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這一場女學生與男老師的愛情,不過和“魯迅與許廣平”們、“翁帆與楊振寧”們並無差別而已。雖然,相比較於“翁帆、許廣平”們,柳如是隻是一枝野百合,但野百合也一樣可以擁有她自己的春天!
——柳如是的故事
事實上越是濃縮的,越是精華的。李香君雖然身材瘦弱,但人家內在的小宇宙強大啊。女人往往是這樣的,表麵上往往像哈姆雷特說的那樣——“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但哈姆雷特不知道,平時越是脆弱與平靜的事物,爆發起來越是強大與激烈,像地震、火山噴發和女人,都是這樣。
——李香君的故事
當戰亂來臨時,全家舉家逃亡,冒辟疆左手扶著母親,右手拉著蘇元芳,他實在沒手了,就回頭對董小宛說:“你自個跟上啊!”董小宛還特感動地說:“保護她倆重要,你別管我。”這哪是封建社會的小夫妻啊,這簡直就是長征途中的共產黨員嘛!
董小宛依然毫無怨言,說:“你放心吧,隻要我人在,這家我就給你看好嘍!”這也不像話,感覺就是《上甘嶺》——“人在陣地在!”
說完,冒辟疆與小宛依依惜別,留下董小宛這“南方遊擊隊”在戰火中做“留守女士”。
冒辟疆是當時“複社四公子”之一。可就算他冒辟疆是F4,你董小宛也是名滿天下的“八豔”組合啊,也不比他差到哪兒去啊!憑什麼讓他這麼對你呢?
女權主義者有一個響亮的口號,叫“男女平等”。但我以為,在婚姻與愛情中,追求所謂的平等其實是一種誤區。 從現實的層麵來看,越是追求形式上的平等,越說明本質上的不平等。從精神的層麵上看,愛情中的那種叫做“愛”的情緒本來就是共享的,因為是共享的,所以也就沒法分成某種比例。一旦要追求所謂的平等,那就說明愛情不再是共享的,而是有了裂痕的。等到雙方真的都完全平等了,那也就是兩個人該說再見的時候了。
董小宛曾說自己嫁給冒辟疆是跳出了火坑,進入了天堂。那麼不論在冒家受的是何種辛苦與艱苦,那都是天堂裏的辛苦與艱苦。所以就算讓她這個名冠一時的才女從明天開始,隻能去關心糧食與蔬菜,她也會開心地去“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董小宛的故事
夫妻不隻是生活在一起的人,而是在一起生活的人!
我想,就是這種“願生生世世為夫婦”背後的人生況味,才讓沈複這個普通的男人寫下了驚世之作《浮生六記》,也讓林語堂那個不普通的男人把芸娘當成了中國人婚姻生活裏的最高理想!這確實是最高的境界——“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完美的融合!
——芸娘的故事
被嬰寧這麼一個美麗、青春、自然的女孩兒打動也不是什麼不光彩的事兒。事實上,這樣的女孩子從你麵前走過,你要是看也不看一眼,我覺得那才真是不光彩的事兒呢!
——嬰寧的故事
要說是中國是個典型的男權社會,我還真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怎麼來解釋在中國特別突出的“妻管嚴”這一現象呢? 一種解釋大概可以套用毛主席的那句名言——“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大概中國婦女被壓迫得太過厲害,所以物極必反。
——江城的故事
所以通過小說情節看來,好像“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是一道選擇題,但其實在曹雪芹看來,那根本就是那段“激情燃燒過的歲月”的總結與歸納而已。就像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裏所說——那些活過的歲月,不容遺忘,也不容選擇!
——《紅樓夢》的故事
對於小白菜來說,楊乃武就隻是他的房東嗎?這是一個尊重她、善待她,並且還能教育她的人,在小白菜的生命裏,她一定能找出一個可以替代葛小大的人,卻一定再也找不出一個可以替代楊乃武的人。
——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故事
雖然許仙最後出家了,他心中的悔恨到底是緣於結識了白娘子還是耽誤了白娘子,我們卻不得而知。不知道雷峰塔倒掉之後,許仙還會不會重新去認識、去了解、去愛他那位美麗的白娘子呢?
人生不論朝與暮,世間惟有情難訴。雖然愛就一個字,卻難說清楚。
愛情,就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那些逝去的美麗與哀愁,都會永遠留在我們這個民族的印跡裏。
——《白蛇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