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山路彎彎》得到中國華藝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得以出版,對於從未發表過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的我來說,無疑是一種莫大的鼓舞與激勵。我從事對台工作如果從當年擔任永定縣駐廈門辦事處主任接觸台商開始,已經二十多年。聽過、見過兩岸同胞分隔幾十年的悲歡離合的許多故事。
那些故事雖然過了半個多世紀,可至今回想起來仍然令人肝腸寸斷,淚水縱橫。於是,我又躍躍欲試寫下了這部《海峽之約》。這裏的故事僅僅是我所了解的眾多故事的非常小的一部分。中華民族手足分離是一件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我祈望廣大讀者能通過這部作品給人們的一個啟示,進一步推動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是兩岸人民世代期盼,也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無論是持何種政治觀點的人,隻要他是中國人,盡管現在台灣還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人表麵上不敢公開自己的這一觀點,或者違心地說一些與這些觀點相悖的言論。但一旦離開政治舞台,他一定會能理直氣壯娓娓道來。
因為,這是中華民族子孫應有的道德,應有的良心。
因為,這是中華文化孕育、中華民族母親哺育的必然結果。
因為,寫這部作品之前我聽過太多,看過太多兩岸幾代人在機場、在碼頭相見時肝腸寸斷、相擁而泣的場麵。隻希望這些場麵此後不要再出現在人們的耳際,不要再映入人們的眼簾。
我要衷心感謝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先生在百忙之中為本書作序,要感謝他在此以前十餘年,尤其是在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掛職期間對我的厚愛和諄諄教導。
我要感謝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林書春、市廣電局長曾碧心、鷺江出版社長笪林華對本書創作、出版過程給予的鼓勵、支持和幫助。
我要衷心感謝廈門兆美廣告公司總經理陳偉泉先生在本書錄入、編輯給予的大力支持,以及張素金、林園盧鷺、廖薇在本書錄入工作給予的幫助。
我要感謝那些為本書創作、出版給我以幫助的人們。
我要祝願這部作品早日與讀者見麵。
作者
2009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