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2009—2019年A股Top10牛股分析(3 / 3)

公司一直由葉小平和曹曉春共同掌管,兩人是目前公司前兩大股東。葉小平持股占比24.82%,曹曉春占比8.75%,兩人是一致行動人。葉小平學醫學出身,早期有機會接觸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的管理,積累了大量經驗。前十大股東中,陸股通的香港中央結算公司是第三大股東,持股5.57%。同時也有“國家隊”入駐,持股近2%。

10年間公司股價整體趨勢震蕩上行。2015年上半年、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有較大漲幅。2015年7月22日CRO行業的史上最強整治出台,CFDA(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現更名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史上最嚴的數據核查要求,2015年下半年開始到2017年年中處於下跌階段。隨著行業核查影響減弱,同時疊加鼓勵醫藥醫療器械創新的文件出台,CRO行業邁入快速發展階段。2017年公司臨床試驗技術服務增長了73%,2017年後股價一路上行,2018年7月達到最高價,之後受疫苗造假事件影響震蕩下跌。

公司能成為大牛股的核心原因是:第一,國內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創新藥研發投入需求增長以及國外產業鏈對國內的轉移,使CRO作為上遊行業快速發展。近幾年,中國藥品創新研發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爆發格局,國家開放了國外新藥進口的速度,藥品一致性評價開展,藥企需要大量的臨床試驗技術服務,而中國的藥品創新研發幾乎從零起步,CRO臨床試驗行業需求旺盛。此外,中國藥審政策不斷與國際接軌並且審評效率提升,2017年CFDA重啟了臨床資源的審批工作,國內醫藥產業升級帶動創新浪潮,CRO行業保持著近30%的複合年增長率。醫療服務行業2009年時板塊指數僅500點,2019年年初時已經高達4400點,增長了7倍多。

第二,源於CRO行業本身的特點和優勢。國內醫藥研發處於上升期,外包服務需求旺盛,CRO國內市場仍處於開拓期,未來市場空間大;行業毛利率、淨利率都很高,公司臨床谘詢服務毛利率48.5%,臨床技術服務毛利率39%;行業內公司的償債能力都很強;行業技術壁壘高,業內企業有護城河優勢。

第三,正確布局了臨床研究相關谘詢服務。臨床谘詢業務盈利能力強,增長穩定,已經成為公司最大的利潤來源之一,連續幾年超過技術服務對業績的貢獻。

第四,通過“自建+外延並購”延伸業務鏈,形成了服務閉環,擁有臨床CRO最全產業鏈。公司起初做臨床試驗技術服務,之後進行了一係列外延並購,如收購美斯達(2009年,國內少數有能力參與到全球醫藥研發產業鏈中的CRO企業之一,有業內最高標準的業務流程)、杭州思默(2011年,提供臨床試驗中心管理服務的中心管理組織SMO,是國內最大的SMO公司之一)、方達醫藥(2014年,擁有國內領先的生物樣本分析技術)、DreamCIS Inc.(2015年,韓國本土大型CRO企業之一)、捷通泰瑞(2016年,國內醫療器械CRO龍頭,占市場份額20%)、北醫仁智(2016年,國內心血管領域領先ARO公司)等。通過外延並購,公司能夠提供數據管理、統計分析、SMO、醫學檢測、注冊申報等一體化的臨床研究相關谘詢服務,基本形成臨床CRO服務的完整閉環。目前已經建立了12個海外辦事處,向全球多中心CRO企業邁進。

第五,注重人力資本,人均產出不斷提升。公司起初付給醫院的費用在成本中占比高,後來隨著公司業務鏈延伸,公司人員擴充到近3000人,5年人員複合增速36%,人員成本高,但仍低於收入端46%的強勁增長,說明人員投入的效率較高,單位人均產出擴大。公司核心管理團隊穩定,絕大多數高管均上市前在公司任職。

第六,臨床研究優勢具備技術壁壘。公司創新藥研發能力強,共參與過100多項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是為數不多的能承擔多中心臨床試驗的本土CRO企業之一。2017年底執行的國內創新藥項目52個,超過業內平均水平。實控人葉小平曾任羅氏製藥醫學注冊部總監。

第七,擁有客戶資源優勢,服務受到客戶肯定。2017年末客戶數量為1496家,其中,國內客戶973家,國外客戶523家,全球前20大製藥商中有16家與公司有合作關係。

第八,深入布局下遊臨床資源,臨床試驗成本降低,周轉加快。下遊臨床資源是CRO公司業務開展的基石,公司在全國50個市建立了服務網點,與超過1500家臨床機構開展合作。開拓排他性臨床資源,與18家醫院共建臨床基地,床位數增加近1000張,有效緩解了BE(生物等效性)項目臨床資源短缺問題;大力推進與國內三四線城市醫院進行II–IV期臨床中心共建,培養了一批II–IV期臨床研究機構。隨著政策限製的放開,公司共建及投資的臨床資源產能逐步釋放,臨床試驗成本逐步降低,周轉加快,使公司毛利率進一步改善。

作為一家本土大型臨床試驗CRO企業,公司目前正向跨國CRO企業轉型。在中國藥審政策不斷與國際接軌的背景下,公司在國際多中心布局逐步完善,帶來增量臨床試驗訂單。另外,由於國內創新藥產業蓬勃發展、醫藥研發投入不斷增長,預計國內CRO行業未來有望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公司憑借在臨床CRO的核心競爭優勢,亦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4.片仔癀(600436)

上市時間:2003年6月16日,主板

企業性質:地方國有企業

累計收益率:1989%

年化收益率:36%

最低點:2009–01–08,4.02元

最高點:2018–05–28,129.33元

片仔癀成立於1999年,由原漳州製藥廠改製而成,是中華老字號企業,生產設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公司主營業務是醫藥(2018年年中收入結構占比90%),還有涉及日用化妝品銷售(占比9%)。醫藥核心產品為片仔癀係列中成藥,包括片仔癀、片仔癀膠囊、複方片仔癀軟膏等,主要用於護肝。公司獨家生產的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片仔癀,被譽為“國寶神藥”,傳統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非遺名錄,並被列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