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她不是軍事家,但對順治、康熙兩朝軍事方麵的大事,都有過有益的建議,甚至在關鍵時刻起了把握大方向、挽救危局的作用。堅決粉碎南明鄭成功部對南京的圍攻,組織力量平息布爾尼的叛亂,組建“新滿洲”等,都得益於她的正確主張和支持。
第八,知人善任,待人以誠,在她身邊集聚一批忠賢人才,既有文臣武將,也有洋人、才女,還有地位卑微的傭人,他們是她幾十年如一日的老朋友,效力兩三朝,忠貞不渝。
第九,在團結各部蒙古、鞏固北部邊疆方麵,起了特殊的重要作用。她不僅通過娘家科爾沁部團結內蒙古其他各部,還通過科爾沁部及時了解外蒙古及漠西厄魯特蒙古的動態,為朝廷提供決策依據,為康熙招撫外蒙古及最終擊敗準噶爾部的噶爾丹,做了一定的準備工作。
第十,思想品格獨具優長。一生以大清江山的前途命運為重,以賢妻良母的品格,全心全意輔佐夫君和兒孫繼承與弘揚祖業;無私無畏。反複告誡兒孫國以民為本,“得眾則得國”,因此要仁慈,要勤政愛民;治國要簡任賢才,用人必求有真知灼見,親忠良而遠奸人;還要“安不忘危”,“虛公裁斷”,以身作則,銳意進取,知難而進。特別是在節儉愛民方麵,她不僅一再告誡兒孫皇帝,而且身體力行,帶領兒孫節省財物,賑濟災民,辦幼兒福利事業等,堪稱楷模。
孝莊文皇後作為一名古代婦女,之所以能做出如此巨大的貢獻,是由多方因素綜合作用決定的。
從客觀上看,滿族當時正處於上升時期。勤勞勇敢、朝氣蓬勃、崇尚軍功、積極進取向上,是其民族的主要特征。同時,八旗製度,將滿族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氏族製遺風仍存,婦女在家族中及社會上仍有相當的地位,尤其是社會上層婦女,繼承丈夫、代替兒孫行使某種權力,比較容易得到認可;沒有漢族封建社會那麼多束縛婦女的清規戒律。皇太極在世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直接掌握的兩黃旗支持他(她)的兒子順治繼承帝位。順治帝後來更擁有上三旗。背後還有科爾沁等眾蒙古族的支持。因而,她擁有足夠的實力支撐,能夠掌理朝政,左右政局。
主觀上,她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優勢,去爭取勝利。她豁達大度,深謀遠慮,理智深厚,剛毅果敢。太宗病逝,兩黃旗大臣擁戴幼主,需要她以皇太後身份掌政,她當仁不讓,勇敢地挑起這副重擔。並能駕馭全局,運籌帷幄,給幼帝指明方向,做他們的堅強後盾。由於她仁慈為先,能忍能讓,能屈能伸,備受信賴,所以身邊的智囊敢於、願意向她諫言獻策,衷心支持和維護她和皇帝。她的德智也非憑空而來,是繼承先人的優良傳統,善於觀察和學習的結果。她既是蒙古族的女兒,又是滿族的媳婦,能集中兩個民族智慧和文化精華。據史載:她“性知書”,“獨嗜書史”,“無他好”。皇太極指導她參與朝政,使她得到鍛煉的機會。她特別注意從實踐中總結和接受經驗教訓。
中華民族有尊重曆史、愛戴曆史上英雄豪傑、傑出人物的傳統,因為他們為中國做過好事。孝莊文皇後的曆史曾經被誤解,被扭曲,但終有澄清的一天。其曆史功績是客觀事實,誰也抹殺不了。其優秀品德作風,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將世代相傳。中國人會永遠懷念這位中國古代傑出的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後!
【注釋】
[1]劉毅:《昭西陵與清代帝後喪葬禮俗更易》,載《故宮博物院院刊》199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