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吧,我就簽個‘退卷’的意見,看看他們怎麼辦。”杜念基說著,簽上了字。然後把那一大疊厚厚的材料推給了楊曉濤,“你直接交還給他們信貸業務處吧。”
楊曉濤接過材料,有些動情地說:“杜行長,說句實在話,自從你主管我們信貸管理處後,我們這幫弟兄們都有一種找到了組織的感覺,我們終於找到了一位能夠為我們撐腰的人,大家都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杜行長,我們一定會在你的領導下,把我們行的信貸工作抓上去的!”
這種話感情色彩太濃了,杜念基沒有發表意見,轉移了話題問道:“以你的意見,對環宇集團的這筆八個億的貸款是否可行呢?”
楊曉濤斟酌了一下,說:“可以說環宇集團的經濟效益一直是不錯的。他們想搞三十萬噸幹法水泥生產線,這種投資意向也是不錯的。但令人懷疑的是,他們是不是真的要把這八個億全部投入到水泥生產中去。雖然幹法水泥生產在我們省還是一個全新的項目,但是,我從互聯網上獲得的資料顯示,搞三十萬噸的幹法水泥生產線,根本用不上這麼大一筆資金,我估計有三、四個億就足夠了。”
“那他們要這麼多資金做什麼?”杜念基問。
楊曉濤說:“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回暖的跡象,我猜想,環宇集團有可能要把這八個億中的一大部分資金投入到房地產市場中去。你也知道,我們行對房地產開發類的貸款控製得十分嚴格,原則上已經停止了房地產開發類貸款的發放。而環宇集團這些年的主營業務一直在房地產開發方麵,在我行收縮房地產開發貸款的情況下,他們打著投資幹法水泥生產線的旗號,先在我行獲取大量信貸資金,然後再挪用到房地產開發方麵去,這是很有可能的。這個環宇集團的背後,肯定有高人指點啊。”
杜念基想了想說:“好吧。你先把這份項目材料發回信貸業務處,要求他們重新準備材料。等他們準備充分後,我們按照貸款審批流程,在省行上會研究,然後按照權限,再上報總行審批。”
“好的。”楊曉濤抱著厚厚的材料走了出去,杜念基陷入了沉思。
看來,這次因為環宇集團的事情,跟鮑達的交鋒是不可避免的了。本來杜念基是很不願意在他們的申請材料上簽上“退卷”的處理意見的,因為這樣就等於在某種程度上否定了他所主管的信貸業務處的工作,也就等於否定了他鮑達的工作。但是他們的申請材料搞得實在是太糟糕了,把八個億這樣的巨額貸款當作兒戲,是極不負責任的態度。自己這裏作為貸款審批部門,如果不嚴格把關,必然會產生很嚴重的連帶責任。
杜念基不知道鮑達是不是知道申請材料的事情,但是作為貸款發起部門的主管行長,他肯定是要在那些材料上簽字確認的。作為一個老牌信貸工作人員,難道他就沒有看出申請材料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究其原因,可以得到兩種解釋,一種是他所主管的信貸業務處一貫工作散漫,已經習慣於對貸款申請材料應付了事了。另一種解釋就是他鮑達根本就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裏,也沒有把自己主管的信貸管理工作放在眼裏。杜念基的心裏很不願意相信後一種解釋的存在,因為那樣必然導致自己和鮑達之間的進一步衝突。來省分行工作幾個月了,表麵上大家還是維持在和平共處的狀態下,個人關係上也還沒有產生什麼芥蒂,可以說無論是個人關係還是工作關係都是比較融洽的。雖然這種融洽是表麵的和暫時的,但是杜念基寧可不打破這種平靜的狀態,因為他知道,如果一旦自己向鮑達宣戰,也就等於向苗知春宣戰了。自己在省分行一個人身單力孤,雖然肩負著總行行長的神秘授權,但是到底這場大戰下來,誰勝誰負,都是難以意料的事情。在沒有勝算把握的時候,杜念基是不想草率出兵的。