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克服寫作四大難題(2 / 2)

關於敘述方法,在本書第3章中有詳細的說明。三種方法幫助大家打開表達的閥門,順暢寫出最真實最本源的想法。

三、語言和邏輯

我們判斷一篇文章好不好最直觀的感受叫作:語言是否優美、邏輯是否清晰。這也是我們評價一篇文章的基本標準。

如何組織語言,如何理順邏輯,這是每個寫作者麵對的最直觀的問題。語言的錘煉跟一個人的知識麵、日常詞彙積累、邏輯思維、表述習慣等都有關係。中國古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講的就是輸入和輸出的關係。讀書和經常地寫作練習可以鍛煉語言表達和邏輯能力。同樣的寫作素材,理順語言和邏輯之後,基本就不會發生“寫出來的東西亂七八糟”的情況。

本書在第4章、第5章講解文章的邏輯和文章的語言。關於邏輯,包括行文邏輯、結構邏輯、內容邏輯;關於語言,包括語言層次、風格、細節、對話、修辭。

四、寫作套路

做數學題時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一道複雜的題目,如果能套用公式或者模板,就會變得非常簡單。寫作也是一樣,寫作也有模板,按照寫作模板,普通人也可以寫出敘述完整、邏輯通順的文章。

模板是寫作套路的一種,公文寫作就經常會套用模板。除此之外,哲理散文、時評、人物傳記、隱形廣告等都有各自的寫作套路,甚至在小說創作中,也有總結出的情節模式可以套用。

寫作套路是寫作過程中的指路明燈。首先,它不斷提示思路,讓寫作者有話可說,理順自己的表達;其次,被反複驗證過的寫作套路會優化文章結構,為文章增色;最後,寫作套路能幫助寫作者找到寫作的感覺,增強自信。所以,正確理解套路並適時用好套路,可以避免“表達不出來”這種情況。

關於寫作的套路,本書第6章有詳細的說明。寫作套路中最容易的是公文套路,套用模板即可。稍微複雜點的是類型文章套路和常見故事套路,需要了解模板結構和敘事方法才能套用。

以上是從四個方麵下功夫克服對寫作的恐懼。其實還有一種痛苦,也是大家經常遇見的,叫作“對恐懼的恐懼”。這種痛苦跟寫作方法無關,更多的是心理作用——總覺得自己寫不出來,總覺得對寫作有種莫名的擔心,總是不知道要表達什麼,不知道有什麼好寫的。

其實任何一種創造性的工作都會遇到上述問題:畫家也會有不知道畫什麼的時候,作曲家也會寫了一半寫不下去了,編劇會握著一堆資料沒有頭緒,導演也會覺得作品沒有完全詮釋自己的設想……寫作,跟上麵的工作一樣,都是從無到有的創作過程,也是一種遺憾的藝術,永遠沒有最好,隻有比過去好一點,比剛才好一點。

所以,不用想著一定要盡善盡美。我記得有個老師曾經說過,沒有哪個作家想好了每一句話才下筆。寫作就是說話,而且是一邊說著上一句,一邊組織著下一句。就像我正在寫作的這本書,我並不知道我會在後麵寫些什麼,我也並不知道你們是否會認可和喜歡,但是我知道我能寫出來,並有一天呈現在你的麵前。

寫下第一行,就有第二行,寫下第一段,就有第二段,當心裏沒有怕,寫作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1.寫作有四苦:沒素材苦、沒方法苦、沒詞苦、沒套路苦。

2.解決寫作四苦就是培養寫作的四項基本功:積累素材、鍛煉敘述方法、錘煉語言和邏輯、掌握寫作套路。

3.當你相信寫作就是說話,寫作就變成了一個自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