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說話辦事要有好心態,坦然麵對一切(2 / 3)

當然,聯絡與你事業有關的重要人物,多少也與你事業的發展有關係,絕不是用聯絡來達到依草附木的企圖。聯絡重要人物,必須以你的事業為出發點,必須保持你的人格,所以宣傳與聯絡是你成功的條件,不是你成功的根據。先要有成功的根據,然後配合成功的條件,沒有根據,徒找條件,這不是宣傳,而是吹牛;這不是聯絡,而是拍馬。讚成你宣傳聯絡,而反對你吹牛拍馬。

從拍馬得來的成功,能夠保持終身的,恐怕世無其人罷!

誰都希望成功,而成功的關鍵,在你而不在人,在根據而不在條件!你要做到真正的成功,還是靠你的奮鬥,奮鬥不已,必有所成,實至則名歸,實大則聲宏,原本用不著吹牛的。

用微笑麵對周圍的人

微笑是一種交際手段,其優點在於可以緩和氣氛,可以對人表示歡迎。很難想象你扳著一張臉對來賓說“歡迎”時,來賓心裏是什麼樣的滋味。微笑還可以用來表示歉意,當你做錯事時,可以用歉意的微笑來擺脫尷尬。

微笑是協調人際關係的一朵奇麗的鮮花。一位成功人士曾說:他的笑容價值百萬美元。因為他的個性、魅力和親和力,正是他成功的要素。而他個性中最讓人喜歡的,就是那份吸引人的笑容。

誰都喜歡愛笑的人,他無論走到哪裏,總帶來一股歡樂的氣氛。人們想到他,就覺得生活充滿快樂與幸福。人們常常通過笑來傳遞快樂。假如你想給周圍的人更多的快樂,你就會對他們微笑。日益重要的服務業有句戲言:要是一個女孩子經常露出可愛的微笑。那麼,她就是小學文化也可立足此業,要是一個哲學教授老是掛個撲克麵孔,就是免費來當參謀也無人聘用。

人人都希望別人喜愛自己、重視自己。微笑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融化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解釋敵對情緒,生活中沒有人拒收微笑這一“賄賂”。

那麼,怎樣才能使自己發出會心的微笑呢?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微笑為別人所認同呢?

你的心中要對生活充滿熱度。也許繁忙的工作和複雜的人際關係讓你覺得社會十分陰暗,尤其是你遭遇“辦公室政治”帶給你不公平待遇的時候。但是,這些都不是生活的真諦。你要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將你對人對事的美好感覺表現在你的表情之中,這樣才會笑得真誠。

要保持一種幽默感,學會用微笑化解對自己不利的局麵。你在生活中一定會遇到過別人對你的某些缺點或不足說出一些讓你難堪的話,這時候大可以一笑了之,算是自我解嘲。這樣的微笑,顯得大度而有涵養。可以“化困窘為祥和”,不會讓你麵紅耳赤,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微笑的時候氣度要優雅,不可粗俗、放肆。因為大家會很自然地認為這個人的笑容表現出了他內在的修養和精神追求。

要避免一些不正確的笑容。例如冷笑,即充滿怒意、諷刺、無奈、不屑、不以為然的笑容;媚笑,即諂媚的笑容,這種笑容出於某一目的,相去討好別人,反而讓人討厭;嬌笑,即裝腔作勢,模仿別人嗲聲嗲氣的聲音,這會給人沒有修養的感覺;竊笑,即偷偷笑話別人,看到別人出事時幸災樂禍,陰陽怪氣,最讓人反感。

微笑的時候麵部表情要和諧,不能隻有嘴唇上挑而其他的麵部器官不配合。

在人際交往中,微笑已成為友好、熱情的象征。它有助於克服羞怯的情緒和困窘的感情,並有助於人們之間的交往和友誼。無論是馬路偶遇,或是預約交談,開口之前都應先有微笑。微笑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有的心理學家甚至認為“會不會微笑是衡量一個人對周圍環境適應的尺度”。這種說法雖然不免有點誇張,但微笑確實能抒發健康的情緒,減輕生活的緊張感與環境的壓力,達到“以樂忘憂”的境界。生活就像一麵鏡子,你對它微笑,它就對你微笑。笑對生活的每一天,你會有巨大收獲。笑是一種態度,笑是一種境界,笑是一種品格。

微笑不僅是心理健康愉快的表現,還是一種很重要的生理功能。眾所周知,笑能達到增強身心的作用,它使身體充滿一種為其他活動很少能提供的舒適感;它能振奮精神,活躍身心,使全身產生“快樂的震動”:軀體的活動加快肺部的吸氣和呼氣,血液獲得了更多的氧,血液循環變得效率更高,於是就產生了振奮精神的效果。科學家們把微笑的這些效果稱為“心理和生理上的”效果。快樂與否並不在於你擁有什麼,你是誰,你處於何種地位,或你在做些什麼事情。隻要你想快樂,你就能快樂。做同樣的事,賺同樣多的錢的人,其中一個人可以笑口常開,另外一個或許整天愁眉苦臉。為什麼會有如此的差別呢,答案是:他們的心理狀態不一樣。好萊塢月收入1O萬美元的人不見得比泥水匠更快樂。

但微笑切忌皮笑肉不笑,如你內心很苦悶,不可勉強作機械式的微笑,否則會讓人覺得別扭,甚至討厭,你應協調你的情緒與心靈,微笑應來自快樂。人們喜歡的是真正的由心底發出的微笑。來自快樂的微笑是不可戰勝的,而且可以創造更多的快樂。假如你的心中經常保持著愉快的心理狀態,你就能驅散你的一切煩惱、不快和疲勞。把心擺到快樂的那邊去,微笑自然會找你,展開你深鎖的愁眉,微笑地麵對一切吧!

