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就是幫忙的傾向(predispositiontohelp)。你希望能夠幫助他,主要表現為“假如某某心情不好,我就應該馬上安慰他(她)”,“我會為了某某做幾乎所有的事”。我最近聽到最浪漫的故事是這樣的,一位同學去修微積分,老師讓他解題,他不會,結果從後麵傳來一張字條,寫著他的名字,把題目的答案都寫在上麵,卻不知道誰寫給他的。幫助的傾向在戀愛關係未開始或剛剛開始的人之中表現得特別明顯。你功課做不出來,我幫你;你要做問卷,我幫你散發;你吃不完的飯,我幫你吃;你上不了的課,我幫你做筆記;如此等等。
第三個就是獨占和融合(exclusivenessandabsorption)。你希望跟這個人在一起。這主要表現為“我想獨占某人”,希望他的好隻有我知道,隻有我能夠享受到,不要跟別人分享。另外一個突出表現就是“我覺得我可以告訴某人幾乎所有的事”,與他一起分享秘密,所以有很高興的事情,第一個會告訴的人,大概就是你生命中的重要關係人。
不少人對祖賓的這一理論提出質疑。有人提出,獨占性不是愛情的專利,反而在親子關係中,這種獨占性表現得更為突出。譬如,媽媽不用任何人教導,都會愛自己的小孩,卻很難去愛別人的小孩。《伊索寓言》裏麵有一個故事,獵人去打獵,烏鴉媽媽就說,你可不可以不要打我的女兒,我的小烏鴉。獵人說,你的女兒長什麼樣。烏鴉媽媽說,全森林裏麵最美的就是我的女兒。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獵人把森林裏的烏鴉都獵殺了,因為森林裏麵最醜的就是烏鴉。
還有人認為,祖賓理論中對愛情的描述也適用於友誼。朋友也可以有聯合與依賴的需要,也可以有幫忙的傾向,也可以獨占與融合。比如在一些電影裏,特別是描寫中學生的電影裏,女生會有你和我交朋友就不許與那個人交朋友的情節;男生則會有加入幫派的情節,作為這群人的朋友,就不是那群人的朋友。所以,朋友裏麵也有這種獨占性的傾向。
在探討愛情問題中,有一個問題給很多人造成了困惑,到底愛與喜歡有什麼不同?通常會產生困惑是因為你已經離開了喜歡,走到愛的地方。純粹的喜歡通常不會讓人感到困惑,你和一個人是純粹的友誼,沒什麼可困惑的;你和一個人已經是戀人,也不會困惑。正是這種“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情況下,才會困惑。Zubin對愛與喜歡的關係進行了認真的量化區分。
愛的顏色論
愛情量表(love-scale)項目
1.假如某某心情不好,我就應該馬上安慰他(她)。
2.我覺得我可以告訴某某幾乎所有的事。
第二個就是幫忙的傾向(predispositiontohelp)。你希望能夠幫助他,主要表現為“假如某某心情不好,我就應該馬上安慰他(她)”,“我會為了某某做幾乎所有的事”。我最近聽到最浪漫的故事是這樣的,一位同學去修微積分,老師讓他解題,他不會,結果從後麵傳來一張字條,寫著他的名字,把題目的答案都寫在上麵,卻不知道誰寫給他的。幫助的傾向在戀愛關係未開始或剛剛開始的人之中表現得特別明顯。你功課做不出來,我幫你;你要做問卷,我幫你散發;你吃不完的飯,我幫你吃;你上不了的課,我幫你做筆記;如此等等。
第三個就是獨占和融合(exclusivenessandabsorption)。你希望跟這個人在一起。這主要表現為“我想獨占某人”,希望他的好隻有我知道,隻有我能夠享受到,不要跟別人分享。另外一個突出表現就是“我覺得我可以告訴某人幾乎所有的事”,與他一起分享秘密,所以有很高興的事情,第一個會告訴的人,大概就是你生命中的重要關係人。
不少人對祖賓的這一理論提出質疑。有人提出,獨占性不是愛情的專利,反而在親子關係中,這種獨占性表現得更為突出。譬如,媽媽不用任何人教導,都會愛自己的小孩,卻很難去愛別人的小孩。《伊索寓言》裏麵有一個故事,獵人去打獵,烏鴉媽媽就說,你可不可以不要打我的女兒,我的小烏鴉。獵人說,你的女兒長什麼樣。烏鴉媽媽說,全森林裏麵最美的就是我的女兒。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獵人把森林裏的烏鴉都獵殺了,因為森林裏麵最醜的就是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