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年青人打打鬧鬧,吵成一片。
幾個老人坐在這幫年青人中間似乎也樂此不疲,笑得滿臉的皺紋打成結。
“好啦,別鬧了。”文彬阿伯站起來,用手勢示意大家坐下。
“思文剛才的話有道理。但,聽了思文的話我倒想到一個問題,這一段你們年青人都很拚。現在,初初拚出了一個局麵。下一步幹什麼呢。”文彬老人停了停。
“下一步弄幾道菜聚一聚,總結經驗,做尾牙。”欣宜還沒有忘記剛才的話題,搶先所了一句。
“你……”承祖想拉住欣宜,製止她說下去都來不及了。
“錯了,光想吃。”文彬親昵地打了欣宜一巴掌。接著說:“下一步,你們六個人要考慮自己的事情。你們呐,不要光想自己開心,還要考慮我們想抱孫子呐。我們閑來無事,你們忍心嗎”?
“是這事。”水圳阿伯說:“我們幾個人都聽文彬阿伯的話,誰敢不聽?我說呀!你們都要考慮,必須馬上辦。當然還得有一個先後。這樣第一個辦的是思文和靜儀;第二個辦的是承祖和欣宜;接著是俊民和琳雯”。
“水圳阿伯偏心,為什麼俊民和琳雯比我們後呢?”欣宜嘟噥著似乎不服氣。
“不要沒大沒小的。欣宜,聽您水圳阿伯的,沒錯。”美林老人看來抱孫之心也是非常迫切。
老人的一席話,讓幾個年輕人沉默了。
他們低下頭,細細思考老人的話,都感到在理,論年紀都已是晚婚年齡,論事業已有良好的開端。看父母個個都是八十好幾的老人了。大凡中華文化教育成長的年青人都有接受傳統教育的習慣,聽父母的,讓父母開心。
況且,三對,六個人都對自己的選擇都有彼此的認同。
確實到了列入議事日程的時候了。
結婚這件事,思文和靜儀早已考慮,他們的打算也是正當此時。隻是一個問題他們還沒最後確定,那就是按閩南風俗,結婚那天女方還要從娘家出門,男方則到女方家去迎娶接親。現在父母都在廈門,又要橫跨廈金海峽,怎麼辦這婚事,還要一番講究,還要有一番精心的策劃。
“我聽爸爸的話,我和靜儀先辦。”思文第一個表態。“但怎麼辦,我們拿不定主意,請大家策劃、策劃。”說著,把自己把握不準的想法和盤托出。
思文的話一出口,大家麵麵相覷。
“這好辦。”俊民看見大家沉默不語,站起來說:“結婚前一天,文彬叔、靜儀、我和我爸先回金門準備。當天,思文、韻婕阿姨和你們幾個”,俊民手指了指承祖、欣宜和琳雯,“坐九點三十分第一趟班輪到金門迎親,然後我們一起乘十點三十分的班輪返回廈門。”
“婚禮在廈金輪上辦,全船的人一起為你們祝福。”欣宜唯恐落後,趕快補充。
“好創意,好辦法。”承祖第一個擁護:“那你們結婚呢”?
一時間年青人打打鬧鬧,吵成一片。
幾個老人坐在這幫年青人中間似乎也樂此不疲,笑得滿臉的皺紋打成結。
“好啦,別鬧了。”文彬阿伯站起來,用手勢示意大家坐下。
“思文剛才的話有道理。但,聽了思文的話我倒想到一個問題,這一段你們年青人都很拚。現在,初初拚出了一個局麵。下一步幹什麼呢。”文彬老人停了停。
“下一步弄幾道菜聚一聚,總結經驗,做尾牙。”欣宜還沒有忘記剛才的話題,搶先所了一句。
“你……”承祖想拉住欣宜,製止她說下去都來不及了。
“錯了,光想吃。”文彬親昵地打了欣宜一巴掌。接著說:“下一步,你們六個人要考慮自己的事情。你們呐,不要光想自己開心,還要考慮我們想抱孫子呐。我們閑來無事,你們忍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