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曆史以成敗論英雄·體製與人才 (2)(1 / 3)

這時,忽必烈派郝經來催要賈似道許下的歲幣,賈似道連忙派人把他關押起來,並封鎖消息。賈似道采取的第三種取寵竊權的方法是大造輿論,宣傳自己。其實,隻要寡廉鮮恥,這一招往往是很有效的。他在帶兵增援鄂州之時,貪生怕死,根本不懂指揮作戰,被吳潛派往鄂州下遊的黃州時,又推推擋擋,不願到蒙古兵出沒的地方去。但一旦當權,他的劣跡立刻變成了功績,他指使幕僚,收羅“名士”,為他撰寫《福華編》,把他的“援鄂之功”吹得天花亂墜。這種做法,在當時收到了很大的效果,朝廷上下以致平民百姓都曾被他蒙騙一時。理宗甚至親寫詔書稱讚他說:“賈似道隱然殄敵,奮不顧身,吾民賴之而更生,王室有同於再造。”

趁此時機,賈似道又利用朝廷中反對董宋臣、丁大全的情緒,把專權的宦官和其他外戚權臣一一除掉。在理宗執政的後期,賈似道可以說是獨攬大權,無人可比了。

賈似道當政期間,也采取了宦官、奸佞之徒蠱惑皇帝的傳統方法,即為皇帝搜羅美女藝伎,引誘皇帝縱情享樂。宋理宗本就昏庸無才,不願理政事,這回可得了賈似道這麼一個擎天巨柱,外能禦蒙古兵,內能治百事,又能勸己享樂,真是再好不過了。理宗晚年,南宋已脆弱不堪,史書上評論這一時期的形勢是“猶如用壞膠爛紙糊起來的紙壇子,隻要用力一戳,便會碎成萬片。”理宗還算幸運,他享樂了幾十年,撒手而去,終於未做亡國之君。

理宗之後是度宗,度宗本是理宗的皇侄,因過繼為子而即位,時年二十五歲。度宗上台之後,曾一度親理政事,限製賈似道的權力,顯得幹練有為,也確實幹了幾件好事,朝野上下為之一振,覺得度宗給他們帶來了希望。然而,賈似道的權力卻受到了極大的限製,有人竟上書彈劾賈似道。他看到,如果這樣下去,自己將會有滅頂之災。於是他又開始耍弄手腕,向度宗要權了。賈似道精心設計了一個巨大的陰謀。

他先棄官隱居,然後讓自己的親信呂文德從湖北抗蒙前線假傳邊報,說是忽必烈親率大兵急攻下沱,看樣子勢不可擋,有直取南宋都城臨安之勢。度宗正欲改革弊政,勵精圖治,沒想到當頭來了這麼一棒。他立刻召集眾臣,商量出兵抗擊蒙軍之事,宋度宗萬萬沒有想到,滿朝文武竟沒有一人能提出一言半語的禦兵之策,更不用說為國家慷既赴任,領兵出征了。而這時,賈似道卻歸隱林下,悠哉遊哉地過著他的隱居生活。前線的警報傳來,數十萬蒙古鐵騎的急攻,要都城築壘防禦,這一切,使得度宗心驚肉跳,他不得不想起朝廷之中唯一的一位能抗擊蒙軍的“鄂州大捷”的英雄賈似道。他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在無可奈何之下,隻好用皇太後的麵子,請求賈似道出山。謝太後寫了手諭,派人恭恭敬敬地送給賈似道,這麼一來,賈似道放心了。他可得拿足了架子再說,先是搪塞不出,繼而又要度宗大封其官。

度宗無奈,隻好給他節度使的榮譽,尊他為太師,並封他為平章軍國重事(即首相),還加封他為魏國公。這樣,賈似道才懶洋洋地出來“為國視事”。賈似道知道警報是他令人假傳的,當然要做出慷既赴任、萬死不辭甚至胸有成竹的樣子。他向度宗要了節铖儀仗,即日出征,這真令度宗感激涕零,也令百官惶愧天地。天子的節铖儀仗一旦出去,就不能返回,除非所奉使命有了結果,這代表了皇帝的尊嚴。但賈似道出征這一天,臨安城人山人海,來看熱鬧。他為了顯示威風,居然借口當日不利於出征,令節铖儀仗返回。這真是大長了賈似道的威風,大滅了度宗的誌氣。等賈似道到“前線”逛了一圈,無事而回,度宗和朝臣見是一場虛驚,額手慶幸尚且不及,哪裏還顧得上追查是謊報還是實報。

賈似道“出征”回來,度宗便把大權交給了他,賈似道還故作姿態,再三辭讓,屢加試探要挾,後見度宗和謝太後出於真心,他才留在朝中,這時,滿朝文武大臣也爭相趨奉,把他比作是輔佐成王的周公。通過這場考驗,年輕的度宗對朝臣完全失去了信心,他至此才理解理宗為什麼要委政於賈似道。原來滿朝文武竟無一人可用,賈似道雖然奸佞,但國難當頭之際,隻有他還“忠勇當前”,敢於“挺身而出”。度宗哪裏知道,滿朝文武懦弱是真,賈似道忠勇卻是假,他不知不覺地墜入了賈似道的奸計之中。從此,度宗完全失去了治理朝政的信心和熱情,把大權往賈似道那裏一推,縱情享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