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要很小心,這是肺腑之言。展望明年的經濟,通脹加上次貸危機……香港的經濟一方麵會受國際的影響,另外會受內地股市和經濟的影響。這兩個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香港畢竟是小地方。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李嘉誠
過冬關鍵詞:未雨綢繆、持盈保泰的投資策略、把握全球經濟基本麵信息
過冬方略:李嘉誠從22歲開始做生意,直到現在,已有58個年頭。世界在這半個多世紀裏發生了太多次經濟周期和政治局勢變化,如此強烈的內、外變化,他沒有一年有虧損,公司保持兩位數的利潤增長。“李超人”是怎樣做到的呢?
風險管理
李嘉誠是一個注重掌握潛在經濟風險的管理大師。他自2007年起,每次重大媒體發布會,都會叫大家謹慎投資。2007年5月,他嚴肅地提醒A股投資者,要注意泡沫風險,隨後不到半個月,A股果然暴跌;到了2007年8月,港股在“直通車”消息刺激下出現非理性飆升,李嘉誠特意向股民發出忠告,香港與內地股市均處高位,而且要留意美國次貸問題。
2008年3月27日業績發布會時,港股剛剛經過“3·17”股災,市場開始出現反彈複蘇跡象,但是李嘉誠再次堅定地呼籲香港市民,經濟風暴還沒有完結,買樓買股要量力而行;8月22日,市場充斥著內地政府將會斥資數千億元資金救市的消息,股市再次飆升,李嘉誠又一次語重心長地公開唱衰,希望股民要慎重考慮,他還直斥“利用此類消息賺錢是罪過”。
隨著9月雷曼倒閉,黑色十月股災出現,歐美出現嚴重的信貸危機,幾乎已經沒有人懷疑李嘉誠的判斷了。
他認真地強調說:“我說要很小心,這是肺腑之言。”58年經營企業卻從未有過一年虧損的李嘉誠,不但對市場風險高度戒備,而且總是慎重地應對經濟風險。
持盈保泰的投資策略
李嘉誠的旗艦公司和記黃埔(以下簡稱和黃)已經確立了“持盈保泰”策略,采取異常保守的理財手法,目前持有221億美元,其餘主要投資在最穩妥的政府債券上,股票投資僅占相當小比重。和黃管理層強調,完全沒有投資企業債券、結構性投資工具和累計期權產品。
李嘉誠早在2007年便大手筆減持手中的中資股,回籠資金至少上百億港元。從2007年李嘉誠旗下信托基金操盤記錄來看,李嘉誠減持南方航空、中遠控股以及中海集運。這三大股票算下來,李嘉誠在2007年9~12月間共套現近100億港元,避免了巨額損失。
而對於房地產主業,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不但非常注重降低負債,並且已經在2008年前6個月完成了全年的房產交易生意,從而有充足“彈藥”過冬。
一些地產經紀表示,在2008年3月,香港樓市氣氛還相當熾熱,有不少地產商在惜售,但是長實卻在當時按市場單價開售新盤,而且即使銷售反響熱烈也不加價,一口氣賣出1900多個單位,套現約100億港元,一舉成為2008年賣樓套現最多的發展商。
做實業存錢過冬
李嘉誠在資本市場很多次近乎完美的減持套現,讓人感覺他是一個資本高手,但是李嘉誠在多個場合聲稱,自己是做實業的。在2007年,麵對全民皆股的熱情,李嘉誠在接受香港媒體采訪時不無感慨地說:“我們要問香港憑什麼跟別人競爭,是否光靠炒股票等投機行為?這是絕對不對的,我們要實實在在去做事。”
赫斯基能源就是一例,李嘉誠在22年前把這個加拿大油砂能源公司收至旗下,當時由於油砂煉油技術原因,該公司一直虧損,而且國際油價長期不振,因此外界並不看好李嘉誠的投資。但是時過境遷,隨著技術提升,目前采油砂的成本一桶隻需要10美元,而國際油價在2007年飆升至150美元/桶,雖然近期油價回落,但即便按最不樂觀的50美元/桶估計,李嘉誠的赫斯基能源也是穩賺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