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端正態度,打起精神來做事(2 / 2)

我們應該懂得,失去就是得到,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有一句話說得好:“無私才能無畏。”年輕人在得失麵前,有時候難免斤斤計較,但是斤斤計較,隻會使人變得心胸狹隘和自私自利,扼殺人的創造力和責任心。在得失麵前,不是自己的不要強求,屬於自己的把它看好管好。人一定不要貪婪了。貪婪是什麼?貪婪往往是埋葬自己才華的墓地。

所以說,在得失的關口,不光是考查你的人生智慧,它也是在檢驗你的道德水準。得亦何歡,失亦何悲?得失都是人生的過客,又何必因此而喜悲。在得失之間坦然自若,那也許才是人生的真境界。隻要自己努力了,失去也不必傷悲,這就是人生。人生之路,既有平坦,也有坎坷,又何必因一時之失耿耿於懷?即使時不再來,自己也會用智慧去爭取下一個輝煌。

學會轉移目標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轉移目標”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哲學。

法國哲學家拉布呂耶爾在《眾生相》裏提醒我們:“想要規勸別人的時候,與其以強製手段讓對方服從我們所說的道理,還不如我們附和著對方的舉止,更為便捷而且有益。”

當人們在爭吵時,或我們的情緒焦躁不安時,容不下旁人的勸說,這時,想勸架的人,就要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來化解在氣頭上的紛爭,讓事情有個圓滿的結局。這是一種正確、積極和有智慧的生活態度。

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在爭吵的時候,情緒多半是急躁且焦慮不安的,思路也必然紊亂不堪,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一定無法客觀或理性地解決事情。這時,緩和情緒的方法還是很多。比如巧妙地將雙方火暴的情緒加以轉移,不僅可以緩和彼此的情緒,還能利用機會給予規勸,讓事情平和地落幕。

這天,禪師在大街上,遇見了一對正在吵架的夫妻,他停下了腳步,站在這對越吵越激烈的夫妻身旁。而這對吵得麵紅耳赤的夫妻,根本沒空理會周圍情況。這時候,妻子因為被打了兩個耳光,正在呼天搶地哭喊著:“你不是男人,居然敢打自己的老婆,我不想活了!”丈夫看見妻子不停地哭鬧,反而卷起了袖子,作勢恐嚇她說:“好,你不想活是吧?那我就成全你了!”

隻見禪師走了出來,笑著拍手叫好:“實在太精彩了,現在還要上演‘凶殺’場麵,肯定更加精彩!人死了不是得請和尚念經嗎?那我不就有錢可以拿了嗎?”

在場所有人聽見禪師這麼說,紛紛轉移了目標,並氣憤地對著禪師怒罵:“你這個和尚實在太可惡了,為了拿錢,竟然希望人家死去!”這時,責備和尚的聲音越來越多,也大過了吵鬧夫妻的聲音,忽然間主角成了配角。那對夫妻眼見圍觀的人群紛紛轉向另一邊,當下停止了哭鬧與吵架,也好奇地上前探看發生了什麼事。

禪師看見這對夫妻安靜地走上前來,便笑著對他們說:“不死啦?那你們也不吵不打了?既然這樣,就聽我說幾句話吧!”於是,在眾人的包圍下,禪師對著這對夫妻,仔細地講了一堂“夫妻相處之道”的課,而在場所有人這會兒才明白,原來這一切是聰明的禪師為了勸導這對夫妻和好所想出來的妙招啊!

這位禪師以轉移目標的方式,緩和了那對夫妻的激動情緒,還讓他們能心平氣和地聆聽勸說。所以從禪師的身上,我們也學會了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