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大膽地把這個報告實錄進本書,但心裏很是擔憂,因為評查的500起案件中,瑕疵案、錯案占的比例很大,冷眼一看,甭說不是從事政法工作的人,就是長期在政法部門工作的人,都會大吃一驚,若是不再細看這份報告,腦子裏必定打上“政法部門辦案一團糟”的印象,繼而加深對政法部門的不信任。正是出於這樣的擔憂,在實錄這份報告之前,就這500起案件的來源、我們選擇評查的考慮,作些解釋。
首先要解釋的是,這500起案件時間跨度很長,它不是辦案部門在同一時段裏的橫切麵截選案件,而是若幹年曆史延續下來的縱向點選擇案件,且這些案件經過若幹個來回的處理,因為辦案人員責任心的問題、法律水平的問題,以及當事人不予認同處理意見而長期堅持上訪的問題等,曆史地推上了今天進行評查的平台。對於這樣的案件,用今天的法律規定、執法標準和要求來評查,特別是請法律專家來挑剔,瑕疵和錯誤所占的比例,肯定是很高的。比如瑕疵案,時間寫錯了,姓名寫錯了,案件的編號寫錯了,等等,都屬於瑕疵案。比如錯案,沒有管轄權立案,法條引用得不對,等等,都是錯案。當然,因為人情、關係、金錢的作用,枉法裁判、處理的案件,無疑屬於錯案。對於這類錯案,河北省委政法委都組織力量進行了倒查問責,本書第六章特地作了描寫。
其次要解釋的是,河北省委政法委打算通過500起案件的評查,厘清各種各樣的執法問題,看看究竟發生在哪些部門、哪些案件、哪些辦案環節,爾後把執法的病灶找出來,督導政法部門研究拿出舉措,認真整改完善,提升執法辦案水平。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案件評查得很仔細,也很負責,因而歸屬於瑕疵案、錯案的數量很大,比例很高。
在作了這些解釋後,下麵實錄這份報告。
《河北省涉法涉訴聯合接訪服務中心關於500起直接評查案件的分析報告》
根據中央政法委關於開展“百萬案件評查”活動的總體要求,和在石家莊召開的全國深入推進涉法涉訴信訪案件清積評查工作會議精神,省委政法委緊鑼密鼓地開展了評查調研、組建專家人才庫、確定集中辦公地點、組卷調卷、籌備動員會議等工作,於2010年6月2日在全國率先啟動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評查活動。
經過近百名專家學者、政法機關業務骨幹的共同努力,至9月15日,省中心直接組織評查的500起案件全部評查完畢,並逐案提交了案件評查報告。期間,各評查組共約見上訪群眾270餘人次,約談辦案單位辦案人310多人次,16案次到有關部門走訪調查核實情況,委托省直政法部門協助調查11案次,請河北醫科大學、省法院法醫學專家到案件評查組駐地谘詢30多次,請有關交通事故處理方麵的專家提供技術支持50多案次,請紀檢監察專門人員提供谘詢24案次,還先後4次召開案件評查專家委員會,對26起疑難複雜案件進行專家會診,保證了評查質量。
省接訪中心直接組織評查的500起案件,是2009年10月26日省接訪中心成立至2010年4月底,群眾到省接訪中心上訪,原辦案單位通過自查糾錯上訪人仍未息訴的案件。這500起案件涵蓋了省、市、縣三級政法部門所辦案件,涉及法院、檢察、公安和司法行政四個係統。通過評查這500起案件,可以厘清全省政法機關當前的執法水平、執法狀況,發現政法各部門在各個辦案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分布規律,找準症結,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在案件評查過程中,省接訪中心時刻把案件評查質量放在首位,從六個方麵予以強有力保障:一是組建了一支高素質的案件評查隊伍。省接訪中心案件評查專家人才庫組成人員有,省內綜合大學法律院係的知名學者、省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省屬各大律師事務所的知名律師、省直政法機關主要業務部門的辦案骨幹,共95人。此外,聘請了河北醫科大學法醫病理學教研室的法醫學博士、省內交通事故處理方麵的專家、紀檢監察部門專門人員作為技術顧問,全程參與案件評查的技術谘詢工作。二是樹立起質量第一的責任意識。通過認真學習中央政法委和我省關於案件評查的一係列重要文件,通過傾聽上訪人訴說維權之艱難的切身感受,不僅統一了全體專家學者的思想認識,而且極大地激發了使命感、責任感,叫響了“500-1=0”的口號,要求每一個人從每一個案件的每一個細節把住案件評查的“質量關”。三是製定了嚴密的工作規則。案件評查工作在我省史無前例,在全國也沒有可資借鑒的現成經驗。籌備階段,委機關領導數次召集省接訪中心領導同誌和各小組負責同誌,認真研究案件評查需要把握的原則、方式方法、具體流程、操作辦法,製定下發了數個指導案件評查的文件。四是科學分組,預設數種救濟手段。省中心案件評查共設21個組,每組3人,由一名省直政法機關的處級幹部擔任組長,另外還設了一個由省委政法委機關領導同誌負責召集,由2名法官、2名檢察官、2名律師、2名學者共9人組成的案件評查專家委員會。在力量配備上充分考慮學者、律師、教師在各評查組中的均衡分布,盡量做到每一個組都有一名律師或學者。21個案件評查組中,設5個刑事組、5個民事組、9個綜合組和1個技術支持組。要求案件評查要做到“三必須”,即通過閱卷必須做到吃透案情、找準症結、明辨是非,閱卷完畢必須進行集體評議,評議之後三人達不成一致意見的,必須拿出傾向性意見提請專家委員會討論。案件評查報告下達辦案單位以及與上訪群眾見麵後,對上訪群眾不服評查小組結論性意見的,經報告省委政法委機關領導批準,提請專家委員會討論,作出最終決定結論。這就有效地維護和尊重了案件評查組評查結論的權威性,保證了案件評查質量。五是厘清了評查案件範圍。規定五類案件不予評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