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勝利者的規矩(1 / 3)

但是,什麼事都有個度。你可以隨便玩女人,但是不要想著隨便去玩趙匡胤。孟昶本著連柴榮都可以隨便搞一下的決心和魄力,那麼小弟弟趙匡胤又算得了什麼呢?

話說自古有蜀就有後主,有後主就有諸葛亮。孟昶的諸葛亮叫王昭遠,兩人從小一起長大,數十年如一日,親密無間,好到了孟昶的國庫就是王家的倉庫,可以隨便拿。

王昭遠要做真正的諸葛亮,出川北伐,平定天下!

進兵的具體步驟是先聯絡好北漢,命令它南下,我們後蜀趁機出黃花穀、子午穀(西安南一百裏處),中原表裏受敵,那麼關右之地就都是我們的了。

王大樞密使急不可耐,派出了他的樞密院大程官孫遇以及興州軍校趙彥超、楊蠲等人,帶著寫好的蠟丸密信去見北漢的皇帝,“令”其出兵,一起攻打宋朝。

遺憾的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他們君臣間那麼偉大的幻想式的激情,尤其是趙彥超。這人在半路上拐了個彎,把孫遇、楊蠲連同蠟丸密信都交給了大宋皇帝趙匡胤——或許是他覺得千辛萬苦像做賊似的偷渡整個宋朝國境,把信送給北漢皇帝,倒不如直接做賊,把後蜀皇帝和北漢皇帝一起賣給大宋皇帝來得好。

趙匡胤的煩惱不見了,他仰天大笑——吾西討有名矣!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二日,趙匡胤以後蜀皇帝孟昶勾結北漢共謀犯宋為由,發兵近六萬,分北、東兩路合進收川。北路以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為西川行營鳳州路都部署,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崔彥進為副都部署,樞密副使王仁贍為都監,統率禁軍步騎兩萬、諸州兵士萬餘,自鳳州(今陝西鳳縣東)沿嘉陵江南下。

東路,以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劉光義為西川行營歸州路副都部署,樞密承旨曹彬為都監,統領步騎兩萬,自歸州溯長江西上。

兩軍分進合擊,約期會兵合攻成都。

與此同時,趙匡胤再次顯示了他的寬廣無私、博愛仁慈、天下為公、我為人人的巨大胸懷,他命令從即日起,就在開封城右掖門外南臨汴水的黃金地段,修建一座有五百間獨立房屋的河畔豪宅,裏邊日常用具要一應俱全,要做到房主一到,就可以立即投入使用。

他命令王全斌和劉光義為他帶個信給孟昶,這就是他為孟昶同誌準備的新家,雖然倉促,但是非常有誠意。等你啊,都給你準備好了,預祝你喬遷大喜、居住愉快。

一個問題,四川怎麼會被人攻陷呢?尤其是從東、從北向西攻。要知道,在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的二月以前,也就是川陝公路全線通車以前,中原內陸入蜀的道路隻有三條:一、金牛道,即眾所周知的“劍門蜀道”;二、陰平道;三、米倉道。沒一條道能讓進川的人舒服,何況是頂著槍林彈雨往裏攻。

米倉道,是因為它要翻越米倉山而得名,那根本不是人走的路,比陰平道更糟糕,行軍打仗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陰平小道,其實那是三國時的鄧艾在自尋死路。別說是從陰平道上滾下來九死一生,就此斷了回頭路,沒摔死的幾千個滿頭大包的大兵連匹馬都沒有,還打什麼仗?

但是,什麼事都有個度。你可以隨便玩女人,但是不要想著隨便去玩趙匡胤。孟昶本著連柴榮都可以隨便搞一下的決心和魄力,那麼小弟弟趙匡胤又算得了什麼呢?

話說自古有蜀就有後主,有後主就有諸葛亮。孟昶的諸葛亮叫王昭遠,兩人從小一起長大,數十年如一日,親密無間,好到了孟昶的國庫就是王家的倉庫,可以隨便拿。

王昭遠要做真正的諸葛亮,出川北伐,平定天下!

進兵的具體步驟是先聯絡好北漢,命令它南下,我們後蜀趁機出黃花穀、子午穀(西安南一百裏處),中原表裏受敵,那麼關右之地就都是我們的了。

王大樞密使急不可耐,派出了他的樞密院大程官孫遇以及興州軍校趙彥超、楊蠲等人,帶著寫好的蠟丸密信去見北漢的皇帝,“令”其出兵,一起攻打宋朝。

遺憾的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他們君臣間那麼偉大的幻想式的激情,尤其是趙彥超。這人在半路上拐了個彎,把孫遇、楊蠲連同蠟丸密信都交給了大宋皇帝趙匡胤——或許是他覺得千辛萬苦像做賊似的偷渡整個宋朝國境,把信送給北漢皇帝,倒不如直接做賊,把後蜀皇帝和北漢皇帝一起賣給大宋皇帝來得好。

趙匡胤的煩惱不見了,他仰天大笑——吾西討有名矣!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二日,趙匡胤以後蜀皇帝孟昶勾結北漢共謀犯宋為由,發兵近六萬,分北、東兩路合進收川。北路以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為西川行營鳳州路都部署,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崔彥進為副都部署,樞密副使王仁贍為都監,統率禁軍步騎兩萬、諸州兵士萬餘,自鳳州(今陝西鳳縣東)沿嘉陵江南下。

東路,以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劉光義為西川行營歸州路副都部署,樞密承旨曹彬為都監,統領步騎兩萬,自歸州溯長江西上。

兩軍分進合擊,約期會兵合攻成都。

與此同時,趙匡胤再次顯示了他的寬廣無私、博愛仁慈、天下為公、我為人人的巨大胸懷,他命令從即日起,就在開封城右掖門外南臨汴水的黃金地段,修建一座有五百間獨立房屋的河畔豪宅,裏邊日常用具要一應俱全,要做到房主一到,就可以立即投入使用。

他命令王全斌和劉光義為他帶個信給孟昶,這就是他為孟昶同誌準備的新家,雖然倉促,但是非常有誠意。等你啊,都給你準備好了,預祝你喬遷大喜、居住愉快。

一個問題,四川怎麼會被人攻陷呢?尤其是從東、從北向西攻。要知道,在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的二月以前,也就是川陝公路全線通車以前,中原內陸入蜀的道路隻有三條:一、金牛道,即眾所周知的“劍門蜀道”;二、陰平道;三、米倉道。沒一條道能讓進川的人舒服,何況是頂著槍林彈雨往裏攻。

米倉道,是因為它要翻越米倉山而得名,那根本不是人走的路,比陰平道更糟糕,行軍打仗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陰平小道,其實那是三國時的鄧艾在自尋死路。別說是從陰平道上滾下來九死一生,就此斷了回頭路,沒摔死的幾千個滿頭大包的大兵連匹馬都沒有,還打什麼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