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飲用涼白開水,有預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膚病之效。尤其是早晨起床喝杯涼開水,能使肝髒解毒能力和腎髒排毒能力增強,促進新陳代謝,加強免疫功能,有助於降低血壓、預防心肌梗死。
冬季養生宜吃紅薯
紅薯營養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質、脂肪和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還有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日本科研者最近還發現,紅薯中含有抑製癌細胞生長的抗癌物質。他們在實驗中發現,濃縮四倍的白薯汁,對癌細胞增殖的抑製作用比普通白薯汁要強20%左右。他們還發現紅薯製作澱粉後的殘渣中含有抑製癌細胞增殖的物質。我們日常食用的紅薯中也含有這種抑製癌的物質。
另外,紅薯還具有多種藥用價值。紅薯含有一種特殊性能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即隻有紅薯中所含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才會有在高溫條件下也不被破壞的特殊性能。其中維生素C能明顯增強人體對感冒等數種病毒的抵抗力,而維生素E則能促進性欲,延緩衰老。
紅薯中含有豐富的鉀,能有效防止高血壓的發生和預防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紅薯含有的乳白色漿液能起到通便、活血與抑製肌肉痙攣的作用,將鮮紅薯搗爛,擠汁塗搽,便可治療濕疹、蜈蚣咬傷、帶狀皰疹等疾患。
冬季養生宜喝的飲品
早餐
一杯新鮮果汁:最好選用橙子、檸檬、葡萄、柚,如果您家裏有一台榨汁機,獼猴桃和芒果也是不錯的選擇。以上水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增強免疫功能),讓您免受冬季病菌的感染(比如流感)。
如果是去商店購買,則要認準標有“保證維生素含量”的果汁,這類果汁保證了和水果相當的維生素含量,有些果汁還含有礦物鹽(鈣、鎂、鉀)。注意購買注明“不添加糖分”的純果汁。
早十點
咖啡或茶:咖啡和茶分別含有咖啡因和茶堿,這些物質有助於集中精力,保持清醒。多喝一些可以讓您保持頭腦清醒,但是不要喝很多,以免刺激神經。建議下午5點以後不要再飲用,尤其是睡眠淺的人。
午餐
水:為了補充流失的水分,避免腎髒疲勞,每天至少需要飲用1.5升水。可以分多次少量飲用,還可以通過含水豐富的食品攝入。此外,水不含熱能,它應該成為您午餐的主要飲品!由於礦物質也是機體正常運轉必不可少的元素,可以選擇喝天然礦泉水來補充礦物質。
下午茶
熱巧克力的空間:這是一個喝牛奶、補充鈣質的好機會!如果希望利用可可的功效(緩解壓力,補充鐵、鎂和鉀),可以選用無糖可可粉,然後根據自己的口味加糖衝調。有些巧克力粉還含有麥芽或穀類成分,它們會帶來一點兒糖分及碳水化合物。
晚餐
濃湯:家常濃湯更容易讓全家人攝入更多的蔬菜。濃湯裏煮熟的蔬菜可以讓您全麵吸收其中水溶的無機鹽(鐵、鎂和鉀)和維生素。濃湯對於保持身材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是由於它含有豐富的纖維,很容易造成吃飽的感覺,熱能含量卻不高。把各種蔬菜混合在一起能夠在改換口味之餘平添許多樂趣。
睡前
一杯花果茶:晚間喝一杯花果茶有雙重功效,補充水分和吸收植物富含的營養。菊花茶、玫瑰、橙花……是幾種有鎮定功效的植物,有助於放鬆和入眠。此外,馬鞭草、薄荷、綠茴香等可以促進消化。不管怎樣,睡前喝水都是很重要的,可以讓機體在夜間有效地補充水分。
冬季進食禦寒有“五宜”
宜多食禦寒食物
在寒冷的冬季,往往使人覺得因寒冷而不適,而且有些人由於體內陽氣虛弱而特別怕冷。因此,在冬季要適當用具有禦寒功效的食物進行溫補和調養,以溫養全身組織,增強體質,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防寒的能力,維持機體組織正常功能,抗拒外邪,減少疾病的發生。祖國醫學認為,在冬季應吃性溫熱禦寒並補益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甲魚、麻雀、蝦、鴿、鵪鶉、海參、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宜增加產熱營養素
由於冬季氣候寒冷,機體每天為適應外界寒冷環境,消耗能量相應增多,因而要增加產熱營養素的攝入量。產熱營養素主要指蛋白質、脂肪、碳水合化物等,因而要多吃富含這三大營養素的食物,尤其是要相對增加一些脂肪的攝入量,如在吃葷菜時適量放入一點點肥肉,在炒菜時多放些烹調油等。
宜補充蛋氨酸
蛋氨酸可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係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寒冷的氣候使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謝加快,而合成肌酸、脂酸及人體內氧化所釋放出的熱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製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宜補充維生素
由於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產熱加強,機體維生素代謝也發生明顯變化。應增加攝入維生素A,以增強人體的耐寒能力。增加對維生素C的攝入量,以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髒、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食物,維生素C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