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在數年之中連續提拔賈似道,先是提拔為籍田令、太常丞、軍器監,後來幹脆升為大宗正丞。賈似道在這些職位上幹了些什麼呢?他早年的流氓習氣在這時才真正有了發揮之處,他聚眾賭博,出入妓院,挾妓遊冶。尤其是在西湖之上,他的遊船最大,歌妓最多,在夜間遊湖時,燈火最明處肯定是賈似道。當時還是宰相史彌遠專權,賈似道就交結史嵩之、史岩等史氏黨羽。當有人狀告賈似道過於放浪,有礙禮教道學之時,理宗就讓臨安知府史岩查勘賈似道的行跡。史岩知道賈似道的姐姐是理宗的寵妃,賈似道又與自己交好,哪裏還肯據實回報,他對理宗說:“賈似道雖有形跡不檢之處,隻不過是少年習氣,並未傷於風化。但觀其材,似可大用。”理宗聽了這些話,就放下了心。他本不欲處罰賈似道,便把他調到澧州去當知州。雖不是京官了,但品位未降,又有了實權,對於賈似道來講,未嚐不是好事。
賈似道受到理宗的特別寵信,恐怕還與理宗的寂寞心態有關。理宗是由史彌遠一手扶植起來,理宗當政以後,也曾想有所作為,但史彌遠專權幾十年,朝廷當中黨羽密布,雖然除掉了被人稱為“三凶”的史氏奸黨,但對破除史氏權力集團卻無大補益,所以,理宗當政的前半期主要被史彌遠集團所控製,在朝臣之中,很難找到一個心腹臣下。因此,理宗對於寵妃賈氏之弟,也就青睞有加,在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至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之間,賈似道由澧州知州陸續升至兩淮製置大使,並兼任淮東安撫使,知揚州,後又升為參知政事,並知樞密院事。在賈似道權力日漸上升的時候,史彌遠亡故,其子史嵩之需守父喪回家,他的黨羽也漸漸地失去了權力,但接之而來的,是董宋臣、丁大全等一幫專靠趨奉理宗的大臣當政。這些人,對外無抗金之策,對內無安國之能,隻是一味地引導理宗享樂,因而,朝廷上的正直之士為之一空,朝廷隻剩下了一個空架子,一旦金兵入侵,理宗便隻有驚慌失措了。
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二月,蒙古大汗蒙哥出兵三路,進攻南宋。南宋的邊境重鎮鄂州被圍數月,董宋臣等人竟壓住警報,不使理宗得知。後來大臣們慌了手腳,準備出逃,理宗才知有蒙古人來攻。理宗不思抗擊,反讓董宋臣、丁大全等人準備遷都逃亡,這一舉措立刻引起了正直朝臣的強烈反對。在文天祥等人的強烈要求下,理宗隻好貶逐了兩人,讓吳潛、賈似道主政。
賈似道以右丞相兼樞密使的身份帶兵出征,這是他專權誤國的開始。他邀得權力的重要法門,就是謊報戰功。
賈似道當然沒有指揮才能,更無作戰的勇氣,在移兵黃州的途中,遠遠看見一支隊伍,以為是蒙古軍襲來,賈似道嚇得抱頭歎息:“這番死了!這番死了!”等軍士報知前麵的敵人不是蒙古軍,而一小股南宋的叛軍,賈似道這才信心大增,指揮他這支占絕對優勢的軍隊趕跑了叛軍。當時,鄂州城的守衛戰打得很激烈,城中軍民死傷達一萬多人,對忽必烈的蒙古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如果堅守,蒙古人也難以輕易向南推進。但雖有軍民的猛烈抵抗,賈似道等人卻嚇破了膽,當忽必烈揚言要進攻揚州時,賈似道連忙遣使向蒙古人求和,自許了許多投降條件。但忽必烈拒絕議和,一麵加緊攻打鄂州,一麵準備進攻揚州。這使得賈似道憂恐萬狀,一籌莫展。
正在這時,進攻四川一帶的西路蒙軍戰敗,蒙古大汗蒙哥在進攻四川合州時中箭受傷,病發而死,蒙古貴族內部發生權力之爭,留在後方的王室趁機自立為大汗。忽必烈為了爭奪汗位,準備起兵北還。這時,賈似道若能趁勢追擊,一定會大獲勝利。可賈似道明知敵軍即將撤走,偏偏又主動去求和,忽必烈正欲撤兵,樂得占個大便宜,就與賈似道簽訂了議和條約,要賈似道每年輸納大量錢物,這才帶兵北還。
蒙古兵退去,昏庸虛弱的南宋小朝廷長籲了一口氣,尤其是宋理宗,真是對賈似道感激莫名。賈似道也真會做戲,首先,他在蒙古兵撤退時截殺了一百多個蒙古散騎,布置了一個宏大的勝利場麵,然後向朝廷報捷,說經過如何如何苦戰,將士如何效力用命,殺了多少敵人,等等,弄得理宗深信不疑。其次,他籠絡朝臣,既讓他們不明真相,又讓他們封鎖消息。這麼一來,賈似道就成了國家的棟梁,乃至民族英雄。自蒙古人南下以來,還沒有人能像賈似道這樣奮力擊退了蒙軍,於是,賈似道瞞天過海,樹立了威望。
賈似道的法術就是瞞和騙,他同忽必烈定的條約當然不能讓別人知道,尤其是瞞住理宗,否則,一切都要露餡了。他怕吳潛把守衛鄂州的功勞爭歸己有,也怕吳潛揭穿了他的把戲,他就以吳潛反對立趙祺為太子為名,離間吳潛和理宗、太子的關係,並誣告他在抗擊元兵時舉措不當,以至敗績。理宗就下令削去了吳潛的左丞相之職,在流放途中,賈似道密使人將他毒死,終於除去了心頭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