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說人家不好吧。”
陸尋又瞪了她一眼,語氣竟然有些失落:“你怎麼總幫他說話。”
陳初十分不能理解他這種朋友比他先結婚生子的嫉妒心情,所以也沒法安慰他,索性不理他。他卻在身後慢悠悠地喊了一聲陳初,她猛然回頭,發現陸尋麵色嚴峻地對她說:“要不我們……”
一個海浪打來,帶著巨大的聲響和水花,淹沒了陸尋的話。
她雖然沒有聽見他說什麼,卻看到了他的口型,心幾乎要從心髒躍出來,還是裝得漫不經心:“你說什麼?剛剛浪太吵,我沒聽清。”
陸尋搖搖頭,沒有再說了。
陳初說不清是失落,還是慶幸。
那天最後是以一場雨收場的,清晨出門還陽光燦爛,雨說下就下,兩人冒著雨跑回家。
陳初覺得自己也是落荒而逃。她其實清楚地聽見陸尋對她說的每一個字,即便是無聲的,她也聽得清楚,他說的是:“陳初,要不我們也結婚吧。”
其實也幻想過無數次和心愛的人結婚的場景,轟轟烈烈轉變成柴米油鹽,像父母一樣平平淡淡卻互相關懷過一生。她本身不是酷愛浪漫的人,求婚場景也不用太華麗,但陸尋突如其來的問話,讓她有些蒙。
她下意識假裝聽不見,其實答案早已呼之欲出。
陳初並非不愛陸尋,她甚至在何婧麵前甩下豪言壯誌,不管她讚成與否,自己都要與他一起走下去,任何後果都獨自承擔,決不後悔。在他開口求婚的那一刻,陳初卻惶恐,退縮了。
在她心裏,她仍舊認為,陸尋不夠愛她。
不是不愛,隻是不夠愛,不及自己。
陸尋沒再問第二遍,讓陳初更覺他是受傅亞斯刺激,隨口說說而已,所以回去的路上一直悶悶不樂。
陸尋本就捉摸不透女孩的心思,還以為她是因為又下雨了心情不好,也就沒有再追問。
[3]
後來的時間,過得特別快。
或許是從前的路太過波折,後麵她走得尤為順暢。
她與盛娛合作的第二個劇本很快便確定拍攝,選角也是速度至極,意料之外的是唐信也得了個角色,不是男主,卻是比男主更討喜讓人心疼的男二。
開機儀式那一天,陳初終於與久違的唐信碰麵,或許是那次的不歡而散,他遠遠看到陳初並未靠近,陳初想起自己對他的誤解,也有些內疚,一時間也沒有主動打招呼,她猶豫再三最終決定上前去,卻被製片人叫住,再轉頭,唐信已經不見了。
偷拍事件在半個月前已有了回音,陸尋不知用了什麼方法從主編那套出話來,證實並非唐信所做,而是冉書瑤,大抵是為了報上一次被利用之仇。陸尋向來不喜歡別人在私底下搞小動作,特別是有損自家藝人的事,若是別人隻怕早已遭到懲罰,但冉書瑤不同,她雖聲明與華天葉天勢不兩立,但陸尋多少有所顧忌,隻找她聊了聊,這事也就過去了。
陸尋沒有隱瞞陳初,也鄭重其事地向她道歉:“我不該猜忌Aaron,挑撥你們之間的關係。”說完頓了頓,“但我還是不喜歡他。”
陳初明白,這叫同性相斥。
陳初給唐信打了電話,道了歉,也表示以後還是姐弟,但一直沒有得到回複。其實,這些話說出來,她自己也不相信,兩人已經有了隔閡,再怎麼粉飾太平,也終究回不到從前。
陳初仍舊想挽回與唐信的關係,並非他是唐樂的弟弟,而因他是自己少年時期美好的陪伴,從前的人已在時光中走散了不少,剩下來的每一個,她都珍惜。
陸尋卻是嗤之以鼻。
工作步入正軌後,陳初總是很忙,因為劇本還有些問題,時常要跟組拍攝以便修改,有時候半夜三四點還在片場,陸尋抗議過幾回:“你看你,比我還忙,以後怕是我找你都要預約了。”
陳初抱歉地表示:“這周一定空下來,把所有時間都用來陪你陸二少爺。”
這廂陳初剛許下承諾,那邊劇組就給陳初遞了消息,新劇有好幾場戲都要在山裏拍雪景,為了取景真實,現在整個劇組都要奔赴北方,至少要在山溝溝裏待上大半個月。
陳初剛和陸尋通了聲,對方當即就反對:“你去幹嗎?分鏡劇本遠程網絡連線也可以修改,不用跑到那破地方挨凍受苦。”
“哪個人不是這樣的,而且這是工作呀!”陳初道。
他慢悠悠道:“Aaron也去吧?”
陳初一下就炸了:“難道你覺得我和他會有什麼嗎?你把我當什麼人,現在是工作,你不要發散思維想太多行嗎?”
“誰給你打的電話,我去說一聲就可以了。”陸尋理所當然道,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北方現在都零下幾度,你生活在南方,受得了嗎?”
陳初覺得不滿:“陸尋,你這樣打電話過去,別人會怎麼看我。我是在和你談戀愛,但我也有我自己的工作。你是不是希望把我綁在你的褲腰帶上,哪兒也不去,這樣你就開心了?”
陸尋沒說話,但眼神和表情清楚地告訴她,就是這樣。
“我知道你沒有安全感,但你這樣讓我壓力很大。我是我,就算我和你在一起了,我還是我,我想要有自己的天與地,不想被誰庇護著,不諳世事。如果你愛我,你就應該尊重我。”
陳初話音剛落,就知道糟了,陸尋完全理解錯她的意思,默默地看了她一眼,在沙發上坐下。
這是兩人和好以來第一次起爭執。
陳初累得很,心裏也憋著氣,當即也沒有哄陸尋,自己默默地回了家。誰知這人竟沒有提出要送她,一直沒有打電話,她一氣之下,收拾好東西,讓劇組訂了機票,第二天就上了飛機。
陸尋是在她到了拍攝基地,在酒店安頓下來後才打來電話,陳初估摸著他會大發雷霆,索性掐了。
沒想到,陸尋竟然沒再打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