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某些不可理喻的人已經束手無策,無奈之餘隻得說一聲“我不生氣”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要掌握一些技巧來正確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呢?我想你肯定有這個願望,那麼你又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意願呢?
培養說話技巧,在不傷害他人自尊心的情況下,而能達到你心目中的效果,何樂而不為?一個人在憤怒的時候,他的言行大多數會犯錯,無論何時何地,你必須切記這一點。
牛津大學的威廉弗沙博士,是當今知名的心理學家,他說:“你有什麼需要,不妨大膽提出。如果對方做了些你不喜歡的事情,告訴他,若你覺得很生氣,須保持冷靜。”不要讓他人剝奪你的權利,是保護自己權益的先決條件,懷著正確的人生觀,才有實力與衝勁幹一番大事業。
(4)堅持原則,厭事尊人。
交往中免不了會遇到這樣的人物,他當麵奉承你,轉過身去卻嗤之以鼻;他為了取得你的好感,事先就送上一兩下掌聲;為了取得你的“庇護”,他整天低聲下氣地圍著你打轉;他對你心懷不滿,但當麵總是笑臉,背後到處撥弄是非。這類人物,有著兩張臉皮,有著雙重人格,與這樣的人打交道,你必然會感到艱難。
的確,有些人就是這樣的圓滑,世故,八麵玲瓏,喜愛耍弄手腕,甚至是吹牛拍馬,兩麵三刀,有事沒事就放兩支冷箭。對此類行為若處理失當,很可能會使交往“觸礁”。
我們都會期待著比較純潔的交往關係,而你一旦發現遇上了諸如圓滑、世故、兩麵三刀之類的“暗礁”,又怎麼可能立即撕破臉皮,跟人斷交呢?所以,僅僅對此類行為厭惡,回避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這類交往對象有一個比較深的了解。
一般說來,比較圓滑、世故的人,甚至包括那些吹牛拍馬,兩麵三刀的人,都是一些善於保護自己的人。他們對自己看得比別人要重得多,所以在交往過程中穿上了重重的鎧甲。其實,善於保護自己並不是什麼錯,問題是把交往對象全都變成了防範對象,算計對象,所采用的保護手段又違背了真誠友善、坦誠相見的道德規範,就會使自我保護變成了損害正常交往關係的行為。
我們可以厭惡這種行為,但不必厭惡行為者本人。具體說來,我們在反對不正派行為的時候,不要去傷害人家的自尊心。不要損害他們如此費心地保護著的那個“自己”。比方說,他為了贏得廉價的喝彩聲才對你奉上掌聲時,你不妨先冷靜下來,真誠地向他申明,在需要得到人家的支持這一點上,你們是一致的。但是。要想真正獲得別人的支持和讚美,要靠自己的真才實學,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在他為尋求“庇護”才圍著你打轉時,你也不妨幫助他認清自己的力量,鼓勵他培養獨立的人格,走自己的路,切不可簡單地拒絕所謂肉麻的奉承。簡單拒絕隻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加速你“觸礁”的進程。鼓勵他的自尊心,幫助他建立起獨立的人格,幫助他完成真正自我保護,滿足他的要求,你會得到他的真誠“掌聲”。
不要做被討厭的人
人緣不好者往往有一個毛病,自以為是,瞧不起別人,看人總是斜眼睛,回答問話時往往顯出不耐煩的神情;即使在求教別人時,也愛擺出一副似乎胸有成竹的架勢,好像在考考人家。這些表現,雖然並非完全是有意識的,卻必然會引別人的反感。在生活中中,以下幾種人是最容易招人反感與討厭的:
泄露秘密者
所謂秘密,當然就帶著些不可告人或不願公之於眾的隱情,基於對好友的信任,或是為了表明自己對好友的信任,才會將私密全盤托出。如果在別人口中聽到了自己的私密曝光,不用問,叛徒隻有一個。被出賣的人一定懊惱曾經付出的友誼和信任。如果秘密中牽涉到第三方,更會使事情一發而不可收。所以,不論是善意或惡意的泄露秘密,都是辦公室友情的大忌。
獨自升職者
如果你比好友先升職,恐怕這段友誼很快就變調,因為兩人的地位不平等,加上心理上微妙的競爭和比較,酸溜溜的滋味很快彌漫開來,因為不安全感而發酵出的自卑也將作怪。當然,不會有人因為顧及好友的心情而放棄升職機會,但如果發生了,記得體諒對方的心情,做出適當反應,並盡可能加以寬慰舒解。
帥哥當前者
對於女性來說,條件好的男人是好友間最嚴厲的考驗,如果帥哥對好友間的其中一人表示好感,很難不造成傷害。萬一兩人喜歡上同一個男人,那簡直就宣布了情誼的決裂。最好獨立處理情感生活,在愛情基礎尚未穩固前,即使最親密的朋友,也不要拖著一起去約會那個未明確關係的男人。不要對愛試探,也不要貪圖勝利的感覺。
飛短流長者
如果你極其熱衷於傳播一些低級趣味的流言,至少你不要指望旁人同樣熱衷於傾聽。那些“道不同不足為謀”的同事遲早會對你唯恐避之不及。即使你憑借各種小道消息一時成為茶水房裏的紅人,但對一個口無遮攔的饒舌者,永遠沒有人會待你以真心。
毒氣攻心者
