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產品過剩時代的營銷——電視劇《似水年華》的最大受益者(1 / 1)

植物開花結果的過程蘊含著營銷的真諦。香甜的果實是清晰的承諾,色彩鮮豔、姿態可人的鮮花是誘人的“包裝”,其目的是通過吸引昆蟲實現異株授粉。如果不開花,蜜蜂和蝴蝶怎麼知道你的香甜和芬芳呢?

南北烏鎮兩重天

提到烏鎮,我們腦海裏馬上就會浮現出“小橋流水人家”、“煙雨江南”、“浪漫古鎮”……很多浪漫、美好的詞彙。無數向往江南美景的遊人奔浙江烏鎮而去,無數憧憬浪漫詩意的人對這片水鄉念念不忘。烏鎮,已成為水鄉、江南、詩意、浪漫的代名詞。

然而,烏鎮,並非這片水鄉獨有的名稱,據筆者查證,在陝西省榆林市佳縣,亦有一個千年古鎮,也叫烏鎮。

據悉,江南烏鎮,古名烏墩、烏戍,得名於春秋時期。“烏鎮古謂之烏墩,後因吳越錢鏐王戍兵於此,稱烏戍,今名烏鎮。”正式建鎮於唐朝,唐鹹通十三年(公元872年)的《索靖明王廟碑》中首次出現“烏鎮”的稱呼,此前無據,這一時期的另一塊碑《光福教寺碑》中則有“烏青鎮”的稱呼。1950年5月,烏鎮並入嘉興至今。

而陝西的烏鎮,原名烏龍鋪,得名於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修築的烏龍寨,此後設立驛站,又名烏龍鋪,曆來是佳縣西部米脂縣東部的商貿重鎮,市場活躍,經濟繁榮。1949年,因有集市,改烏龍鋪為烏鎮,1984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同時批準烏鎮、佳蘆鎮、通鎮、坑鎮為佳縣的四個建製鎮。

同是千年古鎮,一個是旅遊勝地,名滿天下,每年吸引數百萬遊人;一個是農業小鎮,默默無聞,人均年收入不及前者的一半,境遇如此懸殊,原因何在?

營銷先行,妙筆生花

誠然,南北烏鎮在地理位置、自然資源方麵,均不相同。而實際上,在這些方麵,陝西烏鎮並不輸於江南烏鎮。

古城村旁古城山上的宋代古城山遺址,南臨烏鎮河,北高南低,四周溝壑環繞,總長 2 765米。城內殘存灶炕、陶片,出土鐵斧、鐵鏵、箭頭陶罐等物。這在全國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資源。

鎮上還有曆史悠久的廟會文化,古代時,鄉民祭祀神仙、祖宗,修建廟宇,定期焚香祈禱;如今廟會與集市融合,每年四月初一、五月初五定為“烏鎮會”,會期唱3~5天大戲,香客雲集,非常熱鬧,已形成獨特的文化景觀。

不僅如此,陝西烏鎮境內還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蘊藏著大量天然石材資源。新開采出灰白、淡黃、鐵青等顏色的砂岩,易雕刻,並已初步形成了以建築、雕刻裝飾為主的強勢產業。

而江南烏鎮與陝西烏鎮相比,並沒有明顯的優勢。江南烏鎮的成功在於:懂得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抓住每一次機會營銷自己。

江南烏鎮先講了一個名人的故事,以奠定自己千年古鎮的曆史地位:南朝梁武帝的兒子蕭統(昭明太子)隨其老師沈約至烏鎮,被一個叫花子至死仍不忘讀書的故事所感動,從此發奮讀書,昀終成為著名的文學家。這也許隻是一個傳說,卻給烏鎮增加了曆史文化底蘊和傳奇的色彩。千年曆史,讓烏鎮成為現實版的“世外桃源”,令人向往。

偶然一個機會,黃磊自導自演的電視劇《似水年華》的拍攝地點選在這裏,一段浪漫而惆悵的、曆時50年的愛情故事在這裏上演。千年烏鎮與 50年的愛情,空間將時間連接,融合得恰到好處。電視劇播出後,烏鎮從一個江南古鎮變成了愛情聖地,熱戀中的人來到烏鎮,失戀中的人也來到烏鎮,烏鎮一時間成為眾多青年男女心中昀適合戀愛、傳情的地方。

隨後,女主角劉若英成為烏鎮的形象大使,一句宣傳語“來過,便不曾離開”,讓時間仿佛在這裏定格,如烏鎮一樣不曾老去,引發了遊人無限的遐思。

一個現代愛情故事,拉近了遊人與烏鎮的距離,讓烏鎮由傳說變得真實。古今故事有了傳承,烏鎮再一次備受追捧。

李少紅版電視劇《紅樓夢》,開篇元宵燈會的大戲又選在了江南烏鎮,為之錦上添花,新《紅樓夢》一開播,其劇照就已經出現在烏鎮的街巷。正是江南烏鎮不遺餘力地營銷自己,才使得其聞名全國,每年吸引無數遊客前來,實現經濟增長的飛躍。

這一南一北兩個烏鎮的巨大差別告訴我們: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不大肆宣傳,就沒有人會注意到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