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理財專家有話說(1 / 3)

第一節 專家理財的時代已經來臨

中國已步入專業理財時代,也就是說,投資者委托專家理財的時代已經來臨。將資金委托專家打理是一種趨勢,理財借助專家,才能少走彎路,快速達到預期目的。

目前投資理財日益知識化和專業化,一般人很難具備理財的理想條件,因此在處理自己財產的時候,極有可能因處理不當而造成財產損失。即便有條件了,操作起來也費時費力。而專業的理財機構,在知識、渠道、資金規模和專業技能等方麵都遠遠超過個人,理起財來自然遊刃有餘,效果更佳。

因此,通過專家理財,既省時省力,又能降低風險,比個人自身理財更能讓財富不斷增值。

專家理財與個人理財的優勢比較:

1.從投資渠道上看

專家理財比個人理財在投資渠道上要寬泛得多。

比如,國債市場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是發行市場,二級市場是轉讓市場,個人投資者一般隻能在二級市場進行投資,不能參與一級市場的發行行為,而機構既可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又可以在一級市場通過承銷、包銷活動獲得豐厚的利潤。

2.從投資品種上看

專家理財在投資品種上選擇的餘地更大:

(1)機構投資者可以投資於一些個人無法選擇的品種,比如機構理財可以投資於金融債券。目前國內金融債券主要麵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的利率比國債高,而且風險又比企業債券小,是比較理想的安全、高效的理財工具。1999年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國開行1580億元、進出口行140億元的金融債券,個人都無法購買。

(2)專家理財既可投資於交易所上市債券,又可投資於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債券,而個人隻能在交易所購買上市國債。比如,1999年6月18日國家94億元記賬式(三期)國債的發行對象隻限於全國銀行間市場的機構成員,並在銀行間市場上市交易,不麵對個人。據統計,1999年財政部和政策性銀行在銀行間市場共發行3871.6億元債券。

(3)專家理財既可投資於固定利率債券,又可以投資於浮動利率債券。1999年發行的1860億元浮動利率債券,僅限於銀行間市場發行,不對個人。所以說個人投資者在規避利率風險方麵處於劣勢。

3.從投資方式上看

專家理財比個人理財在投資方式上要靈活得多,專家理財既可以進行現券交易,又可進行回購交易和套利交易,個人隻能進行現券交易。

(1)回購交易:以國債現券作為抵押物,進行短期資金融通的交易。融資方(賣出國債方)以約定的交易期限、價格、品種和數量向融券方(買入國債方)賣出國債,並在約定期滿後以約定價格或收益率購回所賣國債。

(2)套利交易:利用各現券品種收益率的差異、各回購品種利率的差異以及現券與回購之間、同一品種在不同市場之間的價格差異進行對衝,以獲取利差的交易行為。

4.從投資技能上看

機構投資者擁有一批知識淵博、專業技術性強的投資專家,他們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先進的技術手段,這種優勢是個人無法比擬的。

5.從投資規模上看

機構投資者往往通過從無數個人手中彙集小額資金,形成一個巨大的資金規模,大規模的資金更有利於投資者進行投資組合,降低投資風險,這種投資組合隻有在資金雄厚的情況下才能完成,而且大規模投資運作可以降低投資成本,獲得規模效益,這些也是專家理財特有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