牢騷滿腹、怒氣衝天,這些就是“播毒者”們最顯著的特征。盡管偶爾一些“推心置腹”的訴苦能多少構築出一種“辦公室友誼”的假象,但喋喋不休的抱怨會讓身邊的人苦不堪言。也許你把訴苦看成開誠布公的一種方式,但訴苦訴到盡頭便會升華成憤怒。人們會奇怪既然你對現狀如此不滿,為何不幹脆換個環境,遠走高飛。
巴結老板者
如果好友之一喜好巴結老板,向老板爭寵,通常會引起另一方看不慣而影響感情。如果真需要巴結,就兩人相約去巴結,不要私下做一些小動作,讓對方懷疑你對友誼的忠誠度,甚至懷疑你的人格,同時也擔心平常對老板的抱怨會被你出賣,借著獻情報而爬上高階。辦公室中最有益身心的運動之一,就是共同在背後批評老板,許多同僚都是因為“共同敵人”而衍生的革命感情,如果被發現你偷偷當了耳目,友情從此完蛋。
公私不分者
“公事公辦”也是友情的殺手之一。也許一方想:我們這麼要好,何必對我要求這麼嚴格?即使出了事,也該罩著我才是。但另一方卻想:明知我們這麼要好,就不該為難我,把事情做好讓我對上麵交代,不該老出一些情況害死我!如此無法達成共識,將會造成許多不便和傷害,尤其在公務上出現差錯,相互責怪的情形將導致傷害,而當中一方因此承受公司的懲罰時,這段友情再也無法挽回。建議辦公室好友們先找個時間將界線劃清,公私分明,而非一味在心裏嘀咕著:他怎會這樣做?
伸手要錢者
隨便向朋友開口借錢隻能引發朋友間的衝突。開了口卻借不到錢的,會埋怨對方不夠意思,覺得平常那麼好,原來都隻是表麵功夫。被借了錢的會覺得友誼出現了雜質,還要擔心是否有去無回。若未能如期還錢,被欠錢的可能會引起反感:都這麼熟了,竟然跟我來這一招,太過分了!欠錢的也會不滿:這種情形又不是如我所願,朋友就是患難見真情,如果有一天你像我一樣倒黴,難道不希望我伸手相援?
人際交往要有所保留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如何做以及其中包含的心理學的道理未必都知道。留有餘地,好事不應一次做盡,這也許是平衡人際關係的重要準則。
在鄉下,鄉親們對於給過他們幫助的人總是好酒好肉的招待,好酒好肉是他們能拿出的最好的東西,隻有拿最好的東西才能回報別人的幫助。也隻有這樣,在下一次有求於人時他們才會覺得自己不欠別人的,才不會心有愧疚。假如別人不接受他們的招待,那麼鄉親們也許再也不會求助於他。這是淳樸的本心,但也的確是正確的交往之道。所以,如果你想幫助別人,而且想和別人維持長久的關係,那麼不妨適當地給別人一個機會,讓別人有所回報。不至於因為內心的壓力而疏遠了雙方的關係。
留有餘地,適當地保持距離,因為彼此心靈都需要一點空間。而“過度投資”,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就會讓對方的心靈窒息。對於此,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不要耳語。耳語是被視為不信任在場人士所采取的防範措施,在大庭廣眾之下與同伴耳語是很不禮貌的事。
不要失聲大笑。無論聽到什麼“驚天動地”的趣事,在社交宴會也得要保持儀態,最多報以燦爛笑容。
不要滔滔不絕。在宴會中若有人對你攀談,要保持落落大方,簡單回答幾句足矣。切忌向人彙報自己的身世,或向對方詳加打探,這樣很容易把人家嚇跑,或被視作長舌婦。
不要說長道短。在社交場合說長道短,揭人隱私。必定會惹人反感,讓人“敬而遠之”。
不要大煞風景。參加社交宴會,別人期望見到的是一張可愛的笑臉,即使是情緒低落,表麵上也要笑容可掬,周旋於當時的環境之中。
不要木訥肅然。麵對初相識的陌生人,可以交談幾句無關緊要的話,切忌坐著閉口不語,一臉肅穆表情。
不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塗脂抹粉。如果需要補妝,最好到洗手間或附近的化妝間去。
不要忸怩忐忑。假如發覺有人在注視你,特別是異性,要表現得從容鎮靜。若對方曾與你有過一麵之緣,可以自然地打個招呼。若對方與你素未謀麵,不必忸怩忐忑或怒視對方。可以巧妙地離開他的視線範圍。
人緣不好者往往有一個毛病,自以為是,不大瞧得起別人;看人總是斜眼睛;回答問話時往往顯出不耐煩的神情;即使在求教別人時,也愛擺出一副似乎胸有成竹的架勢,好像在考考人家。這些表現,雖然並非完全是有意識的,卻必然會引別人的反感。心胸狹窄,妒忌心重,是人緣不好的重要因素。能力比他強的,他不服氣;受領導器重的,他不順眼;別人相互關係密切,他則悻悻然;甚至連誰講了一句精妙的俏皮話,他也會若有所失。這就在無形之中與別人之間構築了一道厚厚的屏障。
人緣不好者不妨對照一下,自己是否也有類似情況。學一點社會心理學,對處理好人際關係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人際關係,會帶來愉快的情緒,有益於工作,生活。
與同事相處的小技巧
朋友,你遇到過這種困惑嗎?老板對你印象不錯,你自己的能力也不差,但卻總遲遲達不到成功的頂峰,甚至常常感到工作不順心,仿佛時時處處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暗中扯你的後腿。提醒你一句,一定是你與同事的關係上出了什麼毛病!
