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王健林:生存第一,發展第二,未來將是“剩”者為王(1 / 2)

房地產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全國房價不會普降、大降。因為房地產行業有兩個“唯一”,沒有一個行業與金融業有如此密切的關係,地產如果崩盤,就會危及金融安全;沒有一個行業有如此高的產業關聯度:房地產上下遊涉及鋼鐵、建材、裝飾、家電等40多個產業。國家決策層一定會盡最大的力量確保房價的穩定,而不是讓其大起大落。建議中小開發商別指望將手中的房子賣高價,有利潤就賣,保證現金流最重要。

——萬達集團總裁王健林

過冬關鍵詞:加大開發力度、拓延銷售方式

過冬方略:“南有萬科,北有萬達”,在業界,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話。身為“萬達之父”,王健林的開拓精神和創新精神深深影響了萬達集團,但是,人們不禁有這樣的疑問,在現在這個形勢堪憂的時刻,萬達的商道是否還能一如平常順暢地走下去?對於疑問最好的回答是行動——王健林當然不缺那三板斧。現在,好戲已經開演了。

施行資金封閉運轉降成本

在市場整體向好的情況下,萬達集團的資金可以在各個不同區域之間自由調配,因為那時候回款不好、資金匱乏的城市畢竟隻占少數,需要雪中送炭的隻是極少數區域公司,大部分都是錦上添花的。但是,當寒風來襲初冬降臨的時候,在全國市場大勢進入觀望的背景下,資金匱乏的城市越來越多。

在這個時候,如果繼續允許在不同區域之間調配資金風險就會變得很高,很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城市的牆沒補上,卻把另外一個沒有危險的城市卷入到了新的風險之中,造成更大的成本損失,導致資金鏈的最終崩潰。

所以,在房地產市場出現明顯寒冬跡象的時候,萬達集團在全國所有的項目都施行了項目資金的封閉管理,即每個項目銷售回籠的資金僅限於本地使用,而不在全國之間調配。

強姿態抄底

王健林是一個非常另類的人,在同行們因為售房量大減、房價大降而人心惶惶,巴不得把房子當燙手山芋紛紛拋售的時候,他卻反其道而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拿出了50億來購置土地、開發項目。他的觀點是“如果大家都等好時機,看準了才出手,那賺的就是一個平均利潤。隻有大風險,才有大收益”。

他對房地產市場始終保持著極好的信心。他是這樣分析的:從2008年的1~9月,全國房地產銷售額不到1.3萬億元,同比減少1萬億元。2007年全國購地投資3.1萬億元,2008年1月到10月購地投資1萬億元左右,2008年在1.5萬億元以內,投資降幅在50%以上。但是從2007年的三四季度就開始的這一輪樓市下跌實際上是綜合各種因素造成的,最大的因素是美國次貸風波。次貸風波波及全球資本市場,也導致中國股市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