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非常理性就是非理性(2 / 2)

做某些事情的條件是否成熟,往往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你各方麵的準備情況,另一個是所處的環境狀況,這構成了兩個非常重要的變量,它們都處於動態變化中,二者的匹配程度是有一個峰值的,但這個峰值未必就是你期望中的那個點。“作好所有準備”和“等待條件完全成熟”的想法,是建立在環境不變或者高度穩定假設基礎之上的。非常遺憾的是,環境要素不可能不發生改變,它不會靜止不動等待你持續提高與它的匹配程度。

這個就如同雙向移動打靶,等你徹底瞄準了,獵物早已跑得無影無蹤,機會跟你失之交臂。現實中你錯過了很多機會就是由此造成的,當然也是過度理性的代價。在這裏,我們應當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匹配峰值的把握”。理論上是可以恰如其分把握好這個峰值的,而在現實中,你隻能說盡量朝這個方向努力,沒有太好的方法保證你肯定能做到這一點,很大程度上這需要一種直覺或者藝術,也許這其中真的還蘊藏著什麼運氣,或許還存在著“唯手熟爾”等熟能生巧的成分。

在職場上發展,總是需要一些激情和闖勁的。隻有不斷去闖,未知領域才會慢慢轉化為已知領域。我們總需要有一些試錯,在“未知領域”有所收獲,並在此基礎上能夠實現快速成長。這裏的“未知領域”,既可以指你自己的未知領域,又可以指人類的未知領域。如果不去試錯,不去鍛煉,我們每個人可能直到現在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不會寫字,而且在任何方麵都不會有什麼成績和建樹。也許有朋友認為我舉的例子太極端了,其實在這個層麵上來講,道理都是一樣的。隻要不是致命的錯誤和太過嚴重的成本,很多方麵我們還是可以接受的。成長,總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總會伴隨著一些煩惱。

為什麼看似理性的人沒有成功,而那些非常感性的人反而成功了?這裏麵就隱藏著一個非常重要的邏輯,就是很多機會往往超出了你思維的極限,絕非你理性就能把握得了的。那些感性的人不見得比你智商高,但他們的特點就是敢闖敢碰,最終靠誤打誤撞開辟出了一個新天地。如果按照高度理性的原則,可能到現在哥倫布還發現不了新大陸。人生的很多成功,是建立在亂闖、誤打誤撞和運氣基礎之上的。當然,異常感性之人徹底失敗的概率也非常高,但畢竟個別人還是能取得令世人仰慕的巨大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