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章 這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嗎(2 / 2)

職場上總有那麼一些人,削尖腦袋,不擇手段,甚至動用重金去升職,其實很多時候成本根本收不回來。那麼,他為什麼會這樣做?倘若你抽絲剝筍,就會發現原來對方最關心的是一個麵子問題,希望得到周圍親朋好友的認同。其實,要得到別人的認同,自然有更多的路可以選擇。比如,你可以通過越來越高的專業水平來實現,你可以通過不斷提高道德水準來實現,你可以通過對別人舉手之勞和雪中送炭式的幫助來實現,也可以通過將自己某方麵的經驗係統化和文字化來實現,還可以通過將自己打造成某方麵的專家來實現。

也許有朋友會在這裏反駁,說你指出的這些路徑難度都很大,不太現實。如果真的這樣認為,我就無語了。悠悠萬事,哪怕是稍微被人羨慕的,做起來都有一定難度。就連看起來輕鬆愉快的打網遊,還需要過關斬將呢。假如一味害怕困難,你將丟掉整個世界。隻要是有很多人能辦到的事情,而且在你身邊都偶爾出現,就說明努力一把還是能夠實現的,最起碼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難。你感覺太難,基本是自己嚇唬自己,不逼自己一下,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就算是動用人脈升職,操作起來也是有一定難度的,費時、費錢、費心和費力,一樣都少不了。

從邏輯上來講,需求背後的需求,還是需要通過一些表層需求來加以實現,他們之間事實上是“一對多”的關係。在這些“表層需求”或者是“實現路徑”當中,有的可能比較適合你,有的可能不太適合你。但隻有找到最適合你的那條路,或者是規避掉最不適合你的那條路,終極需求最終實現的概率才會更高。當然,最為理想的狀態,還是“真正需求”、“表層需求/實現路徑”、“天賦/基礎條件”,這三者要有較高的匹配程度。隻有將這個理順了,你的理想才有可能轉化為現實。

在現實的職場當中,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去構建一個思維模式。當你在某方麵產生需求時,就要認真問問自己,究竟需要的是哪些功能和特征,內心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到此為止,你的深層次需求基本就浮出了水麵。接下來利用發散思維去琢磨一下,這種背後隱藏的需求可以通過哪些路徑來實現,選擇什麼樣的路徑對自己最現實最有利。一旦將這種意識內化到自己靈魂深處,無疑就多了一雙飛向成功殿堂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