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黑色的濁流(2 / 3)

由於是枯水季節,三江的江麵都縮小了許多。岷江的江麵已經露出了大片大片的沙石和礁石,江水是汙濁的黑色,上麵還泛著許多肮髒的泡沫,完全失去了“蜀江水碧蜀山青”帶來的美感。而大渡河呢?由於經過龔嘴和銅街子兩個電站水庫的過濾,河水便清澈了許多(隻是由於泥沙淤積,水庫的庫容已經被大大削減)。青衣江由於沿線植被保持得較好,泥沙和汙染都比較少,江水便在半透明中帶著美麗的碧色。在樂山大佛腳下三江彙合了,岷江的黑色和大渡河的青色可謂“涇渭分明”,山靈水秀的快感竟被環境汙染的憂慮一掃而光。自古以來,這裏便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之山水在淩雲”的美譽,但我的腦海裏卻隻留下了一句話:岷江確實已經非治不可了!

當年雕鑿大佛的唐代高僧們主要是為了在三江彙合處減殺水勢,永鎮風濤,避免洶湧的江流傾覆舟楫,造成船毀人亡的慘劇。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1000多年後,沉船問題雖已解決,但新的環境汙染,卻在以更加隱秘的手段暗暗地奪去人們的生命,乃至毀滅整個地球和人類……

端坐在江邊,眼望著滄桑巨變的大佛,該也會感慨萬分吧?

當然,長江上遊也有在環境保護方麵取得了顯著成績的城市。

四川西北部的綿陽市便是一個典型代表。

這個50萬人口的城市以長虹集團和“科技城”聞名遐邇,是一個美麗而潔淨的地方。高樓林立中,有美麗的行道樹和花園,大街小巷都沒有隨處堆放的垃圾、滿地亂拋的塑料袋乃至讓人惡心的口痰,居住的舒適度大大超過了一些比它更大、更繁華的城市。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綿陽市便為建設一個優美的城市環境進行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九五”期間,市政府把目光投向了“三廢”治理,除了治理境內的涪江和安昌河外,還加強了對工業廢水、城市汙水、城市垃圾、大氣環境的治理。

自1997年以來,市政府每年投入1000萬元資金用於治理環境。

自1996年以來,列入汙水治理的企業全市共有200多家,安昌河沿線幾十家小紙廠被關閉。全市目前已經有兩座汙水處理廠投入運行,每天可處理生活汙水11萬噸左右;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2002年4月開工,年底建成,日處理能力又是10萬噸,已經基本滿足了全市的生活汙水處理。

生活汙水全部進行處理,在四川是第一家,在全西部也是第一家。

為了治理城市大氣環境,綿陽市將有汙染的企業全部遷出了市區;為了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建設了熱電廠集中供熱取代各單位的燃煤;城區餐飲業全部使用天然氣、液化氣,禁止用煤,居民的用氣率達到了90%。

在城市垃圾方麵,除了已建好填埋廠外,還建設了綜合處理廠,準備對一部分垃圾進行利用,一部分焚燒後發電。

2002年綿陽市已向國家環保局提出申請,要求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這樣的模範城全國已經有10多家,包括珠海、杭州、威海、大連等,但西部還沒有一家,綿陽正為此不懈地努力。

2002年10月從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傳來消息,針對長江水汙染日益嚴重,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狀況,水利部計劃組織流域機構長江水利委員會實施“5531”工程,內容是:加快幹流的上海、南京、武漢、重慶、攀枝花五大城市的汙水治理;抓好黃浦江、漢江、湘江、嘉陵江、沱江五條支流以及太湖、巢湖、滇池三大湖的治理力度;切實抓緊“白色汙染”防治。工程要求:到2010年五大城市汙水處理率不低於70%,城市汙水處理率應達到60%以上等等。

為保證三峽工程建成後長江水質保持穩定和改善,中國政府自2003年起,七年內將投資392億元用於三峽庫區及上遊水域水汙染防治。有關部門表示,治理完畢時,長江上遊水質將達到Ⅱ類標準也就是清潔標準。

