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永遠的廈金輪(2 / 3)

“是這事。”水圳阿伯說:“我們幾個人都聽文彬阿伯的話,誰敢不聽?我說呀!你們都要考慮,必須馬上辦。當然還得有一個先後。這樣第一個辦的是思文和靜儀;第二個辦的是承祖和欣宜;接著是俊民和琳雯”。

“水圳阿伯偏心,為什麼俊民和琳雯比我們後呢?”欣宜嘟噥著似乎不服氣。

“不要沒大沒小的。欣宜,聽您水圳阿伯的,沒錯。”美林老人看來抱孫之心也是非常迫切。

老人的一席話,讓幾個年輕人沉默了。

他們低下頭,細細思考老人的話,都感到在理,論年紀都已是晚婚年齡,論事業已有良好的開端。看父母個個都是八十好幾的老人了。大凡中華文化教育成長的年青人都有接受傳統教育的習慣,聽父母的,讓父母開心。

況且,三對,六個人都對自己的選擇都有彼此的認同。

確實到了列入議事日程的時候了。

結婚這件事,思文和靜儀早已考慮,他們的打算也是正當此時。隻是一個問題他們還沒最後確定,那就是按閩南風俗,結婚那天女方還要從娘家出門,男方則到女方家去迎娶接親。現在父母都在廈門,又要橫跨廈金海峽,怎麼辦這婚事,還要一番講究,還要有一番精心的策劃。

“我聽爸爸的話,我和靜儀先辦。”思文第一個表態。“但怎麼辦,我們拿不定主意,請大家策劃、策劃。”說著,把自己把握不準的想法和盤托出。

思文的話一出口,大家麵麵相覷。

“這好辦。”俊民看見大家沉默不語,站起來說:“結婚前一天,文彬叔、靜儀、我和我爸先回金門準備。當天,思文、韻婕阿姨和你們幾個”,俊民手指了指承祖、欣宜和琳雯,“坐九點三十分第一趟班輪到金門迎親,然後我們一起乘十點三十分的班輪返回廈門。”

“婚禮在廈金輪上辦,全船的人一起為你們祝福。”欣宜唯恐落後,趕快補充。

“好創意,好辦法。”承祖第一個擁護:“那你們結婚呢”?

“我們結婚很好辦,反過來執行,不就成了嘛。”俊民解釋。

“不愧是旅遊公司老總,點子多,滿肚子都是創意。”思文肯定地說。

“那我們呢?”欣宜似乎著急了。“我回台灣,再來大陸不是來回好幾天哪”。

“你呀!更有詩意,從美林公司到休閑度假山莊,那條瀝青路,不是已經鋪完了嗎?我們組織幾個旅遊團,搞一次最有閩南風俗特點的婚禮,讓所有遊客為你們祝福。”

“簡直是太浪漫了,我擁護。”文文靜靜的靜儀此時也熱情奔放的小夥子。

“你們看呢?治國兄!”文彬老人已從臉上的表情完全讚同年青人的想法,他看見一個下午治國都沒說話,向他投去征詢的眼光。

“好!好!好!”治國老人一連用三個好字表達。

“今天是十月十八日,五天後,即十月二十五日思文和靜儀辦喜事,這一天是黃道吉日。”文彬老人用手指掐了掐,“二十八日也是黃道吉日,俊民和琳雯成婚。”“承祖和欣宜呢?”正當文彬老人邊講邊掐算。

“按照他倆個人的歲數,最好在十一月六日。”水圳老人說。

“對。十一月六日也是黃道吉日,而且與他們倆的生辰八字相合。”美林老人說。

“那就這樣定吧,孩子們,各自準備吧,我們辛苦一輩子,就指望這一天哪!”韻婕老人終於說話了。

四、五天時間很快過。

早上十點剛過,韻婕老人已帶著思文一幫年青人出現在文彬老人在金門的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