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話,幾名歹徒作鳥獸散,誰知還未邁步,就被蘇偉和戰士們製服。一位高個兒還不停地埋怨認識蘇偉的那個歹徒:“你還說搖了一卦,今天晚上不會碰上蘇偉,真是放屁,害得我們又栽了。”
原來,那歹徒因持刀傷人被蘇偉抓住過一次,他深知蘇偉的厲害,本以為這麼晚了不會碰上蘇偉,沒想到又撞到了他的槍口上。為了把機動中隊磨礪成處置突發事件的“利劍”、維護社會治安的“鐵拳”,蘇偉帶領官兵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一雪雨鑄警魂1998年5月13日,蘇偉帶領戰士們訓練倒功。當時,雨過初晴,訓練場上低凹處還積著幾攤雨水。隊形散開後,一名新戰士麵前剛好有一攤水,他便向右移了一步。蘇偉見狀,二話沒說,走到那位新戰士身邊,“啪”地來了一個前倒,蘇偉爬起來時,滿臉滿身都是泥水。蘇偉走到隊列前,對戰士們說:“在執行任務時,我們不可能選擇環境,隻能是環境選擇我們,我們隻有練好適應各種環境的本領,才能為戰鬥的勝利創造條件。”
戰士們深受感動,兩個小時下來,戰士們卻一個個成了泥人。蘇偉剛當中隊長那年冬的一天,一場大雪把臨夏大地罩了個嚴嚴實實。第二天早晨起床,中隊院子已鋪滿了厚厚一層積雪。按課程表安排,那天上午進行山地捕殲戰術訓練。戰士們見紛紛揚揚的大雪一直下個不停,心想課程肯定會改為室內自學或政治教育。誰知8點30分,蘇偉吹響了集合哨,訓練按計劃進行。訓練時,蘇偉將戰士們分成幾個組,一組扮演“罪犯”,一組實施追捕。訓練進行到中途,二班扮演“罪犯”的戰士麵對武警的追捕,情急之中沿一個落滿大雪的陡坡連衝帶滑溜下了山穀。追捕小組見那山又陡又滑,便從另外一條小路繞行到山下,等他們追到山底時,“罪犯”早已不知去向。蘇偉集合累得氣喘籲籲的戰士,責令他們重新演習,必須沿“罪犯”逃跑的路線實施追捕。這次戰士們緊緊咬住“罪犯”,“罪犯”滑下山坡、越過溝壑、跳過深澗,他們也滑山坡、越溝壑、跳深澗,終於將“罪犯”擒獲。
在蘇偉的帶領下,中隊官兵愛警習武的風氣也越來越濃。除參加正常訓練外,閑暇之際,中隊營區練拳擊的、練散打的隨處可見。由於每天超負荷訓練,戰士們腳上的膠鞋總是穿不到半年就破了,司務長每年都要到支隊後勤處價撥一批膠鞋發給戰士們。在臨夏市公安局,公安幹警對中隊官兵評論最多的一句話是:有中隊官兵協助我們執行任務,我們心裏更踏實了。話雖普通,卻是對中隊官兵的最高褒獎。蘇偉深知,這句話是官兵們用過硬的軍事素質換來的。為了圓滿完成“處突”任務,官兵們在訓練中每天都是汗水伴著血水流,但他們以“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拚搏精神,堅持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人人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中隊的軍事課目每年考核都名列全支隊前茅,曾數次在總隊、支隊舉辦的軍事比武中取得優異成績,先後20多次圓滿完成處置突發事件任務,為維護臨夏的社會治安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多次受到上級和地方政府的表彰獎勵。蘇偉不會忘記,他每天早晨帶領中隊官兵5公裏越野的鏡頭成了臨夏市一道亮麗的風景,曾被臨夏電視台製作成《先鋒頌》專欄節目的片頭畫麵;他帶領戰士練散打的鏡頭被一位攝影家定格到底片上,還奪得全國攝影比賽二等獎;他帶領戰士在白雪茫茫的山野練捕殲戰術的鏡頭數次被臨夏電視台和《民族報》作專題報道。他更不會忘記臨夏市一中一位女教師含著淚送給中隊官兵的歌聲。那是1999年夏,他帶領戰士們在瓢潑大雨中練軍姿,整整站了兩個小時,戰士們渾身被雨水淋透,仍一動不動。這情景被共建單位臨夏市一中的那位女教師看到,在“八一”建軍節慰問部隊那天,她向在場的所有觀眾講述了那天的所見所聞,眼含熱淚為官兵演唱了一首《你是誰》。唱著唱著,她漸漸泣不成聲,唱不下去,而周圍的觀眾卻接著演唱了下來:“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為了誰?為了秋的收獲,為了春回大雁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