地處長江上遊的四川省為治理汙染嚴重的岷江、沱江、將出台一係列重大措施,包括第一次規定,對岷江、沱江全流域開征城市垃圾、汙水處理費。省長張中偉曾親自專門召集岷江、沱江流域的成都、自貢、眉山、樂山、宜賓、瀘州、阿壩、內江、資陽等市州的黨政領導一把手和有關省級部門負責人研究根治“兩江”汙染的部署和措施。四川省委、省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堅決根治造級業汙染,逐步削減工業汙染負荷,2003年年底前徹底關閉岷江、沱江流域年產1.7萬噸以下,不具備堿回收係統的造紙企業的製漿車間;對流域年產1.7萬噸以上的造紙企業,凡不具備堿回收、中段廢水處理和造紙白水封閉循環利用等治汙設備的,年底前限期停產治理;所有造紙廠必須安裝自動在線監測設備。

嚴禁外地汙染企業向四川轉移,禁止在“兩江”流域內新建嚴重汙染水環境的重汙染企業。

大力推進“兩江”流域所有城市及重點城鎮的汙染、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岷江流域成都至樂山段擬新建汙水處理廠26個,新增日汙水處理能力151萬噸;新建垃圾處理廠22個,新增日處理垃圾能力5600噸,沿江鄉鎮必須建小型垃圾衛生填埋場;對兩江全流域開征城市垃圾、汙水處理費,專款用於垃圾和汙水處理。

堅決禁止砍伐岷江、沱江上遊的水源涵養林,抓好流域的退耕還林還草工作。

強化環保能力建設和執法監督;嚴格實行市州黨政一把手環保目標責任製,分年度嚴格考核,完不成任務給予重罰等。

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近十多年來對治理水環境具有極大熱情,曾因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享譽全國,多次獲得聯合國大獎和國際組織獎的四川省會成都,自2002年春天起,一場規模空前的府南河“清水”戰役和沙河治理戰役便已經打響。市委、市政府將學習國內外經驗,為岷江的支流府南河製定管理法規,並采用國際上先進的物理治汙方法、生物治汙方法進行治理。探索采用中水回用工程將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再生水重新注入南河清理河道。與此同時,成都市還宣布,2003、2004年兩年內投資60億元,對成都市中心水環境進行有史以來範圍最廣的一次綜合整治,包括河道整治工程、汙水治理工程、汙水處理廠工程與合流排水單元改造工程四大部分。通過兩年的水環境整治,日汙水處理能力將達到100萬噸,基本能滿足全市汙水處理的需要,成都市中心城區主要河道水質可達到Ⅲ類水標準,城內將出現市民“沿河垂釣”的美景。

流淚的邛海

在國家重點治理的“三湖”中,地處長江上遊的滇池是其中之一。據《長江水資源質量公報》顯示,滇池一直處於富營養化狀態,嚴重汙染,水質為劣Ⅴ類,雖經國家和雲南省采取各種方法進行治理,據報載,雲南省已經投入了40億元人民幣,但目前仍然沒有顯著改善。

而長江上遊的另一個湖泊、四川最大的淡水湖邛海卻也出現了危機。

過去長期以來,邛海被稱為“像一顆明珠鑲嵌在翡翠般的青山綠野間”。邛海位於雅礱江支流安寧河上遊,東靠巍峨的大涼山,南依蒼翠的瀘山,早在晉代便以“清、幽、麗、雅”聞名。元代《馬可?波羅遊記》稱,當時“湖中珍珠無數”,所以馬可?波羅稱邛海為“珍珠湖”。這個美麗的高原湖泊一碧千頃,海拔1510米,麵積約相當於杭州西湖的4倍,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處34米。春夏秋冬、雪雨晴霧都有不同的韻味,不同的美景。由於汙染極少,湖水清澈透明,水質極佳,是西昌市的飲水源。

