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鄧鐵山同意劉川留在天監,還有一個不宜明說的理由,那就是:當初讓劉川取代龐建東執行放單脫逃的“睡眠”行動,就是由他做出的決定。當然,那次“睡眠”與劉川現在的噩夢,並無必然的因果關聯,其主觀上法律觀念不強,個性過於衝動,才是導致他後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主要內因。鄧鐵山同意讓劉川留在天監,倒也並非想分擔一些心理上的責任,而是希望劉川能在五年的刑期之內,有一個良好的改造環境,有利於這孩子順利渡過人生低穀,將來回到社會上還是一個心理健康的好人。
鄧鐵山知道,鍾天水又何嚐不是這個想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隻是這個“理”,不宜與外人道罷了。
入監教育結束後,劉川被留在了一監區。
盡管,他的入監教育結業考試的各項成績都在中遊,不上不下,有些項目還不及孫鵬。孫鵬的隊列訓練成績還評了個八十五分,比隻得了七十分的劉川還高了一大截呢。但劉川還是和其他犯人一樣,在入監教育結束後,考取了罪犯計分許可證。也就是說,可以按照罪犯考核辦法的規定,按照每天的改造表現,積累自己的分數了。罪犯今後在獄中的一切生活待遇、享受何種處遇等級、能否得到減刑假釋,都要依據分數高低,公開公平地排名決定。所以,分數對於一個服刑人員來說,要比考大學的學生還要重要,還要命運攸關!
從反省隊回到入監教育中隊後,劉川的處遇等級被降到了最低,在入監教育將要結束的時候,又恢複到原來的二級嚴管。取得計分許可證後,又從二級嚴管升到普管。牌子也從紅色換成了白色,又從白色換成了黃色。從入監教育分監區出去的服刑人員,大部分都換上了黃色的胸牌。
孫鵬也留在了一監區,和劉川一起分到了一監區的第三分監區。孫鵬能留下來的表麵原因是他的刑期偏長,實際上是因為他曾在監獄的籃球賽上露過一手。他上中學那會兒是北京少年籃球隊的前鋒,基本功相當紮實。其實劉川的籃球也打得不錯,中學大學都是校隊的投手,監獄搞球賽那陣他的心情正逢低落,所以沒有報名,休息日的時候也從來不去球場。他不像孫鵬那樣,自己坐了牢老婆要離婚孩子沒人管了,可還是照舊玩兒照舊吃,而且玩嘛嘛成吃嘛嘛香。
留在天監,留在一監區,劉川並沒當做是件好事。天監的幹警都是熟臉,一看見他們劉川就特別別扭,就難以忘掉過去,難以忘掉自己過去是幹什麼的,難以忘掉過去的一切理想和榮耀。
劉川最不願意的,是分到三中隊,因為龐建東就是三中隊的。
劉川最不願見到的人,第一是小珂,第二就是龐建東了。幸好龐建東不是劉川的責任民警。按照鍾天水私下的建議,劉川的責任民警由分監區長馮瑞龍親自擔任。馮瑞龍快四十的人了,和劉川過去同事時就不是一輩,這讓劉川心裏多少好受一些。
劉川分到第三分監區後,馮瑞龍也對他一直不錯。後來監獄為犯人辦了一個日用品超市,要抽人去超市幹活兒。這種活兒犯人們都是搶著去的,幾乎人人報名,後來經馮瑞龍提名,分監區研究決定,選中了劉川。也因為劉川那時候的處遇等級又升到了二級寬管,胸口和床頭,也換上了藍色胸牌,分配他去超市這種地方工作,在資格上已不構成爭議。
劉川也挺高興,因為在超市幹活,那感覺就像回到了社會,就像是在社會上找到的一份自由的工作,那種感覺讓人愉快輕鬆。可劉川一到超市才知道,超市的主管部門,就是監獄的生活衛生科,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的,就是生活衛生科的幹部鄭小珂。
如果說,劉川不願意見到龐建東,是因為他知道龐建東一直討厭他,那麼他不願意見到鄭小珂,則是因為他知道鄭小珂一直喜歡他。
在遣送大隊工作時他就看出小珂喜歡他,言談話語,行為舉動,都看得出來的。讓女孩喜歡向來被劉川當做一種享受,是他的一份虛榮,所以劉川在小珂麵前,一直比較端著,比較注意形象,舉手投足,有點裝酷。他當然不願意讓小珂整天看見他現在這幅倒黴的模樣。
超市就設在犯人夥房旁邊的一個大房間裏,劉川在那房間的玻璃隔斷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自己都嚇了自己一跳——光光的腦袋,尖尖的下巴,兩眼跟燈似的,早已不是能讓女孩追逐的那種形象。而且,奶奶現在就住著小珂家的房子,他在裏麵無論犯了什麼違紀的事情,小珂都能回去向奶奶學舌。
到超市幹活的頭幾天裏,主要是幫著卸貨拉貨,幫著建立賬目,再把入完賬的貨品,分門別類擺到貨架上。超市正式開張那天監獄領導都來了,各監區還派了些犯人代表,參加開業典禮並成為超市的第一批顧客。鄧監獄長還給大家講了話,給超市命名為“陽光超市”,在參觀超市時見到劉川,還問劉川身體怎麼樣,適應不適應之類的。劉川以前當民警時一見鄧監心裏就慌,更別說現在了,他慌得隻叫了一聲鄧監,其他什麼都忘了回答。
副監獄長強炳林也和劉川說了話,雖然隻是一般事務性的囑咐,但口吻相當親切:“你收賬啊,收賬可要心細,算完賬要多複核幾遍。”劉川點頭答應,緊張中他倒並沒忘記叫全了強副監獄長的職務。他當初一分到遣送大隊老同誌就提醒過他,對老鍾可以簡稱鍾大,對中隊長馮瑞龍可以簡稱馮隊,連鄧監獄長都可以簡稱鄧監,唯獨強副監獄長不能簡稱強監——不太好聽!
