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同行如冤家”。其實並非如此。既然大家做的是同一行業,就注定是吃同一個鍋裏的飯,飯多倒無所謂,飯少了就會產生競爭。當麵臨這種情形時切莫把同行當冤家,殘酷的排擠、打壓對誰都沒有好處,鬥的結果隻能是兩敗俱傷。
商人之間,經常存在一種敏感、微妙的情緒,他們表麵上親親熱熱,假如你的生意經營得不怎麼樣,大家還可以相安無事,但是如果你比其他人強些,他們這時並不是想通過發展來超越你,而是在背後聯手,把你搞垮,這也是中國商人的悲哀。
即便是你的朋友、合夥人,有時也會被這種嫉妒心理衝昏頭腦。嫉妒,是人之常情,是自私的屬性,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具有這種嫉妒之心。在日常的交談中,“我知道某公司有了麻煩”這類的話總是比“我聽說某公司生意很旺”的話多得多,幸災樂禍的話總比唱讚歌入耳。
譬如說,你經營的飯店價高質劣服務差,顧客自然都跑到你旁邊的飯店去了。假如有那麼一天你暗中的咒罵應驗了,一場火燒了你旁邊的幾家飯店,你的生意也一定好不到哪裏去,人們寧可多走幾步,到遠一點兒的飯店。而且,過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你旁邊又重新冒起幾家飯店,你麵對的境況會與從前一樣,如果你要徹底改變現狀的話,你會發現不是消滅對手,而隻能是在提高服務和質量上找出路。
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當嫉妒進入競爭領域的時候會變得極其可怕,其危險之處是它讓我們隻想到自己好——不是通過搞好自己的生意,而是通過搞垮我們的對手。
老是希望別人倒黴的人,在生意上一定不是個行家,很難取得更大的成功。別人垮掉了,除了滿足你自己的自私欲望外,實際上你沒有得到任何好處。所以,你要搞清楚的是:你僅僅是個小生意人而已!你並沒有足夠的力量改變整個市場的格局。
經營小生意,資金少,難題多,稍有不慎,便會蝕本倒閉。因此,生意人要想維持一定的價格和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對手搏殺不是明智之舉,反而是聯合在一起,在價格、範圍等方麵達成一定的默契,才能共享其利,共存共榮,皆大歡喜。
生意人應遵循這樣一個原則:隻要是有利可圖的交易,你賺一百,別人賺一千,對於你來講也是成功的。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你不讓別人賺一千,你自己連那一百也賺不到。
胡雪岩做絲業生意的時候,同行業就有幾家已經相當有規模,而胡雪岩卻沒有忌妒,傾軋對方,而是設法和這些對手搞好關係,取得他們的幫助和信任。湖州南潯絲業“四象”之一的龐雲繒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胡雪岩為了將自己的絲業做得更大,便尋求對生絲頗為內行的龐雲繒的合作,從而在絲業市場上形成了氣候,胡雪岩也得以在華商中把持蠶絲的國際業務。
當然,與對手的合作是以利益互惠為基礎的,胡雪岩做生意得到了龐雲繒的幫助:而胡雪岩也向龐雲繒傳授了經營藥業的經驗,後來龐氏在南潯開了鎮上最大的藥店——龐滋德國藥店,與設在杭州的胡慶餘堂關係密切。
實際上,胡雪岩生意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也得益於同行“冤家”的真心合作。
作為商人,如果整天絞盡腦汁相互拚殺,最後隻能是兩敗俱傷。曾有兩間門對門的雜貨店,店主為了招攬顧客,相互展開了一場壓價大戰,把自家商店的商品價格一降再降。可是,連續的降價,反使顧客以為他們的商品是假冒偽劣品而敬而遠之了。如果我們在競爭中遇到了勁敵,而采取以下的做法可能會更好一些。
(1)顧客在你的店或廠裏沒有買到想要的商品時,你可以把他介紹到自己的競爭對手那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