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曆史以成敗論英雄·如何與奸臣相處(1 / 1)

【引言】

在封建官場上,似乎奸臣比忠臣更多,如何與奸臣相處,也就成了為官者最頭疼的事。同流合汙吧,良心受責;阿諛逢迎吧,心有不甘;直言相抗吧,怕遭報複;即使敬而遠之,有時也不能保全自己。

其實,與奸臣相處,從庸人的角度說,並沒有萬全之策。

【事典】

李林甫是唐朝著名的奸臣,也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奸臣,他為人奸猾、嫉刻,曾經因為裴耀、張九齡等人的才能比自己更大,就想方設法地把他們排擠出朝廷。但他對待自己的親信同黨倒還有耐心。牛仙客等人與他共事達七年之久而沒有鬧翻,這在當時也算是不容易了。原因除了與李林甫一起迫害忠良、對李林甫奉承之外,也因為李林甫雖心術殘忍,倒也不是變化無常、朝秦暮楚之人,所以對順從自己的人尚能容忍。

而宋高宗時的宰相秦檜就不是這樣了。起初,見人對他有利,能為自己出力,便在二、三年內將其從小官提升到執政大臣一類的大官。比如史才,由禦史法官升至右正言,又遷升諫議大夫,直至簽書樞密院。施钜由檢正官、鄭仲熊由正言,一起升為吏部侍郎。後來施鋸又升為副相。更有甚者,宋樸開始的時候為殿中侍禦史,秦檜想盡快提拔他,竟命令禦史台申稱本台缺少檢法主簿,須某某才可擔任。於是上書奏請宋樸為侍禦史,後即拜為禦史中丞,不久又提升為簽樞。其晉升之快,真是如乘祥雲,世所罕見!

然而其上也快,其下也速。這些被秦檜提拔得如此之快的人,用不了幾個月便又被喜怒無常的秦檜罷免。隻有見風使舵、處處討秦檜歡心的楊願倒還是個例外。

楊願善於阿諛奉承,處處留心,連秦檜的飲食動作都頂禮膜拜,並悉心仿效。一次,秦檜吃飯時不小心連打噴嚏,並且大笑不止,楊願竟然特意模仿,也故意地噴飯大笑不止,連旁邊侍候的人都很看不上眼。秦檜見他能夠奉迎自己,便很喜歡他。但就是這樣,也往往不能避免被厭惡。一年以後,秦檜便開始討厭他了,並指使禦史排擠他。楊願知道後,十分害怕,他當然沒有別的辦法,就涕淚交流地去見秦檜,秦檜見狀說:“士大夫升遷和降職是常有的事,何必這樣悲傷呢?”楊願回答說:“我楊願出身微賤,能到這一步,已非常知足了。隻是受太師的再生之恩,待我超過親生父母,一旦離您而去,不知何時再能見您老人家一麵盡盡孝心呢?我正是為此而傷心!”

如果是正人君子聽了此話,會覺得十分肉麻,秦檜是個奸佞小人,他聽後,動了惻隱之心,更喜歡他了,讓他留任原職,三個月後,又任命他為宣州(今安徽宣城)的知州。

後來,參政李若穀被罷免,有人對他說:“你為什麼不學楊願大人呢?如果能學一學他,也許你會留下的。”李若穀是河北人,耿直有正義感,他聽這話,憤怒地說道:“即使打死我,也哭不出那假惺惺的眼淚。”秦檜聽說大怒,立即把他貶到了江州(今江西九江)。

秦檜有一次因病沒有上朝,朝中隻有餘堯弼受命輔佐,皇帝曾經詢問他一些機密事務,餘堯弼有些事回答不上來。後來,秦檜病愈後朝見皇上,高宗有些責備地對他說:“餘堯弼既然也參與朝政,一些機密事務也應該讓他知道。”

退朝後,秦檜拉著餘堯弼問:“前幾天皇帝都問了你一些什麼事?”餘堯弼少了個心眼,就一一告訴了他。秦檜命人把公文取來看了一遍,發現都已由餘堯弼簽閱過了。於是,他氣憤地質問道:“你既然已簽了字,為什麼又在皇帝麵前說不知道呢?是不是故意出賣我?”餘堯弼想申辯,秦檜不理。第二天,秦檜便上書皇帝,餘堯弼便被解除了職務。

段拂這個人年輕時稀裏糊塗。有一天,秦檜在殿前上奏的時間有點長,段拂沒有集中精力,便垂頭打起盹來,這當然是對皇帝的不敬,但秦檜更覺得是對自己的不敬。秦檜退下來後,他才睡醒。他既窘迫又害怕,皇帝倒沒有責怪他,還安慰他,並詢問他老家在什麼地方。

他到殿廊幕中見秦檜,秦檜閉目念佛,不理睬他,傳達官員再三提醒,秦檜才回過頭來。回到政事堂,秦檜故意找茬,窮追不舍地問他各種各樣的問題,他都回答不上來。不久便遭彈劾,說他不稱職,被貶回家了。

湯思退在樞密院的時候,皇帝問了他一些事,他的回答與秦檜當天上奏的內容有些不一致。秦檜聽完以後,對皇帝說:“陛下如果以為我彙報的不對,以後請湯思退好了。”皇帝見他這樣對待自己,也很生氣他說:“這些事我怎麼不知道,何必問他湯思退?”這樣一來,秦檜當然對湯思退有看法,並打算借機迫害他。後來正好碰到湯思退生病,才放過了他。

【評議】

在漫長的中國曆史上,奸臣當道的時間似乎很長,為禍之烈不僅僅是迫害了幾個忠臣,甚至導致了亡國滅種。因此,忠奸鬥爭便成了中國政治的一大主題,尤其成了中國傳統戲曲小說中永恒的主題。看了這些小說戲曲,我們也許會懂得如何與奸臣相處,那就是“舍身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