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我的名字叫李煜(1 / 3)

這兩件事就是吳越的立國之本,雖然是任務,但也是保障,這讓錢鏐的子孫在兩浙溫暖富饒的大地幸福地生活了多年,直到第五位國王錢俶為止。

任務變了,趙匡胤在開寶七年(公元974年)七月通知錢俶,別再牽製了,直接出兵配合我攻打南唐。接到命令,錢俶沉默了,吳越全國卻突然間沸騰。打南唐,解恨,這麼多年有多少吳越人死在南唐人的手裏,正好借宋朝來複仇!

官場裏的意見截然相反。

吳越宰相沈虎子憂心忡忡地找到了錢俶——陛下,南唐是我們的仇人不假,可它也擋著宋朝,一旦它垮了,我們怎麼辦?

錢俶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吳越一如既往,聽命宋朝,無論什麼命令,都無條件答應。

沈虎子愕然,進而大怒,這般懦弱!無法理解!吳越雖小,難道沒有兵嗎?南唐還那麼大,難道不能聯合嗎?宋朝又怎樣,自古以來中原北方的大國有多少次是在長江邊上一敗塗地,不得不和南方小國劃江而治的?怎麼能連抵抗的念頭都沒有,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看見就認輸?!

錢俶沒生氣,反而向他笑了笑,像是有很多話想說,最後隻是輕描淡寫地告訴宰相大人,你被撤職了,回家去吧。之後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錢俶是一個比李煜還要怯懦萎靡的亡國君主,連稍微抵抗的勇氣都沒有,而且還給奪國的敵人去扛刀!

錢俶一點都不在乎。他安穩地坐在自己的王宮裏,臉上帶著些許複雜但相當安逸的笑容。

曆史證明,或許他沒有李煜那麼聰明,更加沒有李煜的才氣,但是他清醒。沈虎子看到了一般百姓所看不到的局勢,而他看到的,比他們都深遠。

也許他真的應該反問他那位愛國的宰相一句——如果我現在反宋聯唐,你信不信趙匡胤會先來打我?到那時你覺得南唐能發兵來救我嗎?能嗎?!

人生不過是一場生意,人人都得為自己,難道不是嗎?

趙匡胤邀請李煜去開封,參與某次國家慶典。李煜請了病假。趙匡胤生氣之餘,提了一個新要求,要李煜馬上派人護送南唐境內一家姓樊的人到開封來,全家老小必須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出事。

李煜摸不著頭腦,他剛剛拒絕過趙匡胤,心驚膽戰,正想著怎樣討好,何況根據調查這家姓樊的極其普通,最有出息的是個叫樊若水的落地舉人。那就送吧,無足為惜。

南唐照辦。

後來李煜後悔得想跳江,但是當時他和他所有的南唐臣子都弄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久,宋朝派來了一個叫盧多遜的使者,人很和氣,對李煜也不像別的使者那樣侮慢刻薄,他們很談得來。在臨別時,這位盧使者突然說——朝廷正在重修天下方誌,史館中獨缺江南諸州的,能每州都給一本,讓我帶回去嗎?

小事一件,李煜想都沒想,就立即命令手下連夜抄寫趕工,務必要趕在第二天早晨以前送到江邊,以免耽誤宋朝使臣開船。

這兩件事就是吳越的立國之本,雖然是任務,但也是保障,這讓錢鏐的子孫在兩浙溫暖富饒的大地幸福地生活了多年,直到第五位國王錢俶為止。

任務變了,趙匡胤在開寶七年(公元974年)七月通知錢俶,別再牽製了,直接出兵配合我攻打南唐。接到命令,錢俶沉默了,吳越全國卻突然間沸騰。打南唐,解恨,這麼多年有多少吳越人死在南唐人的手裏,正好借宋朝來複仇!

官場裏的意見截然相反。

吳越宰相沈虎子憂心忡忡地找到了錢俶——陛下,南唐是我們的仇人不假,可它也擋著宋朝,一旦它垮了,我們怎麼辦?

錢俶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吳越一如既往,聽命宋朝,無論什麼命令,都無條件答應。

沈虎子愕然,進而大怒,這般懦弱!無法理解!吳越雖小,難道沒有兵嗎?南唐還那麼大,難道不能聯合嗎?宋朝又怎樣,自古以來中原北方的大國有多少次是在長江邊上一敗塗地,不得不和南方小國劃江而治的?怎麼能連抵抗的念頭都沒有,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看見就認輸?!

錢俶沒生氣,反而向他笑了笑,像是有很多話想說,最後隻是輕描淡寫地告訴宰相大人,你被撤職了,回家去吧。之後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錢俶是一個比李煜還要怯懦萎靡的亡國君主,連稍微抵抗的勇氣都沒有,而且還給奪國的敵人去扛刀!

錢俶一點都不在乎。他安穩地坐在自己的王宮裏,臉上帶著些許複雜但相當安逸的笑容。

曆史證明,或許他沒有李煜那麼聰明,更加沒有李煜的才氣,但是他清醒。沈虎子看到了一般百姓所看不到的局勢,而他看到的,比他們都深遠。

也許他真的應該反問他那位愛國的宰相一句——如果我現在反宋聯唐,你信不信趙匡胤會先來打我?到那時你覺得南唐能發兵來救我嗎?能嗎?!

人生不過是一場生意,人人都得為自己,難道不是嗎?

趙匡胤邀請李煜去開封,參與某次國家慶典。李煜請了病假。趙匡胤生氣之餘,提了一個新要求,要李煜馬上派人護送南唐境內一家姓樊的人到開封來,全家老小必須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出事。

李煜摸不著頭腦,他剛剛拒絕過趙匡胤,心驚膽戰,正想著怎樣討好,何況根據調查這家姓樊的極其普通,最有出息的是個叫樊若水的落地舉人。那就送吧,無足為惜。

南唐照辦。

後來李煜後悔得想跳江,但是當時他和他所有的南唐臣子都弄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久,宋朝派來了一個叫盧多遜的使者,人很和氣,對李煜也不像別的使者那樣侮慢刻薄,他們很談得來。在臨別時,這位盧使者突然說——朝廷正在重修天下方誌,史館中獨缺江南諸州的,能每州都給一本,讓我帶回去嗎?

小事一件,李煜想都沒想,就立即命令手下連夜抄寫趕工,務必要趕在第二天早晨以前送到江邊,以免耽誤宋朝使臣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