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回歸鄉野(3 / 3)

“慚愧!慚愧!老夫這些年感悟至深,看到鄉親們安居樂業,鄉村生機勃發,我也樂在其中。你們看,我這身子骨比幾年前可結實多了。”鄭萬元自我解嘲。

“鄭大人每天都在各個村裏鑽,已經把自家所有的財物都施舍給鄉親們哪!”不知是哪位鄉親表達了眾人的心聲。

“是啊!”

“是啊!鄭大人是好人,好官呀!”

“有鄭大人這樣的清官,是崇文鄉親的福份呀!”

……

一句話未落,引來了無數鄉親的讚美之聲。此時,唯有肖世民沒有吭聲,他似乎有些激動,那閃閃發亮的淚水從臉頰中往下流著。

順著清瘦的臉頰,順著那有些花白的胡子。

但是,他沒有去擦。因為,他從政大半生,總是記得,每當他下巡帶著衙役前呼後擁時,鄉親們總是唯恐躲閃不及。唯獨今天,他能置身鄉親人群當中,聽到真心話,領略著人間真情。從內心裏他佩服鄭萬元,一夜之間的巨大變化,一夜之間的脫胎換骨;他更佩服吳夲,一個初涉官場的舉人,能在官場中如此得心應手。思前想後,除感歎後生可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人民最大,百姓最大,鄉親的利益高於一切。

大家談得正在興頭上,誰也沒有顧及太陽早已西下。夜幕慢慢降臨,衙役走近肖世民耳語了一聲,他趕快提醒吳夲:“吳大人,天……”

“晚上在我家吃飯,一起住那新搭的茅屋如何?各位大人。”蘇水木把目光投向吳夲,去年他們在風雨中就在阿嬤的房子裏過了一夜。

那是在地板上坐到天亮的。

可是,前年,蘇水木搬過來了,並且把已倒塌的房子用茅草搭了起來。今年可以在客廳裏住下來,雖然沒有床,但至少有稻草作墊,上麵還可以蓋上被子。

“我可以。但肖大人,鄭大人年歲大了,睡在地上受不了那地上的潮氣。”吳夲看著肖世民,是啊!不管如何,人家已是古稀之人,他於心何忍。因此,深感為難地看著肖世民。

“不礙事,小時候我也是農家子弟出身,這大半輩子當了官,養尊處優,今晚也回憶一下童年生活。蘇先生,按照您的意思辦吧。”肖世民回答的很幹脆。

“那感情好,今晚我們三兄弟可以與鄉親們同居了。”鄭萬元難抑內心的興奮。這半年多,他確實是這樣過來的,開始不習慣,可是現在反而在家睡不習慣,天天與鄉親同食同宿,卻呼呼而睡,踏踏實實。

“好!各位鄉親,今晚大家都回去,拿出絕活,每戶做一道地道的菜或飯,大家與知府大人,吳大人和知縣大人同樂。”蘇水木很有號召力。

“好呐!”眾鄉親各自呼應了一聲,便回家備辦去了。

約莫一個鍾頭,在蘇水木家,不,嚴格地說應該是那老阿嬤的家門口,鋪開二張穀笪,各家各戶都端來一碗各自煮的飯菜,把二張穀笪都擺滿了。

炒地瓜片,拌地瓜葉;

白米飯,地瓜粥;

炒雞蛋,炒青菜;

黃色的、白色的、綠色的五彩繽紛。但均出自田間,來自農家,來自家家戶戶。

在露天,豆油燈不能點,剛點上又被風吹滅了,但鄉親們勞作了一天疲憊了,饑腸轆轆;肖世民、吳夲、鄭萬元也奔波了一天,聞到那勾人食欲的飯菜自然的清香,也已饑餓難奈。

“不要點燈了,反正月亮已經升起,大家就這麼用餐吧。”蘇水木提議:“我們以南瓜湯當酒,敬我們的父母官,敬我們的肖大人、吳大人和鄭大人。”

以南瓜湯代替美酒,這也是新鮮的不能再新鮮的事,再有詩意不可的事。於是,一撥光著膀子,穿著一條免襠褲的莊稼漢與他們的父母官放開肚皮,美美地歡聚著。

肖世民幾十年沒有看過這種情景,幾十年也沒有過這樣的食欲,他吃得特別開心,吃得特別的滿足。

遠處,一些莊戶人家的小狗偶爾發出一聲聲的叫喚,仿佛也和主人在同樂;雄雞開始第一次放鳴了,可是鄉親們仍沒有散去的意思。肖世民想站起來伸展一下老胳膊老腿,講實話七十歲的人了,與鄉親們盤腿坐在穀笪上,渾身都有些酸痛,渾身都有些疲憊。但他看到那興致正濃,興高采烈的鄉親,猶如年青了十歲、二十歲。因為,七十年的光陰,幾十年的官場生涯,每天深居衙門,出門衙役簇擁著轎子,雖然自我感覺不錯。但今天能置身這一身汗酸和泥土芬芳的鄉親們當中,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鮮,感到前所未有的親切,感到前所未有的暢快,感到鄉親們熾熱的親情在燒烤著自己。他驀然想到,以前下鄉巡視雖然威風凜凜,那些在田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鄉親,敬而遠之,視同陌路,更有甚者唯恐躲之不及。今天,自己這些官老爺就在自己中間,同吃百家飯,同在月光下嘻鬧,真是托皇上之鴻福,前無古人呀!

“呼!嚕……”大家正忘情地交談著。突然,人群中發出了呼嚕聲,這聲音很脆,很響,很亮。大家不約而同尋聲看過去。原來,鄭大人,鄭萬元已進入夢鄉。

“呃”肖世民想伸手把他推醒,老阿嬤此時卻有著少有的敏捷,她快步上前擋住了肖大人的手,充滿憐愛的說:“鄭大人辛苦了,別驚醒他。讓他早點睡吧。”

“我們就在這裏睡吧?如何?”肖世民好像人阿嬤的言語中得到某些啟示,提議說。

“好!”異口同聲,然後是熱烈的鼓掌,蘇水木從屋裏抱了二床盡管已經非常破舊,但洗得幹幹淨淨的被子,一張輕輕遞給肖世民,一張輕輕地蓋在鄭萬元的身上,那動作是那樣的輕盈,充滿著鄉親們對一位好官,清官的敬仰和尊崇。

這是閩南的初秋,海風習習,不冷也不熱,正是氣候宜人的季節。莊稼人,年青人不需要被子,大家就在這露天的穀笪上,幾十個漢子,有官有民,有年長,也有年輕的,橫七豎八,美美地享受皎潔月光下的美妙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