上世紀80年代末,我曾第一次路過邛海。當時的邛海確是天生麗質,迢迢的水,隱隱的山,幾乎沒有遊人,在高原透明的藍天下嫻靜、單純,既像一位美麗的、山野中的少女,清純而一塵不染,充滿了原始的、質樸的魅力;又像高原上的夢——而且是淡藍色的夢,飄渺、靜謐……

2001年8月,我第二次到了邛海,邛海卻完全變了樣子。原始的、質樸的魅力幾乎蕩然無存,變得像一個庸俗的、不會打扮的、低級趣味的婦人。沿河幾百家餐飲娛樂點、各種商店以及一隻又一隻遊船,不僅破壞了那清純的美以及那夢一般的飄逸,而且也用大量垃圾和廢水玷汙著她、毒害著她。湖水裏到處可以看到香煙盒、塑料袋和各種廢物,水麵上泛起了肮髒的泡沫和黑色的油汙,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沒有波光粼粼的美景,倒反射出了一種十分怪異的、令人惡心的色彩……

湖水裏還出現了藍藻和水葫蘆,向人們鄭重地發出了警告:邛海的水質確實已經惡化了!

雖然湖邊有了花園,三角梅正開出火紅的、豔麗的花朵,綠色的柳絲在微風中依依嫋嫋,但是它們怎能補償邛海那喪失了的天生麗質?正如塗脂抹粉並不能挽回失去的青春。

邛海使我歎息,也使我擔心。在我到達邛海前不久,2001年4月到6月,西昌人民展開了關於“保衛邛海”的大討論。

這次討論是從涼山日報4月8日以整版篇幅發表記者們的專題報道《徒步邛海》拉開序幕的。記者們在文章中寫道:

官壩河、鵝掌河、海河紛紛向邛海淤沙,1997年到2000年,因海河水倒灌邛海而淤積的泥沙便達138萬立方米,1800畝水麵化為桑田、漁塘。

上世紀30年代邛海水麵為41.6平方公裏,60年代為38.8平方公裏,現在則隻有26.8平方公裏。

高梘灣的湖水漁民已經不敢飲用,湖麵上有被汙水嗆昏了的魚。過去高梘灣有一片茂密的蘆葦蕩,現在除了水葫蘆外,一枝蘆葦、一根像樣的水草也沒有。從前,高梘灣是邛海魚類的四大產卵區之一,而現在卻很難見到一條魚……

岸邊大型賓館的汙水淨化設備“安靜地”聳立著,鏽跡斑斑,而所有的汙水卻直接排入邛海;200多家“農家樂”的水溝裏流的是黑水、臭水、腐水,還泡著死去的動物,它們也排入邛海;秧田裏帶著化肥、農藥的汙水,它們也流向邛海;邛海周邊的6萬常住人口,幾十家學校和企事業單位,生活汙水的排汙口,未經任何處理,也指向邛海……

而這裏卻是西昌人民飲水的來源地,二水廠的取水口。

一石擊起千層浪,這篇報道立即引起了強烈反響。文章見報第二天,涼山州環境監測站副站長張紹東便向記者們提供了一份最新的邛海水質監測報告,各種數據表明,邛海水質僅達到Ⅳ類或Ⅳ類以下標準,富營養化趨勢明顯,已不適宜飲用。在報告中,環保專家們大聲疾呼:邛海的生態平衡已經十分脆弱,如果不能切實減少汙染物向邛海的排放,水質富營養化趨勢必然進一步加快,一旦在氣候、氣溫、氣壓等因素作用下,水質將發生難以逆轉的變化,邛海成為第二個滇池將不是危言聳聽。

報道引起了州人大常委會的高度重視,不但立即進行了專題討論,而且組織了人大代表再一次對《邛海保護條例》的實施情況進行執法大檢查。

許多市民也秉筆直書參加了這次呼籲和討論。

人大代表和市民們一致認為,邛海的環境形勢已經十分嚴峻,再也不能重複“做了大量工作,成績不小,問題不少;不盡人意,令人堪憂,未可樂觀;有喜有憂,喜憂參半”這類官話、套話,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機立斷,依照輕重難易,立即排出遏止水質繼續惡化的工作項目、階段性目標和日程。

