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先遣司隸校尉鍾繇征討張魯,後又與馬超、韓遂等大戰於潼關,劉璋惶恐至極,日夜憂懼曹操得漢中而後取蜀地。

張鬆見狀,知道機會來了,他對劉璋說:“主公知道曹操最近的動向嗎?”

劉璋正為這事兒鬧心,沒好氣地說:“曹操欲平張魯而戰關中,天下震恐,誰不知道!”

張鬆道:“曹操兵強將猛,幾乎無敵於天下,若滅馬超、韓遂,接下來必平張魯,漢中若失,曹操便可揮師北下我益州了!到那時候,主公打算怎麼辦?”

劉璋鬱悶道:“我現在就是在擔心這件事,一直想不出來該怎麼辦!”

張鬆循循善誘道:“鬆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璋精神一震,道:“子喬有何妙計,快快說來!”

張鬆道:“曹操威猛,天下罕有敵手,我觀益州諸將,沒有誰能抵抗得了曹操。但益州沒有,荊州卻有。劉公玄德,乃主公的宗室親戚,又是曹操的世仇,其人英傑,善於用兵,已於赤壁大敗曹軍,現近在荊州,若請他來蜀地,北討張魯,攻下漢中為我益州北門鎖鑰,曹操雖來,也無力取蜀了!”

劉璋聽見這話,還沒有作反應,一旁的主簿黃權就急忙勸諫道:“不可!”

黃權,字公衡,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人,年輕時為郡吏,後被劉璋任為州主薄,有學問,也有見識,而且難得的是,黃權還懂軍機大事,也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當下,黃權說:“左將軍劉備向來有驍勇之名,從來都不甘心屈於人下,主公若請他來益州,便很難相處、若是主公以屬下對待劉備,那一定會引起他內心不滿;若是主公奉其為上賓,則一州難容二主,更兼客大欺主,劉備勢力一旦坐大,主公就危險了!”

劉璋本來感覺張鬆的提議很不錯,現在又覺得黃權說的也有理,便問黃權道:“話雖如此,但曹操勢大,公衡有何妙計可保益州?”

黃權看了看劉璋,心中暗想,就憑你這樣子,有什麼妙計都保不住益州。

所以黃權隻說了八個字:“可但閉境,以待河清。”

這八個字的意思就是封閉益州通道,等著天下安定,其實也就是混吃等死。

這話說了等於沒說,張鬆立即譏諷道:“公衡真是妙計!”

劉璋也不高興,剛剛提起的興頭又落了下去,他瞪了黃權一眼,又看張鬆道:“我覺得子喬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此計可以再議。”

張鬆趁機又勸劉璋道:“剛才黃公衡說劉玄德來益州了,不好相處,實際上這根本就不是問題,劉玄德與主公都是漢室宗親,主公以兄弟對待就可以了,還分什麼君臣上下、主從賓客嗎?”

劉璋又高興起來了,連連點頭道:“不錯,不錯,同為漢室宗親,玄德就是我的兄弟嘛!”

張鬆反複再勸道:“現如今,州中諸將如龐羲、李異等輩,都自恃功高,驕橫放縱,欲取主公而代之,甚至有勾結張魯而謀益州之心,如果主公不請豫劉玄德前來,則敵攻於外,民攻於內,益州不保!”

龐羲,是劉焉時代的舊臣,與劉璋又是兒女親家,還是東州兵的領袖人物,曾多次與張魯為戰,任巴西太守,因為手握重兵,所以時間久了,就慢慢驕橫起來,再加上看劉璋懦弱,龐羲就生了異心,想要作亂。這事兒後來被部將阻止,龐羲也向劉璋請罪了,還給劉璋了大量財物作為贖罪之用,劉璋在表麵上也就既往不咎了,但是內心深處,劉璋對龐羲還是十分忌憚和猜疑的。

所以,張鬆的話可算是句句都說到劉璋心坎裏了。

劉璋已經完全被說動了。

他就要下令,派人去荊州請劉備入蜀了。

但這時候,下麵又站出來一個人,表示反對張鬆的建議,極力向劉璋勸諫,說劉備入蜀有百害而無一利,這方法無異於自殺!

說話的這個人是誰?

劉巴,一個在三國曆史上十分有意思也十分傳奇的人物,也是阻攔劉備入蜀三人團中的第二位!

一個本應該成為天才,卻隻做了人才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