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實行三省六部製,其中中書省是製定政策的機構,權力很大,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國務院。唐史中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名號的人,實際上就是宰相之職。中書省設在皇宮內,所以有段時間中書省也叫紫微省,中書令也稱為紫微令。
因為紫薇花名與“紫微”相似,所以唐代中書省的庭院中遍植紫薇。白居易曾做過中書舍人,相當於中書省機構中的一個小職員(正五品上下),在當時,也有夜間值班製度。
這天輪到白居易獨自在宮中值班,寂寞之餘,就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紫薇花
絲綸閣下文書靜,鍾鼓樓中刻漏長。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絲綸閣”,是撰擬朝廷詔令的地方,現在是夜晚了,當然都安靜下來。白居易獨坐黃昏,相對的隻有紫薇花而已。因為中書省叫紫微省,所以白居易這個中書令就稱之為紫微郎了。
在宮裏宿直,是不可以帶家屬的,唐代開成年間曾有一個叫張黔牟的值班時帶了女人同宿,受到降職處分。白居易獨宿宮中,不免孤單寂寞。
但不同的人,心情也大不同,晚唐宰相鄭畋《中秋月直禁苑》一詩就這樣寫:
禁署方懷忝,綸闈已再加。暫來西掖路,還整上清槎。
恍惚歸丹地,深嚴宿絳霞。幽襟聊自適,閑弄紫薇花。
“幽襟聊自適,閑弄紫薇花”,鄭畋就一副怡然自得的心態,其實想想也很簡單,鄭畋做的是宰相,大權在握,位高已極,當然值班時更有責任心和使命感,而白居易本來就對“中書舍人”這個職位不滿意,值班時當然也就一肚子鬱悶。
而南宋詩人洪谘夔的工作熱情更是比白居易強得多,《千家詩》中有《直玉堂作》一詩:
禁門深鎖寂無嘩,濃墨淋漓兩相麻。
唱徹五更天未曉,一樨月浸紫薇花。
這裏洪谘夔寫自己連夜加班寫詔書,由於在天明之前就早早完成了皇帝交給的光榮任務,可以放輕鬆一下了。於是望著月下美麗的紫薇花,心情真是好愜意啊!
與之類似的還有周必大這首《入直召對選德殿賜茶而退》:
綠槐夾道集昏鴉,敕使傳宣坐賜茶。
歸到玉堂清不寐,月鉤初上紫薇花。
這位周大人被皇帝叫到選德殿問了一會話,周大人的應答很合皇帝的心意,於是皇帝破例賜座賜茶,周必大這個興奮啊,回到翰林院樂得失眠了,瞪著眼看月下的紫薇花,興奮得一宿沒合眼。
《千家詩》中這兩首詩,今天看其實沒多大意思,洪、周二人,詩中一副奴才相,無非是感謝皇恩罷了。
|豈要移根上苑栽|
紫薇花生命力很強,天南地北到處能生長,不是那種很嬌氣的花兒。所以紫薇花不會隻有紫禁城中才能見到,然而,既然紫薇花沾著官氣,她淪落到民間時,有些詩人就有些在意了,比如陸遊詩中就說:
唐代實行三省六部製,其中中書省是製定政策的機構,權力很大,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國務院。唐史中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名號的人,實際上就是宰相之職。中書省設在皇宮內,所以有段時間中書省也叫紫微省,中書令也稱為紫微令。
因為紫薇花名與“紫微”相似,所以唐代中書省的庭院中遍植紫薇。白居易曾做過中書舍人,相當於中書省機構中的一個小職員(正五品上下),在當時,也有夜間值班製度。
這天輪到白居易獨自在宮中值班,寂寞之餘,就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紫薇花
絲綸閣下文書靜,鍾鼓樓中刻漏長。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絲綸閣”,是撰擬朝廷詔令的地方,現在是夜晚了,當然都安靜下來。白居易獨坐黃昏,相對的隻有紫薇花而已。因為中書省叫紫微省,所以白居易這個中書令就稱之為紫微郎了。
在宮裏宿直,是不可以帶家屬的,唐代開成年間曾有一個叫張黔牟的值班時帶了女人同宿,受到降職處分。白居易獨宿宮中,不免孤單寂寞。
但不同的人,心情也大不同,晚唐宰相鄭畋《中秋月直禁苑》一詩就這樣寫:
禁署方懷忝,綸闈已再加。暫來西掖路,還整上清槎。
恍惚歸丹地,深嚴宿絳霞。幽襟聊自適,閑弄紫薇花。
“幽襟聊自適,閑弄紫薇花”,鄭畋就一副怡然自得的心態,其實想想也很簡單,鄭畋做的是宰相,大權在握,位高已極,當然值班時更有責任心和使命感,而白居易本來就對“中書舍人”這個職位不滿意,值班時當然也就一肚子鬱悶。
而南宋詩人洪谘夔的工作熱情更是比白居易強得多,《千家詩》中有《直玉堂作》一詩:
禁門深鎖寂無嘩,濃墨淋漓兩相麻。
唱徹五更天未曉,一樨月浸紫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