人大代表和市民們還對有關職能部門提出了嚴厲批評。大家指出,1989年經國家有關部門鑒定,邛海水質“良好”,1995年至1996年初水質開始惡化,以後由於領導重視,采取了一係列措施,1997年邛海水質明顯改善,當時的州長馬開明曾多次就取締“網箱”、機動遊船和吊腳樓問題強硬表態:“如果滿足養魚的、搞遊艇的吃飯,就犧牲了成千上萬人的飲水,到底如何取舍,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邛海不是首先建立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合理開發利用,索取過度,可以預料,要不了多少年,就會完全富營養化,進而沼澤化,到那時再設法恢複,可能要投入從邛海所獲取好處數十倍、數百倍的資金,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客觀現實,是科學的結論。”1997年9月,又頒布了《涼山彝族自治州邛海保護條例》。

《條例》頒布以後,邛海生態環境保護由於有法可依,應該做得更好,但實際情況完全相反,由於領導的變更,職能部門的官僚主義和玩忽職守,被取消的網箱養魚變成了大的圍欄(圍欄養殖中華蟹),小的機動船變成了大號機動船,40多家餐飲娛樂吊腳樓被拆除取締後,200多家更大規模的餐廳、酒店在沒有治汙設備的情況下紛紛開張,專業機構擬上報的專題流產,重點排汙單位的治汙設備閑置不用,勒令停建的“海上旅遊”堂而皇之地張燈結彩……

一位讀者反映,他在邛海邊漫步時,見一旅遊屋後的化糞池汙水直奔邛海,驚呼之餘忙向有關部門反映,但得到的答複卻是:邛海就這個樣,哪個管得了?

更多的讀者質問:治汙設備長期閑置,洗衣房的濁水經屋內深坑再排入邛海(偷排),記者們“走馬觀花”都能發現,有關職能部門和監管人員為什麼就發現不了?現在曝光了該怎麼辦?政府治理邛海的難度大就不治嗎?收取的排汙費,錢到哪裏去了?政府處理汙水的錢就一點也沒有嗎?

報紙上討論了三個月,人民代表們也進行了視察和質問,四川省27位人大代表在省人代會上還聯合提出了《關於請求省政府將西昌邛海保護列入省、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的議案》,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在答複中表示,建議當地政府責成有關部門盡快製定合理可行的方案,並成立項目法人及其相應的組織機構,認真落實建設資金,積極做好前期工作,逐級上報審批,待項目開工條件具備後,計委將向省政府建議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

但是,我仍然懷疑,那逝去的邛海真的能夠返回嗎?

野牛坪的“瘟疫”

嘉陵江2000年鉛含量曾嚴重超標,被四川省水資源局列為Ⅴ類水質,經調查,才發現是由於上遊八一銅礦和甘肅境內成縣、徽縣等大批鉛鋅礦的汙水、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造成(一部分排入漢水,一部分排入嘉陵江)。

隴南的亂挖亂采造成大量生態環境問題,曾多次受到中央批評,但是在考察中,我萬萬沒有想到,在工業和采礦業並不發達的涼山州,竟也出現了類似問題,而且釀成的後果更為嚴重。

2001年8月初剛剛到達西昌市,幾位退休老幹部便向我呼籲,要向上麵反映一下涼山州在采礦方麵的嚴重問題。

據說涼山州冕寧、木裏等地至今仍有幾十上百家采金單位,沿金沙江、雅礱江、安寧河流域亂挖亂采,造成汞和氰化物對水體的汙染;甘洛等縣又有幾十上百家亂挖亂采的鉛鋅礦,礦區都沒有按規定建設環保工程,隻在河邊搞一個簡易的、堆積廢渣的沉澱池或過濾池,洪水一來,廢渣便全被帶走,估計每年足有上百萬噸含銅、鋅、鎘等有毒物質的廢渣被帶入大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