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艾迪生(阿狄森)病
林某男40歲病曆號54、5、121
病已經年,初起四肢乏力,頭暈而痛,逐漸皮膚顏色變黑,而後口腔、舌尖、齒齦亦均發黑,腰酸腿軟,心慌氣短,睡眠多夢,食欲欠佳,飯後惡心,大便日行二三次,溏便,經沈陽某醫院檢查,診斷為艾迪生病。
舌尖色黑,薄有苔,六脈沉弱無力。
【辨證立法】
腎者至陰也,其色為黑。《素問·五運行大論》曰:“肺主皮毛,皮毛生腎。”故膚色如墨,其病在腎。《普濟方》載:“腎病其色黑,其氣虛弱,呼吸少氣,兩耳若聾,腰痛,時時失精,飲食減少,膝以下清冷。”治宜強腰腎,調氣血法。
【處方】
川杜仲
續斷各10克
補骨脂10克
淮山藥30克
白術炭各6克
熟地炭各15克
五味子5克
酒川芎5克
雲茯苓
神各10克
沙苑子
白蒺藜各10克
山茱萸12克
酒當歸10克
炙黃芪18克
炙甘草3克二診:服藥6劑,自覺身體較前有氣力,大便亦好轉,每日1次軟便,食欲增強。仍遵原法丸藥圖治。
【處方】
紫河車60克
鹿角膠60克
川杜仲
川續斷各30克
沙苑子60克
雲茯苓30克
雲茯神30克
山茱萸60克
廣陳皮15克
炙草梢30克大熟地60克
春砂仁15克
酒當歸30克
酒川芎15克
炙黃芪60克
墨旱蓮30克
車前子10克
建澤瀉30克
山楂炭30克上肉桂15克
川附片30克
酒杭芍60克
冬白術60克
金石斛60克
補骨脂30克
血餘炭30克
粉丹皮30克
焙雞內金30克
共研細末,淮山藥600克打糊為小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白開水送服。
三診:丸藥1料,3個月始服完。皮膚黑色減退,口腔、舌尖、齒齦均已不黑,精神體力大為好轉,小便亦不深黃,腰酸腿軟,心跳氣短等症大減,再用丸劑,以冀愈可。
【處方】
肉桂15克
山茱萸60克
雲茯苓30克
雲茯神30克
白術60克
金狗脊60克
五味子30克
沙苑子30克
白蒺藜30克
製附片30克
牡丹皮30克
酒當歸30克
酒川芎15克
酒杭芍60克
遠誌30克
墨旱蓮30克
幹薑30克
炙草梢30克
大熟地60克
建澤瀉30克
黃芪60克
淮山藥118克
鹿角膠60克
紫河車60克
龍骨60克
薑黃30克共研細末,煉蜜為小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白開水送服。
【解讀】
現代醫學認為艾迪生病,為腎上腺皮質疾患。中醫依據脈證斷為腎之病也。以桂附八味丸和四物湯為主方,加紫河車、補骨脂、鹿角膠、五味子、沙苑子、杜仲、續斷等強腰腎藥,使其陰陽兩補,氣血和調。疑難重症,得此殊效,應用現代醫學進一步研究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