯然是為了和第四折的悲愁低沉氣氛形成一種鮮明的對照:漢元帝得到王昭君時越是歡樂幸福,欣喜不禁,他失去王昭君時就越是悲傷痛苦、愁悶難堪!這種以大喜襯托大悲的技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那種“先揚後抑”、“欲擒故縱”的大家手法!
《漢宮秋》第二折
馬致遠
〔番王引部落上,雲〕某呼韓單於,昨遣使臣款漢,請嫁公主與俺;漢皇帝以公主尚幼為辭,我心中好不自在。想漢家宮中,無邊宮女,就與俺一個,打甚不緊?直將使臣趕回。我欲待起兵南侵,又恐怕失了數年和好。且看事勢如何,別做道理。(毛延壽上,雲)某毛延壽,隻因刷選宮女,索要金銀,將王昭君美人圖點破,送入冷宮。不想皇帝親幸,問出端的,要將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無處投奔。左右是左右,將著這一軸美人圖,獻與單於王,著他按圖索要,不怕漢朝不與他。走了數日,來到這裏。遠遠的望見人馬浩大,敢是穹廬也。(做問科,雲)頭目,你啟報單於王知道,說漢朝大臣來投見哩。(卒報科)(番王雲)著他過來。(見科,雲)你是甚麼人?(毛延壽雲)某是漢朝中大夫毛延壽。有我漢朝西宮閤下美人王昭君,生得絕色。前者大王遣使求公主時,那昭君情願請行;漢主舍不的,不肯放來。某再三苦諫,說:“豈可重女色,失兩國之好?”漢主倒要殺我。某因此帶了這美人圖獻與大王。可遣使按圖索要,必然得了也。這就是圖樣。(進上看科)(番王雲)世間哪有如此女人!若得他做閼氏,我願足矣。如今就差一番官,率領部從,寫書與漢天子,求索王昭君,與俺和親。若不肯與,不日南侵,江山難保。就一壁廂引控甲士,隨地打獵,延入塞內,偵候動靜,多少是好。(下)(旦引宮女上,雲)妾身王嬙,自前日蒙恩臨幸,不覺又旬月。主上昵愛過甚,久不設朝。聞的今日升殿去了,我且向妝台邊梳妝一會,收拾齊整,隻怕駕來好伏侍。(做對鏡科)(駕上,雲)自從西宮閻下,得見了王昭君,使朕如癡似醉,久不臨朝。今日方才升殿,等不的散了,隻索再到西官看一看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