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 / 3)

正如Yuval Steinitz部長所言:“我們是一個小國,但我們卻變成了世界上研發和創新能力最強的國家,這背後有很多因素:除了政府出台的各項支持企業創新的政策之外,還和猶太人崇尚挑戰、喜歡冒險的傳統密不可分。我們從小的教育就是不斷向上、向更高的目標挑戰,這種氛圍是你在其他國家很難感受到的。”因此,幾乎在每一場經貿投資論壇上,以色列駐華使館都會向嘉賓發放《創業的國度》一書。

中國在宋朝時就有猶太人遷移到開封,後來還遍布全國各地。“二戰”期間,中國上海拯救了4萬多名猶太人,感恩的猶太人至今在曆史教科書上仍記錄著中國人的恩情。兩個民族在經曆了戰爭摧殘後,以色列於1948年複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成立。

希伯來大學耶路撒冷商學院的Niron教授發表了有關《以色列學術界:科技創新的孵化器》的主題講演,他講解了愛因斯坦的物理公式E=mc2的深刻含義:能量=質量×光速的平方,這也是中以合作的未來。猶太人為什麼能獲得那麼多的諾貝爾獎?這同他們重視教育、熱愛學習、擅長思考和刨根問底、凡事喜歡問為什麼有很大的關係。希伯來大學共有8位教授獲得了諾貝爾獎,由研究轉化成科技成果、收入和贏利要逾越許多鴻溝。

技術轉讓的過程較為繁瑣:先申請專利再公開發表,保證專利不被剽竊;有激勵政策和資金;清潔技術、農業和科技方麵,要找到好的商業模式;大學非常關注創新,商學院提供各種課程讓學生們學會思考,還讓他們同醫院、醫生或科學院、大公司互相了解,進行跨學科合作和項目設計,並以市場為導向組建新的創業框架和團隊。這為中國的創新創業事業提供了經驗。

來自以色列的Rewalk公司演示了機器輔助殘疾人現場走路,另外一家研究自動駕駛視覺機器人的公司則關注汽車駕駛問題,希望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隱患。“技術和創新會讓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應該以別人想不到的方式進行思考。”(愛因斯坦語)

紫牛基金合夥人張泉靈主持了“中國投資生態圈”沙龍,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同以色列經濟部理事長Amit進行了有關武術和投資的對話。郭廣昌指出,中國人形容溫州商人和寧波商人是“中國的猶太人”,我相信這是一個褒義詞。

他說:“中以經濟有巨大的互補性,中國有巨大的市場,以色列有極強的創新能力和卓越的企業家精神。我投資的許多家公司都有以色列背景和猶太背景,而且每年的增長速度很高。以色列的每個男人都要服兵役3年,具有很強的執行力;再加上猶太人的宗教信仰,使他們的身心都很健康。就仿佛中國的武術以柔克剛一樣,從而使他們在經商過程中非常靈活。中國人從來就是猶太人最好的朋友,兩國的合作潛力無窮、充滿希望。”

正如Yuval Steinitz部長所言:“我們是一個小國,但我們卻變成了世界上研發和創新能力最強的國家,這背後有很多因素:除了政府出台的各項支持企業創新的政策之外,還和猶太人崇尚挑戰、喜歡冒險的傳統密不可分。我們從小的教育就是不斷向上、向更高的目標挑戰,這種氛圍是你在其他國家很難感受到的。”因此,幾乎在每一場經貿投資論壇上,以色列駐華使館都會向嘉賓發放《創業的國度》一書。

中國在宋朝時就有猶太人遷移到開封,後來還遍布全國各地。“二戰”期間,中國上海拯救了4萬多名猶太人,感恩的猶太人至今在曆史教科書上仍記錄著中國人的恩情。兩個民族在經曆了戰爭摧殘後,以色列於1948年複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