同事之間存在競爭的利害關係。在一些合資公司,特別是外資公司裏,追求工作成績,希望贏得老板的好感,獲得升遷,以及其他種種利害衝突,使得同事間天然地存在著一種競爭關係。而這種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又不是一種單純的真刀實槍的實力較量,而是摻雜了個人感情、好惡、與老板的關係等複雜因素。它是一種變形的、扭曲的“世界級運動會”,其中有多種可能影響成績的因素:服用興奮劑,裁判不能秉公執法,以及偷跑、搶跑等情況。表麵上大家同心同德,平平安安,和和氣氣,內心裏卻可能各打各的算盤。利害關係導致同事之間也可能同舟共濟,也可能各想各自的心事,因此關係免不了緊張。
同事之間雞毛蒜皮的紛爭多。既為同事,幾乎天天在一起工作,低頭不見抬頭見,彼此之間會有各種各樣雞毛蒜皮的事情發生。各人的性格、脾氣稟性、優點和缺點也暴露得比較明顯。尤其每個人行為上的缺點和性格上的弱點暴露得多了。會引發出各種各樣的瓜葛,衝突。這種瓜葛和衝突有些是表麵的,有些是背地裏的,有些是隱蔽的,有些是表現於外的,有些則是潛伏的。種種的不愉快交織在一起,便會引起各種矛盾。
同事之間,彼此年齡不同,同事關係也是多樣的。熱情、友好、大方、滿懷善意,你得到的將是理解,信任和友誼。相反,冷淡、自私、小氣、算計他人,則會招致別人的反感、懷疑和戒備。
有兩種態度容易損害同事關係:一種是待人刻薄,還有一種是處心積慮地算計他人。一個單位裏,這樣的人越多,則人際關係越複雜,“內耗”越嚴重,工作效率越低。相反。大家都集中精力幹工作,不過多地關注別人的缺點,人際關係就會比較正常、簡單,工作效率就會提高。“多琢磨事,少琢磨人”,確是處理好同事關係的一條原則。
在競爭愈演愈烈的社會中,同事之間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或明或暗的競爭,表麵上可能相處得很好,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有的人總想讓對方工作出錯,自己有機可乘,得到老板的特別賞識。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係教授羅亞博士認為: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條件成為老板,但必須要懂得一些待人處事的技巧,以下是教授的建議:
(1)無論你多麼能幹,具有自信,也應避免孤芳自賞;更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孤島,在同事中,你需要找一兩位知心朋友,平時大家有個商量,互通聲氣。
(2)想成為眾人之首,獲得別人的敬重,你要小心保持自己的形象。不管遇到什麼問題,無須驚慌失措,凡事都有解決的辦法,你要學會處變不驚,從容麵對一切難題。
(3)你發覺同事中有人總是跟你唱反調,不必為此而耿耿於懷,這可能是“人微言輕”的關係,對方以“老資格”自居,認為你年輕而工作經驗不足,你應該想辦法獲得公司一些前輩的支持,讓人對你不敢小視。
(4)若要得到老板的賞識與信任,首先你要對自己有信心,自我欣賞,不要隨便對自己說一個“不”字,盡管你缺乏工作經驗,也無須感到沮喪,隻要你下定決心把事情做好,必有出色的表現。
(5)凡事須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為,尤其是你身處的環境中,不少同事對你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指出你的錯誤,你需要提高警覺,按部就班把工作完成,創意配合實際行動,是每一位成功公司職員必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