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3 / 3)

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

故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

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 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於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譯文]

孫子說:一個國家要派出十萬大軍千裏征戰,百姓的耗費,國庫的開支,大軍每天要花費大量金錢,全國也會因此動蕩不安,民眾因服勞役,疲於奔命。雖然前線隻需要十萬大軍,但因後勤保障而不能從事耕作的計有七十萬家。戰爭雙方相持數年,是為了最後一日的決戰,如果因為舍不得爵祿和金錢而不重用間諜,因此導致不能了解敵人情況而使國家遭受失敗,那就太“不仁”了。這樣的將帥,不是軍隊的好將帥,不是國君的好助手;這樣的國君,不是能打勝仗的好國君。英明的國君,良好的將帥,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戰勝敵人,出於眾人之上,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他事先了解敵情。而要事先了解敵情,不可用迷信鬼神和占卜等方法去取得,不可用過去相似的事情作類比,也不可用觀察日月星辰運行位置去驗證,一定要從了解敵情的人那裏去獲得。

使用間諜有五種: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種間諜同時都使用起來,讓敵人無所適從,無法了解己方的戰略意圖,這是高明玄妙的道理,是國君製勝敵人的法寶。所謂因間,是指利用敵國民間的普通人做間諜。所謂內間,是指收買敵國的官吏做間諜。所謂反間,是指收買或利用敵方派來的間諜為我效力。所謂死間,是指故意散布虛假情況,讓我方間諜知道而傳給敵方,敵人上當後往往將其處死。所謂生間,是指派往敵方偵察後能活著彙報敵情的人。

所以軍隊中,沒有什麼人比間諜更為親信,對間諜的獎賞也應該比其他人更為優厚,事務中沒有比用間更為機密的。不是才智過人的將帥不能使用間諜;不是仁慈慷慨的將帥也不能使用間諜;不是用心精細、手段巧妙的將帥不能取得間諜的真實情報。無處不可使用間諜,真是精微的學問啊!

用間的計謀尚未施行,就被泄露出去,間諜和知道機密的人都要處死。大凡要進攻敵方軍隊,要攻打敵方城池,要斬殺俘虜,必須預先了解那些守城將帥及其左右親信、掌管傳達通報的官員、負責守門的官吏以及重要人物門客幕僚的姓名,這些情況一定要命令我方間諜偵察清楚。 必須搜索出敵方派來偵察我方的間諜,以便依據情況進行重金收買、厚禮款待,如果能夠經過誘導使其投奔我方並為我所用,交給他任務,然後放他回去,這樣,反間就可以實施了。從反間那裏得知敵人情況之後,鄉間、內間就可同時利用了。從反間那裏得知敵人情況,通過鄉間、內間散布虛假情況。從反間那裏得知敵人情況後,生間就可遵照預定的期限,回來報告敵情。五種間諜使用之事,國君都必須懂得,其中的關鍵在於會用反間。所以,對反間不可不給予優厚的待遇。

從前商朝的興起,是由於重用了在夏為臣的伊摯;周朝的興起,是由於重用了在殷為官的薑子牙。所以,明智的國君、賢能的將帥,能用極有智謀的人做間諜,一定能成就大的功業。這是用兵作戰的重要一著,整個軍隊都要依靠間諜提供情報而采取行動。

[商用新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