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十裏清山行畫裏(1 / 3)

皇上搖了搖頭,他伸出手,因為他擔心東珠會從大石上摔下來。

東珠握住他的手並沒有跳下來,而是用力一拉,於是兩個人都站立在大石之上。

“之所以稱李園,是大明萬曆皇帝生母李太後之父武清侯李偉所建。李園方圓十裏,內有奇花異草、亭台樓閣數以萬計。園中水程十數裏,皆可通舟;山水之間,高樓聳起,平看香山,俯視玉泉。那是何等的人間勝境,而如今這座名園已然荒敗廢棄了。”東珠看著眼前的景致,娓娓道來,“今兒一來到這裏,看到了李園,就想到了李太後、萬曆皇帝,想到他們,就自然免不了要想到張居正。”

“張居正?”皇上眉角微皺,“是大明首輔張居正?”

“皇上可聽過這句‘鳳毛叢勁節,直上盡頭竿’?”東珠問。

皇上搖了搖頭。

“這是張居正在十三歲時所寫的,想他小小年紀便胸懷天下,該是何等的意氣風發。眾人都說張居正作為首輔的十年是他跋扈專權的十年。可是為何不想想,十三歲就寫下這樣詩句的他,也是在四十三歲的時候經過無數的較量與三十年的沉浮才得以入閣為相的。而這時的明王朝,內則土地兼並、流民四散,草匪禍起,國家帑藏空虛,用度匱乏;外則北方韃靼進兵中原,製造庚戌之變,南方土司爭權奪利,頻頻叛亂,又有東南倭寇騷擾沿海,民不聊生。麵對這些,隻是一味跋扈專權,怎能使得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生機?”東珠的聲音仿佛稍稍有些激動。

她是在談古論今,替輔臣們說話?皇上的目光中有一種少有的淩厲如箭的光芒,那光芒直抵東珠。如果是旁人,一定不能與之對抗,一定會立即低下頭,避開炯炯的龍目,可是東珠卻更為堅定地與他對視。

然而就在此時,天邊黑雲壓頂,說時遲,那是快,雨就這樣豪無預兆地來臨了。

眾人立即護擁著皇上與東珠到最近一處莊子避雨,這裏有幾戶種植水田的農家,見他們衣著華麗氣度不凡,便讓出自家的正房大屋,讓他們休息。女主人還給東珠拿來自家的衣裳。

換上一身藍色白花的粗布衣衫和黑布褲子,換了一個再尋常不過的辮子簡簡單單垂在胸前,東珠顯然一副農家小女兒的嬌俏模樣,皇上看了覺得甚是有趣,他自己也換了男主人的青布衣褲,此時兩人坐在炕上,相對自是有些尷尬。

東珠的身子倚在牆邊堆放被褥的炕櫃上,她秀眉微蹙,麵容稍稍有些憔悴,眼神中有一種淡淡的失落與無助,讓人十分動容。

“你,怎麼了?”皇上的語氣透著關切。

“沒什麼。”東珠側過頭去,隻把目光對著桌上那個略微顯舊的燭台。她下意識地拉了拉自己的衣裳的下擺,仿佛有些不自然。

皇上很疑惑,越發覺得東珠不同往日,有些羞澀,有些病態,更添柔美,特別是眼角處的淡然,讓人心疼得不得了。

皇上搖了搖頭,他伸出手,因為他擔心東珠會從大石上摔下來。

東珠握住他的手並沒有跳下來,而是用力一拉,於是兩個人都站立在大石之上。

“之所以稱李園,是大明萬曆皇帝生母李太後之父武清侯李偉所建。李園方圓十裏,內有奇花異草、亭台樓閣數以萬計。園中水程十數裏,皆可通舟;山水之間,高樓聳起,平看香山,俯視玉泉。那是何等的人間勝境,而如今這座名園已然荒敗廢棄了。”東珠看著眼前的景致,娓娓道來,“今兒一來到這裏,看到了李園,就想到了李太後、萬曆皇帝,想到他們,就自然免不了要想到張居正。”

“張居正?”皇上眉角微皺,“是大明首輔張居正?”

“皇上可聽過這句‘鳳毛叢勁節,直上盡頭竿’?”東珠問。

皇上搖了搖頭。

“這是張居正在十三歲時所寫的,想他小小年紀便胸懷天下,該是何等的意氣風發。眾人都說張居正作為首輔的十年是他跋扈專權的十年。可是為何不想想,十三歲就寫下這樣詩句的他,也是在四十三歲的時候經過無數的較量與三十年的沉浮才得以入閣為相的。而這時的明王朝,內則土地兼並、流民四散,草匪禍起,國家帑藏空虛,用度匱乏;外則北方韃靼進兵中原,製造庚戌之變,南方土司爭權奪利,頻頻叛亂,又有東南倭寇騷擾沿海,民不聊生。麵對這些,隻是一味跋扈專權,怎能使得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生機?”東珠的聲音仿佛稍稍有些激動。

她是在談古論今,替輔臣們說話?皇上的目光中有一種少有的淩厲如箭的光芒,那光芒直抵東珠。如果是旁人,一定不能與之對抗,一定會立即低下頭,避開炯炯的龍目,可是東珠卻更為堅定地與他對視。

然而就在此時,天邊黑雲壓頂,說時遲,那是快,雨就這樣豪無預兆地來臨了。

眾人立即護擁著皇上與東珠到最近一處莊子避雨,這裏有幾戶種植水田的農家,見他們衣著華麗氣度不凡,便讓出自家的正房大屋,讓他們休息。女主人還給東珠拿來自家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