對,超市開業後劉川就負責收賬,收賬並不真的收取現金,隻是刷卡記賬而已。犯人們手裏都發了一張卡,把自己賬上的錢都存在卡裏,買了東西一刷就行。犯人的處遇等級不同,允許花錢的數目也就不同。最低的每月可以花四十元錢,最高的每月可以花二百六十元錢。二百六十元,那能買不少用品和零食呢。
陽光超市由社會上一家大型超市統一供貨,統一結算,不需監獄方麵自己聯係貨源。但陽光超市剛開的那幾天中,小珂和生活衛生科的一位副科長還是不放心地天天盯著,一會兒價簽出了錯誤,一會兒刷卡機又不靈了,運轉初期始料不及的問題層出不窮。後來幾天比較順了,小珂也就不用盯在現場,隻須一早一晚過來看看,組織每日的盤點,檢查售貨的賬目。她經常表揚劉川,說他記賬記得清楚,字也寫得不錯。關於他奶奶的情況,則一句不提。劉川對小珂的態度也同樣中規中矩,小珂有事叫他,他必是規規矩矩地答“到”,小珂交待完事情,哪怕隻是一句“你看一下表幾點了”,他也必先規規矩矩地答:“是”,然後再看牆上的掛鍾,再向小珂報告幾點了。
那一天馮瑞龍帶著三中隊的犯人過來買東西,自己也在這裏買了一塊香皂、一條毛巾、一套牙刷牙膏和一包碧浪牌洗衣粉,一共十二塊四毛,買完要交現金。小珂恰巧在場,劉川便請示小珂可否允許收現。小珂說你登記下來,把現金交給李隊長就好。李隊長是那天在超市帶犯人的值班隊長。劉川於是收了錢,把那套洗漱用具裝進一隻小塑料袋裏,交給了馮瑞龍。馮瑞龍接了那隻袋子後,往劉川麵前一放,說了句:“給你買的。”
劉川看著那一袋東西,傻愣著。
馮瑞龍說:“你換個好點的牙刷吧,毛巾也該換換了。挺精神的小夥子,平時打扮幹淨點多好。”
小珂走過來插話:“讓他自己買,以後牙不刷幹淨就扣分唄。”
馮瑞龍說:“劉川是我們分監區經濟最困難的犯人,入獄到現在家裏沒送一分錢來,生活必需品全是用我們分監區結餘的那點錢給他買的。”他又問劉川:“你賬上還有多少錢呀,不到一塊錢了吧。”劉川說:“還有一塊二。”馮瑞龍說:“留著吧,你也別花了。”小珂說:“以後劉川就有錢了,在超市工作是有勞動報酬的。”馮瑞龍問:“你們這兒一個月給多少?”小珂說:“監獄定的最高一個月可以發三十。”馮瑞龍說:“啊,還行。劉川這個星期已經改成一級寬管了,每個月可以花二百六了。每個月家屬都能來探視了。”小珂說:“是嗎。”轉臉又對劉川說了句:“劉川,祝賀你啊。”
月底,老鍾開車去小珂家的房子那裏,把劉川的奶奶又接過來了。這次是趕了一個親屬會見的日子,劉川也是隨著參加會見的犯人,整隊步入會見大廳,隔了一道玻璃隔牆,用電話和奶奶麵對麵地交談。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劉川在這次會見之後,情緒竟然異常沉悶,那幾天在超市值班的隊長向三分監區反映,劉川不但突然變得少言寡語,而且神色恍惚,已經有兩次算錯賬遭致購物犯人的投訴。根據這個情況,三分監區決定將劉川從超市調回,換其他表現好的犯人頂替上去。
劉川回來後,三分監區的幹警都有些氣憤,因為劉川是在個人計分排名很低的情況下,考慮到他罪刑較輕,文化程度較高,出於鼓勵和信任才把他派到超市工作的,對他本來是一種照顧,是一份榮譽,但沒想到這小子如此不爭氣,不努力,不僅個人受到超市管教幹部的批評,對分監區的集體榮譽也是一種損傷。責任民警馮瑞龍找劉川嚴肅地談了一次話,要求他好好挖挖思想根源,找找改造情緒時起時落的原因。
監區長鍾天水在聽到情況以後,對馮瑞龍做了提醒:既然劉川是在親屬會見之後出的問題,那你們趕快去把親屬會見的錄音調出來,從頭到尾聽一聽,看看是不是他家裏出了事情。
家屬會見大廳裏有三十部對講電話,都有數字設施分別錄音。在會見時除了對重點犯人實行現場監聽外,一般都是事後再由各監區決定是否再聽錄音。三分監區根據監區長的意見,把劉川和他奶奶的會見錄音調了出來,發現問題果然出在這裏。
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劉川的家裏、劉川的奶奶,都沒出什麼大事,而是祖孫兩人的對話當中,涉及到了不利於劉川改造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