找回天真無邪的童年

你可能會說:“我願意再回到兒童時代,無憂無慮的。但是我有家庭的擔子,經濟上的操心事以及其他需要考慮的問題。我怎麼能又像個孩子,同時又作一個盡責的成年人呢?”事實上,如果你自願回到兒童般的狀態中,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放棄當一個成年人。它僅僅意味著讓你更自由自在一些,讓你摘掉成年人的麵具,記住你最初那雙睜大了的雙眼,並且發自內心地讚歎整個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事物和人。

我們在神話故事中聽到過:在地球上有一個地方,那裏有個神奇的噴泉可以使人返老還童。可實際上,要想在喝的水裏、用的化妝品中以及任何身外之物中尋找人失去的青春都是荒謬可笑的。但是。你隻要允許自己再成為一個孩子,你就可以從自身汲取那源源不斷的青春之泉。下麵就是尋找這一源泉的五條途徑。

笑聲

人們在孩提時代總是喜歡笑。有時候孩子們會無緣無故地笑,那是抑製不住滿心的歡喜。如果你的笑聲越來越少,你就要想辦法別把事情看得過分認真。你可以回想一下:你覺得十分傷心的經曆,現在想起來是不是很好笑?

下一次當你遇到什麼煩惱的事,就問問自己:“過些時候,這件事會不會也變得好笑呢?”如果是的話,也許你現在就可以一笑置之!

幻想

孩子們喜歡夢想,喜歡運用他們的想象力。還記得你小時候,你的房間在夜裏會充滿印第安人或戴著熊皮帽的拓荒者嗎?還記得一根樹枝怎樣變成一根神奇的魔杖,一把掃帚又怎樣變成了一匹馬嗎?這個豐富多彩、天真爛漫的幻想世界不僅僅是趣味橫生的。而且還是你生活中最健康的一部分內容。很可能你小時候越是沉浸在幻想中並越受到更多的激勵,你在今天越是表現出創造精神。

作為一個成年人。你也可以允許你自己享受同樣有趣的幻想,以及精神健康的好處。你可以寫下20條你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事情,不論是參加馬拉鬆比賽、上電視,還是訪問保加利亞。現在,劃去那些看起來在短期內無法實現的幻想,最後你會至少得到一項你今天就可以實現的夢想,馬上去實現它吧。然後再開始計劃第二件最切實可行的事。慢慢地,你就會實現許許多多看來“幼稚可笑”的幻想,而且大部分都會被證明是實實在在的成就。

聽其自然

人們在孩子時總愛為一時的感情衝動和冒險行為而大喊大叫。然而大人們也最容易不自覺地壓製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們流露出這種自發的感情。我們不停地叮囑孩子們“小心點”,要他們循規蹈矩。我們用這種方式向他們灌輸對未知物的恐懼心理,同時奪去了他們對生活天生的好奇心。

如果你的生活中沒有一件事不是按計劃進行的,對於所有的目的都要詳加解釋:如果你對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精心策劃、按部就班,並為此而感到困擾的話,那麼你就是忘記了你小時候是什麼樣的了。

下一次,當一個朋友一時興起,建議你去幹什麼事,而你張口要說“哦,我不行”時,等一等,先問問你自己:一成不變地說“我不行”,你受得了嗎?請傾聽你自己那個早已失去的孩童的心聲吧!

承認現實

當嬰兒來到這個世界時,他沒有那些關於“世界能夠或者應當不同於它的本來麵目”的想法。隨著孩子長大,他漸漸地懂得了如何去支配某些東西:如何從杯子裏喝水,怎樣割草坪、交朋友。也就是從那時起,困難大概就出現了。變得精通於“事物應當是什麼樣子”的年輕人,可能會對世界沒有遵從他的期望或需要而感到憤憤不平。

就拿對待天氣的態度來說吧。孩子們把暴風雪當成一種自然現象來接受,並為它而縱情歡呼。然而許多大人卻感到垂頭喪氣,因為他們的計劃受到幹擾。他們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不論你是多麼憤怒,風雪也不會自動地抽回到空中去的。

信任

你有機會的話,可以觀察一下小孩子們初次會麵的情景。他們開始時可能感到羞怯,直到互相熟悉為止,但是如果他們的感覺挺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成為好朋友。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本能地互相信任。

如果你對新結識的人總是冷淡的,這可能意味著你的本能的信任感和孩子般天真的直覺已經受到”不信任”的腐蝕。這種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是引起你內心矛盾的痛苦之源。要學會從你周圍遇到的人中得到樂趣。你就必須采取你兒童時代的方針。

這個星期你就可以破例去接觸至少一位與你非常不同的人。如果你是學校的教師,那麼就去主動與工廠的工人交談,或者停下來與在拐角上賣報的人聊聊。信任他和你自己,盡量善於利用當時的環境。要知道,對方也懷有一顆躍躍欲試的童心,隻要你是坦然的,他的那顆童心也會感受到你天真純樸的心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